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要解

编者按:此篇见《灵枢·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言者甚易,行之难着。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工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守刺规矩之形,故粗;守血气,中神明,故工也。 编者按:“工”《灵枢》作“上”。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 神者,玄之所生,神明者也。神在身中,以为正气,所以身中以神为主,故邪为客也。邪来乘于正,故为会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门者,腠理也。循正气在腠理出入也。 未睹其疾者,先知正邪何经之病。 未睹病之已成,即能先知正邪之发在何经脉中也。 编者按:“正邪”《灵枢》作“邪正”。“病”后有“也”字。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先知何注有病之微,疗之处所。恶知,言不知也。 编者按:注“何注”,当为“何经”之误。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刺之微妙之机,在于徐疾也。数,疾也。 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五脏六腑出于四肢,粗守四肢脏腑之输,不知营卫、正之与邪、往来虚实,故为粗也。 工守机者,知守气也。 机,弩牙也。主射之者,守于机也。知司补泻者,守神气也。 编者按:“工”《灵枢》作“上”。 机之动,不离其空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以因于空,所以机动。由于孔穴,知神气虚实,得行徐疾补泻也。 编者按:“空”《灵枢》作“空中”。 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已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神在孔穴,针头候得气已,神清志静,密意守气,行于补泻,不令有失,故为微也。 编者按:“针已”《灵枢》作“针以”。 其来不可迎者,气盛,不可补也。 气盛不可补之,补之实实也。 编者按:“迎”《灵枢》作“逢”。 其往不可追者,虚不可以泻也。 气往而虚,不可泻之,泻之虚虚也。 编者按:“以”字《灵枢》无。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利机挂以丝发,其机即发。神气如机,微邪之气如发,微邪来触神气,谓之挂也。微邪来至,神智即知,名曰智机,不知即失,故曰易也。 编者按:注“神气”后原衍一“之”字,今删。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血气已尽而不下也。 不知机者,谓钝机也。叩之不发,谓无智之人行于补泻,邪气至而不知有害,血气皆尽而疾不愈,下愈也。 编者按:“者,言”《灵枢》误作“言者”。“意”字后《灵枢》有“也”字;“而”字后有“气”字。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可取之时也。 知虚实可取之时,为知往来要期也。 编者按:“知气可”,《灵枢》作“知气之可”。 粗之闇乎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眇哉上独有之者,盖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少,少者逆。来为顺,言形气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知所取之处也。 往者气散,故少气,逆也。来者气集,故气实,顺也。明知气之逆顺,即行补泻,更亦不须问者,谓善知处也。 编者按:“乎”字《灵枢》无;“眇哉上”作“妙哉工”;“少,少者逆”作“小,小者逆也”;“来为顺”后,有“也”字;“气平”作“之平,平”;“问”作“间”;“知所取”前,有“言”字。 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迎而夺之,致虚;追而济之,令实。故皆不可。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诊寸口脉虚,当补所由之经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诊寸口脉实,当泻所由之经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宛陈,谓是经及络脉聚恶血也。 邪胜则虚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编者按:“虚”字后,《灵枢》有“之”字。 有客邪在诸经,皆泻去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此言其补。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徐出也。 此言其泻。 编者按:“徐出”《灵枢》作“徐而出”。 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也,虚者无气也。 若有,气实;若无,气虚也。 编者按:“实与虚”之前,《灵枢》有“言”字;“有气也”,《灵枢》无“也”字。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尚存也。 若先实者,泻而亡之,令后虚也;若先虚者,补而存之,使后实也。 编者按:“尚”《灵枢》作“常”。注“亡之”,盛文堂本误作“已之”;“使”误作“便”,今均从仁和寺本。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则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怳然若有失也。 补之得于神气,故佖然也。佖,文一反,色仪和也。泻失于邪气,故怳然也。 编者按:“补则”《灵枢》作“补者”。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在上也。 高,在头。风热邪气多中人头也,故曰在上也。 编者按:“故”字后,《灵枢》有“邪气”二字。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气留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谷入于胃,化为二气,清而精者,上注于肺,以成呼吸,行诸经隧;其浊者留于肠胃之间,因于饮食不调为病,故曰在中也。 编者按:“浊气留于”《灵枢》作“浊溜于”。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之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清,寒气也。寒湿之气多从足上,故在下也。 编者按:“地之气”,《灵枢》无“之”字;“邪气在上,浊气在中”二句,《灵枢》无;“清气在下”后,《灵枢》有“也”字。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上,谓上脉,头及皮肤也。 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中者,中脉,谓之阳明,是胃脉也。阳明之合者,胃足阳明合三里,至巨虚上廉与大肠合,至巨虚下廉与小肠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疾,不欲深刺也,深则邪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针过其分,邪从针入,病更益深,故曰反沉也。 编者按:“太”《灵枢》作“大”;“疾”作“病”;“从之入”前,有“气”字。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言经络各有所生也。 言经在筋肉,络在皮肤也。 编者按:“处”字后,《灵枢》有“者”字;“生”作“主”。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 五脏中虚,用针者大泻五脏之脉,阴绝,故死也。 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一时尽三阳之脉,阳绝,故恇然不复也。 编者按:“取三脉者恇”《灵枢》作“取三阳之脉者,唯”。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五里在肘上,不在尺中,而言尺之五里者,寸为阳,尺为阴也。阴尺动,脉动于五里,故曰取尺五里也。五往者,五泻也。 夺阳者狂,正言。 夺阳阳虚,故狂。此为禁之正言。 编者按:“言”字后,《灵枢》有“也”字。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观其明堂五色,察其目之形色,则病之聚散可知也。复,聚也。 壹其形,听其动静者,言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相五色于目,谓壹其形也。相目之形有五色别,以知一形也。调尺寸之脉六变,谓听其动静也。听动静者,谓神思脉意也。 编者按:“壹”《灵枢》作“一”;“工”作“上工”二字。 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 正邪者,谓人因饥虚用力汗出,腠理开发,逢风入者,名曰正邪也。虚邪者,谓八正虚邪气也。 编者按:“风”后,《灵枢》有“也”字。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 右手推针出入,左手持而御也。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 气若不至,久而待之;气若至者,依数行补泻,去其实虚也。 调气在于终始壹者,持心。 持心在于终始,故为壹也。 编者按:“壹”《灵枢》作“一”;“心”字后有“也”字。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脉络之渗灌诸节者也。 数人骨节,无三百六十五,此名神气游行出入之处为节,非皮肉筋也,故络脉渗灌三百六十五空穴,以为节会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即死也矣,其死无气以动矣,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也,阴气有余故, 《八十一难》:五脏气已绝于内者,谓肾肝之气为阴,在内也。而医之用针,反实心肺,心肺为阳也,阴气虚绝,阳气盛实,是为实实虚虚,故死。心肺为外,心肺之气已绝,用针者实于肾肝,亦为实实虚虚,所以致死之也。 编者按:“即死也矣”《灵枢》作“重竭则死矣”;“其死无气以动矣”作“其死也,无气以动”;“四末”之前有“其”字;“逆则死也”作“逆则死矣”;“阴气有余”之前,有“其死也”三字。“故”作“故躁”二字。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 目为五脏使候也。循,增也。察目五色增明,即知无病者也。 循明则声章,声章者,言声与生平异。 五色增明异常,明五声,辨章别于生平,盖是无病之候也。 编者按:“言声”前,《灵枢》有“则”字;“生平”作“平生”;“异”后有“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