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因天之序”,见《
灵枢》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自“手太阴之脉”至“逆数之曲折也”,见《甲乙经》卷三第二十四。又自“心主之脉”至“内络心肺”,见《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五。自“黄帝曰:手少阴”至“因天之叙”,见《甲乙经》卷三第二十六。自“黄帝曰:经脉十二”至末,见《
灵枢》卷九第六十二《动输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
黄帝曰于岐伯曰: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其序。
举其五义,问五脏脉行处,并问身之六腑之输。
平按:“其序”《
灵枢》作“少序”。
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行阳,皆何道从行?愿闻其方。岐伯对曰:窘乎哉问,明乎哉道。
问阴阳二脉离合之处也。
平按:《
灵枢》“别而行阳”作“别而入阳”;“皆何道从行”作“此何道而从行”;“窘乎哉问”二句,作“帝之所问,针道毕矣”二句。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至本节之后大泉,留以澹;以外屈上于本节,
手太阴脉,从脏行至腕后,一支上大指、次指之端,变为手阳明脉;其本从腕后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即指端内屈回,循大指白肉至本节后太泉穴处,停留成澹而动,然后外出上于本节也。澹,从②滥反。
平按:“内屈”《甲乙经》作“内侧”。“循白肉”《
灵枢》、《甲乙经》均作“循白肉际”;“大泉”均作“大渊”,唐人讳“渊”作“泉”,说见前。“留”《甲乙经》作“溜”。“上于本节”《甲乙》作“本节以下”。注“一支”袁刻误作“一丈”。“本节后”,袁刻脱“后”字。
②“从”,人卫本注曰:形近而误,应据本书卷八首篇心主条杨注改为“徒”。
以下内屈,与手少阴心主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
上本节已,方从本节以下内屈,与手少阴心主诸络会于鱼际,然后则与数络共为流注也。
平按:“与手少阴心主诸络”《
灵枢》、《甲乙经》作“与诸阴络”。又注“与手少阴”,“与”字袁刻误作“于”。
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掖下,内屈走肺,
壅骨,谓手鱼骨也。臑阴,谓手三阴脉行于臑中,故曰臑阴。其脉元出中焦,以是肺脉,上属于肺,令①从外还,俱至于肺,故手太阴经,上下常通,是动所生②之病,疗此一经也。
平按:“外屈”下,《甲乙经》无“出”字,注云:“一本下有出字。”
①“令”,人卫本注曰:疑“今”之误。
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手太阴一经之中,上下常行,名之为顺。数其屈折,从手向身,故曰逆数也。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其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行三寸,外屈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心肺。
心主之脉,从心包起,出于中指之端,即中指端内屈回,循中指内廉,上入胸中,内络心肺。心主一经,上下恒通,是动所生,但疗此经。举手太阴、心主二经,余之十经顺行逆数例皆同也。营卫之气,一日一夜行二十八脉五十周,如环无端,与正经异也。
平按:“心主”上,《甲乙经》有“手”字。“外屈其”,《
灵枢》“其”作“出”,《甲乙经》无“其”字。“上行三寸”《
灵枢》、《甲乙经》作“上二寸”。“外屈行”《
灵枢》作“外屈出行”,《甲乙经》注云:“一本有出字。”“两骨之会”《
灵枢》作“留两骨之会”,《甲乙经》注云:“一本有留字。”“内络心肺”《
灵枢》作“内络心脉”,《甲乙经》作“内络心包”。又注“与正经异”,袁刻“与”作“于”,“正”作“五”。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输焉。黄帝曰:少阴独无输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
其脏坚固者,如五脏中心有坚脆。心脆者则善病消瘅,以不坚故善病消瘅,即是受邪。故知不受邪者,不得多受外邪,至于饮食资心以致病者,不得无邪,所以少阴心之主所生病皆有疗也。又《明堂》手少阴亦有五输主病,不得无输,即其信也。兑骨之端,手少阴输也。
平按:“输”《
灵枢》作“腧”,《甲乙经》作“俞”。“大主也”下,《甲乙经》有“为帝主”三字。“客”《
灵枢》、《甲乙经》作“容”,正统本《甲乙经》作“客”。“少阴独无输”《甲乙经》作“少阴脉独无俞”。“不病乎”《甲乙经》作“心不病乎”。“兑骨”《
灵枢》作“锐骨”。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太阴、心主之脉行也。
余谓十种经脉者也。
平按:“屈折”《甲乙经》作“曲折”。“其行之徐疾”,《甲乙经》无此句。“手太阴”《
灵枢》作“手少阴”,《甲乙经》同,注云:“少字宜作太字。”《铜人经》作“厥”字,正统本《甲乙经》亦作“厥”。
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实虚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因冲,冲,盛也。真气,和气也。是谓因天四时之序,得邪去真存也。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总问三脉常动之由。
平按:“太阴”下,《甲乙经》有“之脉”二字,无“足少阴、阳明”五字。
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谷入于胃,变为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泌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名为营气。其出悍气慓疾,先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昼夜不休者,名为卫气。营出中焦,卫出上焦也。大气抟而不行,名为宗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呼则出,吸则入也。故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也。
