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方》
牡蛎散:治诸虚不足,及大病后体虚,津液不固,常常自汗。
黄 (蜜炙) 麻
黄根 牡蛎( 淬醋中,各二钱半)水一钟半,加
小麦百粒,煎八分,食远温服。
牡蛎白术散:治漏风证,以饮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而不治,必成消渴。
牡蛎( ,一钱)
白术(炒)
防风(各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宣明》
白术散:治虚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弱,不治必为消渴证。
白术(二两)
防风(五两)
牡蛎( ,六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如恶风,倍
白术;如多汗而肿,倍
牡蛎。按∶此方虽与前同,而用法不同,故并存之。
神效麦面汤:治心虚盗汗。
麦面(炒黄色,一钱)
防风 白术 牡蛎( ,醋淬) 黄 (蜜炙,一钱半)水一钟半,枣二枚,煎八分,调服辰砂妙香散极效。在后十五。
黄 汤 方在补阵。治自汗盗汗。
《圣惠》宁肺散:治新久咳嗽,肺气不通,咯唾脓血,自汗咳嗽,常年不愈者,服之立止,并坐卧不安,语言不出等证。
乌梅肉(七分)
罂粟壳(二钱,去筋,蜜炙)
上为细末。不拘时,
乌梅汤调下。
《选要》安眠散: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止。
款冬花 麦门冬 乌梅肉 佛
耳草(各四分)
橘红(五分) 炙
甘草(三分) 粟壳(蜜炙,一钱)
上为末。水一钟,煎八分,入黄蜡如
枣核许煎化,临睡温服。
(丹溪)
百药煎:劫嗽立止。
百药煎 诃子 荆芥穗(等分)
上为极细末,蜜丸噙化。
《集成》三妙汤:治久嗽。
乌梅肉(二个) 北枣(三枚) 粟壳(蜜炙,四个)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后服。
九仙散:治一切咳嗽不已。
人参 款冬花 桔梗 桑
白皮 五味子 阿胶 贝母
乌梅(各五分) 御粟壳(二钱,蜜炙)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劫嗽丸:治久嗽失气失声者,宜此敛之。新咳者不宜用也。
诃子肉
百药煎 荆芥穗(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噙化。
五味子丸:劫咳嗽如神。
五味子(五钱)
甘草(二钱半)
文蛤 风化硝(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
芡实大。噙化。
罂粟丸:治一切久嗽劳嗽,一服即愈。
罂粟壳(新者一半,去蒂,切,焙干;陈者一半,泡去筋膜,炒,各一两)
上共为末,蜜丸,弹子大。临睡嚼服一丸。一方用
罂粟子半斤,淘净焙干,炒黄为末,沙糖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绵包含化。
《统旨》润肺丸:治咳嗽。
诃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甘草(等分)
上为末,蜜丸噙化。久嗽者,加
罂粟壳。
《良方》辰砂妙香散:治心气不足,惊痫,或精神恍惚,虚烦少气少睡,夜多盗汗,心虚遗精白浊,服之安神镇心。
黄
山药(姜汁炒)
茯苓 茯神 远志(
甘草汤制,各一两)
人参 炙
甘草 桔梗(各五钱)
木香(二钱)
麝香(一钱,另研)
朱砂(三钱,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下,或用麦面汤调下。
《局方》王荆公妙香散:安神秘精,定心气。
人参 龙骨(五色者)
益智(各一两) 白
茯神 白
茯苓 远志(制)
甘草(炙,各五钱)
朱砂(飞,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本事》金锁丹:治梦泄遗精,关锁不固。
舶
茴香 葫芦巴 破故(炒) 白
龙骨(各一两)
木香(两半) 胡桃肉(三十个,研膏)
羊肾(三对,切开,用盐半两擦,炙熟,捣膏)
上为末,和二膏加酒浸
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和剂》金锁正元丹:治真气不足,遗精盗汗,目暗耳鸣,吸吸短气,四肢酸倦,一切虚损等证。
补骨脂(一两,酒浸,炒)
肉苁蓉(酒洗,焙) 紫巴戟(去心)
葫芦巴(炒,各一斤)
文蛤(八两)
茯苓(去皮,六两)
龙骨(二两)
朱砂(三两,另研)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万氏)金锁思仙丹:治男子嗜欲太过,精血不固,此涩以去脱之剂。
莲蕊
芡实 石
莲子(各十两) 金樱膏(三斤)
