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有阳虚阳郁之异,阳虚者宜补而温之,阳郁者宜开发上焦,以升阳明之气。丹溪所谓久病恶寒,当用解郁是也。
桂枝加
人参附子汤 治阳虚腠理不固,恶寒自汗,其脉浮虚。
桂枝 白芍(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附子(炮,半个)
人参(一两半)
每服五钱,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阳郁治案∶
进士周,年近四十,得恶寒证,服
附子数百帖而病益甚,脉弦而缓。遂以江茶入
生姜汁、香油些少调饮之,吐痰一升许,减大半。又与通圣散去
麻黄、硝、黄,加
当归、
地黄百帖而安。
一女子恶寒,用
苦参、
赤小豆各一钱为末,齑水调饮之,吐痰甚多,继用南星、
川芎、
苍术、
黄芩,酒打面为丸服愈。《元珠》云∶上焦不通,则阳气抑遏,而皮肤分肉,无以温之,故寒栗。东垣升阳益胃汤用升发之剂,开发上焦,以升阳明之气,出于表而温之也。丹溪吐出湿痰,亦开发上焦,使阳气随吐伸发出外而温之也。故寒栗皆愈。二者乃阳郁表寒之要。
大建中汤 疗中虚怯寒。
黄
当归 桂心
白芍(各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半夏 黑附(炮去皮,各二钱半)
上八味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罗谦甫治佥院董诚彦,夏月劳役过甚,烦渴不上,极饮潼乳,又伤冷物,遂自利,肠鸣腹痛,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口鼻气亦冷,六脉如珠丝,时发昏愦。众大医议以葱熨脐下,又以四逆汤五两,
生姜二十片,连须
葱白九茎,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凉服。至夜半,气温身热思粥饮,至天明而愈。许鲁斋先生闻知叹曰∶病有轻重,方有大小,治有缓急,佥院之病,非大方从权急治,不能愈也。
昔有一妇人恶寒特甚,盛暑亦必服皮衣数件,昼夜常坐卧床褥,饮食如常,亦一无所苦,更名医数四,终莫能治。补泻寒热温凉备尝之矣。一医以玉屏风散大剂煎水,以大锅令患者熏蒸半日许,汗出得愈。(鹤年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