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形乐志苦”至“出气恶血”,见《
素问》卷七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又见《
灵枢》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二,又见日本《
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第一》。自“阳明多血气”至末,《
素问》、《
灵枢》见同前篇。又自“阳明多血气”至“少阴少血多气”,《
灵枢》卷十第六十五《五音五味篇》亦有此文。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身之貌也。志,心之志也。心以主脉,以其心劳,邪气伤脉,心之应也,故以灸刺补泻脉病也。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筋劳,邪气伤筋,肝之应也,筋之病也医而急,故以熨引调其筋病也。药布熨之引之,使其调也。
平按:“形苦志乐”一段,《
素问》在“形乐志乐”一段下。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志俱逸,则邪气客肉,脾之应也,多发痈肿,故以砭针及石熨调之也。《
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砭针。堪以破痈肿者也。
平按:注“多发痈肿”,“肿”字袁刻作“脾”。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药。
形志俱苦劳气,客邪伤气,在于咽喝,肺之应也。喝,肺喘声也。有本作渴。故疗之汤液丸散药之也。
平按:“咽喝”《
素问》作“咽嗌”,《甲乙》作“困竭”。“药”《
素问》作“百药”,《
灵枢》、《甲乙》作“甘药”,《
医心方》引《太素》仍作“药”。
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
惊恐主肾,形多惊惧,邪客筋脉,筋脉不通,肾之应也,痛生筋脉皮肤之间,为痹不仁,故以按摩醪醴。五形,言陈其所宜也。
平按:《
素问》“筋脉”作“经络”;“五形”下有“志也”二字。《
医心方》无“是谓五形”四字。
故曰:刺阳明出血气,
手阳明,大肠脉;足阳明,胃脉也。二脉上下连注,其气最强,故此二脉盛者,刺之血气俱泻。
平按:“故曰”二字《
素问》无,《甲乙》作“故志曰”。
刺太阳出血恶气,
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二脉上下连注,津液最多,故二脉盛者,刺之泻血,邪客之者,泻去恶气也。
刺少阳出气恶血,
手少阳,三焦脉也;足少阳,胆脉也。二脉上下连注,其气最多,故此二脉盛者,刺之泻气,邪客之者,泻去恶血也。
刺太阴出血气,
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此二太阴与二阳明虽为表里,其气血俱盛,故并泻血气也。
平按:《
素问》“出血气”作“出气恶血”,《甲乙》同。《
素问》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阴出血气。杨上善云:阳明、太阴虽为表里,其血气俱盛,故并泻血气。如是则太阴与阳明等俱为多血多气。前文太阴一云多血少气,二云多气少血,莫可的知。详《太素》血气并泻之旨,则二说俱未为得,自与阳明同尔。”
刺厥阴出血恶气,
手厥阴,心包络脉也;足厥阴,肝脉也。与二少阳以为表里,二阳气多血少,阴阳相反,故二阴血多气少,是以二厥阴盛,以泻血也,邪客之者,泻去恶气。
刺少阴出气恶血。
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肾脉也。与二太阳以为表里,二太阳既血多气少,亦阴阳相反,二阴气多血少,是以二少阴盛,泻于气也,邪客之者,泻去恶血也。
平按:“刺少阴”句,《
素问》、《甲乙》在“刺厥阴”前。注“阴阳”上,袁刻脱“亦”字。
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少血多气。
此言刺三阴三阳,出血出气差别所以也。
平按:“太阴多血气”《
素问》作“太阴常多气少血”,《
灵枢》作“多血少气”,《甲乙》同。《
素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十二经水篇》云:太阳、太阴血气多少,与《
素问》不同。又《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篇》,与《
素问》同。盖皇甫疑而两存之也。”今考《甲乙经·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篇》所云“太阴常多血少气”,仍与《
素问》异,或宋臣所见《甲乙经》与今本《甲乙经》不同,姑存之,以备参考。
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在。
平按:《
素问》两“太阳少阴为表里”在两“少阳”上;两“阳明太阴为表里”在两“少阳”下。注“今知手足”八字,《
素问》将此注作经,惟“所在”作“所苦”。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凡疗病法,诸有痛苦由其血者,血聚之处先刺去之,刺去血已,伺候其人情之所欲,得其虚实,然后行其补泻之法也。
平按:《
素问》“血”下有“乃”字,《
灵枢》无此一段。注“血聚”,“聚”字袁刻误作“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