上以金樱煎膏如饧,入前三味药末和丸,桐子大。空心盐酒下三十丸。服久精神完固,大能延年。平时服食,忌葵菜、
车前子。
《医林》金锁匙丹:治男妇精滑,遗泄不禁,梦与鬼交。
茯苓 茯神(各二钱)
远志(制)
龙骨( ,各三钱) 左股
牡蛎( ,四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汤或酒下。
玉锁丹:治玉门不闭,遗精日久,如水之漏,不能关束者。
文蛤(八两) 白
茯苓(二两) 白
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临睡更进一服,极效。
《御药》玉锁丹:治精气虚滑,遗泄不禁。
龙骨 莲花蕊
鸡头子
乌梅肉(等分)
上为末,用熟
山药去皮为膏和丸,小豆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经验水陆二仙丹:治精脱肾虚,梦遗白浊等证,与补阴药同用,甚有奇效。
金樱膏(一斤)用
金樱子不拘多少,入粗麻布袋内擦去毛刺,捣烂入缸,以水没头,浸一、二宿,滤去,取汁以棉滤二、三次,却入铜锅,用桑柴文火熬成膏,取起,以瓷瓶收贮听用。
芡实粉(一斤)
上二味和匀,丸桐子大。每服二、三百丸,空心淡盐汤下。
经验金樱丸:治梦遗精滑,小便后遗溺。
金樱子 芡实(各一两)
龙骨( ) 白莲蕊(各五钱)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盐酒下。
《正传》经验秘真丹:治肾虚遗精,梦泄白浊等证。
菟丝子(制)
韭子 破故(炒)
杜仲(姜汤炒)
干姜(炒,各一两)
龙骨 牡蛎( )
山茱萸 赤石脂(各五钱)
远志 覆盆子 巴戟肉 枸杞
山药(各七钱半)
鹿角胶(一两半)
柏子仁(一两)
金樱子(取黄者,去刺核,焙,净肉,二两)
黄柏(盐酒炒,七钱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局方》锁精丸:治白浊白带,小便频数。
破故纸 青盐 白
茯苓 五味子(炒,等分)一方用
五倍子。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东垣)固真丸:治精滑久不愈。
牡蛎(不拘多少,用砂锅内 ,醋淬七遍为末)
上以醋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良方》固真散:治才睡着即泄精。此二味大能涩精固真气,暖下元。
韭子(一合) 白
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酒调服。
《济生》固精丸:治下元虚损,白浊如脂,或胞气虚寒,腰重少力,小便无度并效。
牡蛎( )
菟丝子(酒浸蒸炒)
韭子(炒)
龙骨( ) 北五味(炒) 白
茯苓 桑螵蛸(酒炙)
白石脂( ,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直指》固精丸:治肾虚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两)
牡蛎( )
龙骨( ) 莲蕊
芡实 山茱萸 远志(
甘草制)
茯苓(各三钱)
上为末,
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百一》固元丹:治元脏久虚,遗精白浊五淋,及小肠膀胱疝气,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等疾,以小便频利为效。
好
苍术(刮净,米泔浸咀片,一斤,择坚而小者佳,惟茅山者尤妙。分作四分制之。一分,用小
茴香、
食盐各一两同炒。一分用川椒、
补骨脂各一两同炒。一分用
川乌头、
川楝子肉各一两同炒。一分用醇醋、老酒各半斤同煮干,焙燥)
上连炒诸药同为末,用酒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男以温酒,女以醋汤空心下。此高司法方也。
《御药》秘元丹:治内虚里寒,自汗时出,小便不禁。
白
龙骨(三两)
诃子肉
砂仁(各一两)
灵砂(二两)
上为末,煮
糯米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韭子丸:治虚劳寒脱漏精。
韭子(炒)
车前子
天雄(制)
菟丝子(酒煮另捣)
龙骨(各一两)
鹿茸(酥炙)
干姜(炮)
桑螵蛸(炒,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黄 汤下。
《三因》家
韭子丸:治少长遗溺,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遗精。此药补养元气,进美饮食。按∶此方当除去
石斛,倍用
菟丝,庶乎尤效。
家
韭子(炒,六两)
鹿茸(酥炙,四两)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
当归(各二两)
菟丝子(酒煮) 巴戟肉(各一两半)
杜仲(炒)
石斛 桂心