平按:“足阳明”《
灵枢》作“是明”二字。
其清气上注于肺,气从太阴而行之,
胃之清气,上注于肺,从手太阴一经之脉上下而行。
平按:“肺”下,《
灵枢》、《甲乙经》重“肺”字。
其行也,以息往来。
其手太阴脉上下行也,要由胸中气海之气,出肺循喉咙,呼出吸入,以息往来,故手太阴脉得上下行。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脉,手太阴脉也。人受谷气,积于胸中,呼则推于手太阴,以为二动,吸则引于手太阴,复为二动,命为气海,呼吸不已,故手太阴动不止也。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焉息?下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气谓手太阴脉气,从手寸口上入肺而息,从肺下至手指而屈。伏,屈也。肺气循手太阴脉道下手至手指端,还肺之时,为从本脉而还?为别有脉道还也?吾不知端极之也。
平按:“上焉息?下焉伏”《
灵枢》作“上十焉息,下八焉伏”,《甲乙经》作“上出焉息,下出焉伏”。
岐伯曰:气之离于脏也,卒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崖,上于鱼以反衰,其余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气,手太阴脉气也。手太阴脉气,从胃中焦,上入于肺,下腋向手上鱼至少商之时,以乘脏腑盛气,如弓弩之发机,比湍流之下岸,言其盛也。从少商返回,逆上向肺,虽从本脉而还,以去脏腑渐远,其脏腑余气衰散,故其行迟微也。
平按:“卒如”《
灵枢》、《甲乙经》作“卒然如”三字,袁刻作“卒然于”三字。“崖”《
灵枢》作“岸”;“如水之下崖”《甲乙经》作“如水岸之下”。“其余衰散”《
灵枢》、《甲乙经》作“其余气衰散”。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
十二经脉此皆有动,余之九经动有休时,唯此三经常动不息,太阴常动已具前章,故次问阳明常动之义,故曰何因动也。
平按:“何因”《甲乙经》作“因何”。
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
问曰:十二经脉别走,皆从脏之阴络,别走之阳;亦从腑之阳络,别走之阴。此之别走,乃别胃腑盛气,还走胃脉阳明经者何也?答曰: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悉禀之,别起一道之气合于阳明,故阳明得在经脉中长动,在结喉两箱,名曰人迎,五脏六腑脉气并出其中,所以别走与余不同。
平按:“肺”《甲乙经》作“胃”。
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
悍气冲时,循咽上走七窍,使七窍通明也。悍,音汗。
循眼系,入络脑,出颔,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
复循眼系,络脑两箱,出于颔下。颔,谓牙车骨,属颅骨之下也。
平按:“颔”《
灵枢》作“□”。
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足阳明经及别走气二脉并下以为人迎也,故胃别气走阳明也。
平按:《甲乙经》无“别”字。
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
阴谓寸口,手太阴也;阳谓人迎,足阳明也。上谓人迎,下谓寸口,有其二义:人迎是阳,所以居上也;寸口是阴,所以居下也。又人迎在颈,所以为上;寸口在手,所以为下。人迎寸口之动,上下相应俱来,譬之引绳,故若一也。所论人迎寸口,唯出黄帝正经,计此之外,不可更有异端。近相传者,直以两手左右为人迎寸口,是则两手相望以为上下,竟无正经可凭,恐误物深也。
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阳大阴小,乃是阴阳之性。阳病,人迎大小俱病,而大者为顺,小者为逆;阴病,寸口大小俱病,而小者为顺,大者为逆。顺则易疗,逆则为难也。
故阴阳俱静与其动,若引绳相顿者,病也。
谓人迎寸口之脉乍静乍躁,若引绳相顿乍动乍静者,病也。
平按:“阴阳俱静与其动”《
灵枢》作“阴阳俱静俱动”,《甲乙经》作“阴阳俱盛与其俱动”。又,《
灵枢》、《甲乙经》“顿”均作“倾”。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
已言阳明常动于前,次论足少阴脉动不休也。
平按:“何因”《甲乙经》作“因何”。
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少阴正经,从足心上内踝之后,上行循胫向肾。冲脉起于肾下,与少阴大络下行出气街,循胫入内踝,后下入足下。按《逆顺肥瘦》少阴独下中云:“注少阴大络。”若尔,则冲脉共少阴常动也。若取与少阴大络俱下,则是冲脉常动,少阴不能动也。
平按:《甲乙经》“邪”作“斜”;“胫骨”作“胻骨”;“足胫”作“足跗”。注“少阴正经”,袁刻“经”作“阴”。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毋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得还?
营行手太阴,下至手大指、次指之端,回为手阳明,上行至头,下足阳明,如此十二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卒有邪气及寒,客于四肢,阴阳相输之道不通,何由还也?
平按:“营卫”《甲乙经》作“卫气”;“懈惰”作“不随”。“得还”,“得”字《
灵枢》、《甲乙经》均无。
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也。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四末,谓四肢,身之末也。四街,谓胸腹头胻脉气道也。邪气大寒客于四末,先客络脉,络脉虽壅,内经尚通,故气相输如环,寒邪解已,复得通也。
平按:“气之径”《
灵枢》作“气之径路”,《甲乙》作“气之经”,注:“经,一作径。”正统本《甲乙经》作“径”。“相输”,袁刻作“相辅”,注同。
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之毋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之谓也。
述其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