干姜(炮,各一两)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余丸,食前温酒、盐汤任下。凡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也,作小丸服之。
小
菟丝子丸:治肾气虚损,目眩耳鸣,四肢倦怠,夜梦遗精。
菟丝子(制,五两)
石莲肉(二两) 白
茯苓(二两)
山药(炒,二两,分一半作糊)用
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一方有
五味子一两,治小便多而不禁。
《局方》大
菟丝子丸: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脚膝酸痛,面色黎黑,目眩耳鸣,心忡气短,时有盗汗,小便滑数。
菟丝子(酒制)
鹿茸(酥炙)
肉桂 石龙肉(去土)
附子(炮)
泽泻(各一两) 熟地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
山茱萸 杜仲(炒)
茯苓 肉苁蓉(酒浸,切焙)
续断 石斛 防风补骨脂(酒炒)
荜茇 巴戟肉
茴香(炒)
沉香(各三两)
川芎 五味
桑螵蛸 覆盆子(各五钱)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济生》
菟丝子丸:治小便多,致失禁。
菟丝子(制)
肉苁蓉(酒浸,各二两)
牡蛎( )
附子(炮)
五味子 鹿茸(酒炙,各一两)鸡 (炙干,五钱)
桑螵蛸(酒炙,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局方》茯菟丸: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尿有余沥,或小便白浊,梦寐遗精等证。
菟丝子(制,五两) 白
茯苓(三两)
石莲肉(二两)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或米汤下。一方有北
五味子四两,兼治三消。
猪肚丸:治小便频数。
莲子(一斤,以
猪肚一个,同煮一周日,取出去皮心焙干为末) 舶
茴香 破故纸
川楝子母
丁香(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经验
猪肚丸 止梦遗泄精,进饮食,健肢体,此药神应。瘦者服之自肥,莫测其理。
白术(面炒,五两)
苦参(白者,三两)
牡蛎(左扇者, 研,四两)
上为末,用雄
猪肚一具,洗净,以瓷罐煮极烂,木石臼捣如泥,和药再加肚汁捣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日进三服,米饮送下。久服自觉身肥而梦遗永止。
《良方》三仙丸:治梦遗精滑。
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同炒,去盐)
乌药(一两半,炒)
山药(一两,炒)
上为末,
山药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
茯苓汤送下。
(丹溪)九龙丸:治肾虚精滑。
金樱子 枸杞
山茱萸 莲蕊 莲肉
当归 熟地
芡实 白
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酒或盐汤下。
小温金散:治心肾虚热,小便赤白淋沥,或不时自汗等证。
人参 莲肉(去心) 巴戟肉
益智 黄 (蜜炙)
麦冬(去心)
赤茯苓 萆 (酒浸炒) 炙
甘草(各一钱)灯心十茎,枣一枚,水煎服。
(仁斋)
莲子六一散:治心经虚热赤浊。
石
莲子(六两) 炙
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灯心汤调下。
《和剂》威喜丸:治元阳虚惫,精滑白浊遗尿,及妇人血海久冷,淫带梦泄等证。
白
茯苓(去皮,四两,切块,同
猪苓二钱五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取出晒干,不用
猪苓) 黄蜡(四两)
上以
茯苓为末,熔黄蜡搜和为丸,如弹子大。每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利为效。忌米醋,惟糠醋可用,尤忌气怒动性。
五子丸:治小便频数,时有白浊。
菟丝子(酒蒸) 家
韭子(炒)
益智 茴香(炒)
蛇床子(去皮,炒)
上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盐汤任下。
远志丸:方在补阵。治神魂恍惚,梦泄遗精。
《本事》
猪苓丸:此方以行为止,治湿郁热滞,小水频数,梦遗精滑。
半夏(一两) 将
半夏破如豆粒。用
猪苓为末二两,先将一两炒
半夏色黄,勿令焦,出火毒,取
半夏为末,糊丸桐子大,候干;用前
猪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瓷瓶内养之。空心温酒、盐汤下三、四十丸,常又服,于未申间以温酒下。
泄泻经验方:治泄泻饮食少进。
用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慢火炒令极熟,磨细,罗如飞面,加怀
山药一两,炒研末,和米粉内。每日清晨用半盏,入白糖二匙,川椒末少许,将极滚汤调食,其味甚佳,且不厌人,大有资补。久服之,其有精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矣。
固肠散:治脾胃虚弱,内寒注泄,水谷不分,下痢脓血,赤少白多,肠滑腹痛,心腹胀满,食减力乏。
陈米(炒,二两)
木香(一钱) 肉
豆蔻(生) 粟壳(蜜炙,各二钱)
干姜(炮) 炙
甘草(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忌酒、
猪肉、鱼腥、生冷。
白术圣散子:方在热阵。治一切泻痢久不瘥。
(陈氏)肉
豆蔻丸:方在小儿。治泻痢肠滑不止。
《医林》固肠丸:治泻痢日夜无度。
人参 附子(制)
阿胶(炒)
龙骨(研) 肉
豆蔻(面煨)
赤石脂(煨,醋淬)
干姜(炒)
木香(各一两)
白术(炒)
诃子肉(各二两)
沉香(五钱)
上为末,
粳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饮下。
《局方》大断下丸:治脏腑停寒,下痢不已。
干姜(炮)
高良姜 细辛(各两半)
附子(制)
牡蛎( )
龙骨(研)
赤石脂(煨) 肉
豆蔻(面煨)
诃子肉 枯矾 酸
石榴皮(醋浸一宿,炙黄用,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送下。
(东垣)
椿皮散:治血痢及肠风下血神效。
椿根
白皮 枯
白矾(各二两)
槐角子(四两) 炙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桃花丸: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肠滑不禁,日夜无度。此即仲景
桃花汤之法,方见热阵。
赤石脂( ,醋淬)
干姜(炮,等分)
上为末,汤浸
蒸饼丸,梧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若痢久虚滑,去积不已,用
苍术二两,
防风五钱,水一碗,煎至半碗,下此丸,小便利则安。
生
地黄汤:治热痢便血,崩淋不止。
生
地黄(五钱)
地榆(七钱半) 炙
甘草(二钱半)
上 咀。用水二钟,煎一钟,分空心日、晚二服。
香梅丸:治肠风下血,服之即止。
乌梅肉
白芷 百药煎(烧存性,等分)
上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汤下。
胜金丸:一名百药散。治肠风下血,溺血不止,及脏毒便血。
百药煎(三两) 生用(一两) 炒焦(一两) 烧存性(一两)
上为末,软饭和丸,或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或
人参汤下。
《济生》
乌梅丸:治大便下血如神。
僵蚕(炒,一两)
乌梅肉(一两半)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醋汤下。
缩泉丸:治脬气不足,小便频多。
乌药 益智(等分,为末)酒煮
山药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四味
肉苁蓉丸:治禀赋虚弱,小便遗数不禁。此即《集要》四神丸。(补阵一五八)。
熟地(六两)
五味子(四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八两)
菟丝子(制,二两)酒煮
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盐汤下。
固脬丸:治遗尿不觉,小便不禁。
菟丝子(制,三两)
茴香(一两)
桑螵蛸(炙) 制
附子(各五钱)
戎盐(一钱)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牡蛎丸:治小便不禁。
牡蛎(三两,用瓷器盛,以盐末一两铺底盖面,用炭火约五斤烧半日,取出研)
赤石脂(三两,捣碎,醋拌匀湿,于铁锅内慢火炒干,研粉)。
上用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心统》
茴香益智丸:治老人阳虚失禁,及房劳伤肾遗溺。
小
茴香(盐炒)
益智仁(炒) 故纸(酒炒)
川乌(炮)
乌药(各一两)
上为末,
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盐汤下。
溺血方:
文蛤(炒为末)
上以
乌梅肉浸烂捣膏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六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