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虎伤毒:
麻油一碗饮之即无妨,仍用
葛根汤洗伤处,绵试干,香油涂之,再以青布作条燃火入竹筒中,放烟熏伤处。口渴者,沙糖调水饮之。
蛇毒:
凡被蛇伤,即用针刺伤处出血,用
雄黄等药敷之,仍须中留一孔,使毒瓦斯得泄,乃内服解毒等药。凡伤处两头俱用绳扎缚,庶不致毒瓦斯内攻,流布经络。
一方∶治毒蛇咬伤,急取
三七捣烂罨之,毒即消散,神妙无比。
一方∶治蛇虫伤毒,用
五灵脂、
雄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仍敷疮留口,如干燥,须以油润之。凡居山野阴湿之处,每用
雄黄如桐子大一丸,烧烟以熏衣袍被褥之类,则毒不敢侵,百邪皆远避矣。
凡蛇入七窍,急以艾灸蛇尾。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川椒数粒,以纸封之,蛇自出。即用
雄黄、
朱砂末煎
人参汤调灌之,或食蒜饮酒,内毒即解。
山居人被蛇伤,急用溺洗咬处,拭干,以艾灸之立效。又方∶用独头
大蒜切片置患处,以艾于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多灸为妙,凡被毒蛇所伤皆效。
《肘后方》∶用
小蒜捣汁服,滓敷伤处。
雄黄辟蛇毒:
南海地多蛇,而广府尤甚。某侍郎为帅,闻
雄黄能禁制此毒,乃卖数百两分贮绢囊,挂于寝室四隅。经月余,一日,卧榻外常有黑汁从上滴下,臭甚,使人穿承尘窥之,则巨蟒横其上死腐矣。于是尽令撤去障蔽,蛇死者长丈许,大如柱,旁又得十数条,皆蟠虬成窠,并他屋内所驱放者合数百,自是官舍清宁。
疯犬伤人:
急于无风处吮出疮口恶血,如或无血,则以针刺出血,用小便洗净,外用香油调
雄黄少加
麝香敷之。一、凡遇恶犬咬伤,如仓卒无药,即以
百草霜、
麻油调敷,或用葱捣烂贴之,牛粪敷之,或
蚯蚓粪敷之,或口嚼
杏仁烂敷之,皆能救急。如少延缓,恐毒瓦斯入经为害。一方∶拔去顶上红发,急令人吮去恶血,以艾灸伤处五、七壮,甚者灸百壮,神效。一方∶用米泔水洗净,沙糖敷之。一方∶用
杏仁炒黑,捣成膏贴之。
避犬法:
《琐碎录》云∶凡行道遇恶犬,即以左手大拇指掐寅上,吹气一口,轮至戌上掐之,犬即退伏。
糯米散:治疯犬伤毒。
大
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翅)
上用
糯米一撮,先将
斑蝥七个入米内,慢火炒,勿令焦,去蝥;又入七个,炒令焦色变,又去之;再入七个炒米赤烟为度,去蝥不用,只将米研为末。分三分,冷水入香油少许,空心调下一服,须臾又进一服,以二便利下恶物为度。若腹痛,急以青靛调冷水解之,或先用
黄连、
甘草煎汤,待冷服之,不可食热物。或用冷水调益元散解之,甚妙。甚者,终身禁食犬肉,每见食犬肉而复作者不救。又见单服
斑蝥而死者亦有之,盖
斑蝥毒之尤者,虽曰以毒攻毒,惟少用之。兹用
糯米以夺其气,尤宜预备青靛、
黄连以解其毒,而况单服
斑蝥者,岂有不死?《宝鉴》定风散:治诸犬伤毒。
南星(生用)
防风(等分)
上为末。凡被犬咬,先以口含
浆水吮洗伤处,或小便、盐汤俱可,洗净,用绵拭干,方上药末,即不发。或用制过南星一、二钱为末,以童便调下。亦可治破伤风。
诸犬咬虫伤灸法:
凡野狼、犬、蛇、蝎、
蜈蚣诸伤痛极危急,或因伤受风而牙关紧急,腰背反胀,不省人事者,速切蒜片或捣烂罨伤处,隔蒜灸之,或二、三十壮,或四、五十壮,无不应手而愈,取效多矣,故《本草》谓蒜疗疮毒,有回生之功。夫积在肠胃,尚为难疗,况四肢受患,则经络远绝,药不易及,故古人有淋洗灸刺等法,正为通经逐邪,导引气血而设也。
解毒散:一名国老饮。治蛊毒及一切蛇虫恶兽所伤,重者毒瓦斯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元气,大有神效,不可以易而忽之也。
明矾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亦可敷患处。
治马咬伤:毒瓦斯入心则危。
马齿苋捣烂煎汤服,外以
栗子嚼敷患处。
蜈蚣毒:
以盐擦咬处,或盐汤洗伤处,痛即止。用后蝎螫方最妙,已试。一方∶用
吴茱萸嚼烂擦之,或取
井底泥敷之。
解误吞
蜈蚣方:
昔有婢用火筒吹火,不知内有
蜈蚣,向火一吹,
蜈蚣惊窜入口,不觉下喉,求救,人无措手。适有人云取小鸡一只,断喉取血顿饮之,复灌以香油取吐,
蜈蚣随出。
蝎螫毒:
用生
半夏、
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亦治
蜈蚣伤,无
白矾亦可)。又蝎怕
胆矾,蛇性
雄黄。徐春甫云∶亲见蝎螫肿痛用
胆矾擦之立消。可见南方人家不可无
雄黄,北方人家不可无
胆矾,此制蝎第一药也。
解蜂螫毒:
以小便洗擦拭干,以香油涂之。或以
雄黄末擦之。或以蝎螫方治之。
治鼠咬毒:
猫毛烧存性,入
麝香少许,香油调敷伤处则不害。
治误吞
水蛭:
昔一人夜间饮水,误吞
水蛭入腹,经停日久,复生
水蛭,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黄瘦,全不进食,不治必死。方用田中泥一块,小死鱼三枚,同猪膏溶捣匀,再用
巴豆十粒去油,同鱼膏四味捣匀,丸如
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大人五、七丸,小儿三丸,须臾泻下
水蛭尽,却用八珍汤调理。
中
蚯蚓毒:
锻石泡热水凉洗患处,久浸之则愈。小儿多受
蚯蚓毒,则阴茎及囊俱肿如水泡,用
鸭血涂之,或以鸭口含少时则消。一方∶用盐汤温洗之即效。
治蚕咬毒:蚕咬人,毒入肉中,令人发寒热。
苎叶捣敷之,汁涂之。今治蚕家以苎近蚕,则蚕不生发也。
解
蜘蛛咬毒:
姜汁调胡粉敷疮口,或用清油擦之,内饮
羊乳。
《本草》云∶
蜘蛛咬人,令人一身生丝,惟
羊乳饮之可解。贞元十年,崔员外从质云目击有人被
蜘蛛咬,腹大如孕,其家弃之,乞食于道,一僧遇之,教饮
羊乳,未几日而平。
《青囊》神授散:治传尸劳瘵,血气末甚虚损者,不必多方,只以此药早服,则虫自不能为患。无有不愈者。此方得之河南郡王府,济世之功不可尽述。
川椒(二升,去合口者,略炒出汗)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服二钱。或酒煮米粉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渐增至五、六十丸,或用酒送。
解射工溪毒:
葱白散。治溪涧中射工虫专射行人形影,人中其毒,则病如疟状,或若伤寒,俗云沙发,中之深者死,急用后方治之。
葱白(一握,切) 豉(半升)
葛根(二两)
升麻(七钱半)
上锉如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二盏,煎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移时再服。
《千金》
雄黄兑散:治时气病 ,下部生虫。
雄黄(半两)
桃仁(一两)
青葙子
黄连 苦参(各三两)
上五味为末,绵裹如
枣核大,纳下部。亦可用枣汁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治大孔虫痒方:
用
大枣蒸烂为膏,以
水银和捻长二、三寸许,绵裹纳大孔中过宿,明旦虫皆出。但
水银损肠,宜慎之。愚按∶此方
水银不必生用,但如治头虱法,烧烟以枣肉拌之用,必更妙。头发生虱方在新因。
雄麝散:治五种蛊毒。
明
雄黄 麝香(各一字,另研)用生
羊肺一指大,以刀切开,安药在内吞下。
《医林》丹砂丸:治蛊毒。
雄黄 朱砂(各另研)
藜芦(略炒)
鬼臼 巴豆霜(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姜汤下,当利恶物并蛊毒。如烦闷,以
鸭血为羹食之。
《良方》七宝丸:治蛊毒。
败鼓皮
蚕蜕纸 刺 皮(各烧存性)
五倍子(炒) 续随子
朱砂(另研)
雄黄(另研,等分)
上为细末,
糯米粥丸,小豆大。每服七丸,空心白水下。
蜜髓煎:治中蛊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病变无常。
真蜜(一碗)
猪骨髓(五两,研)
上同煎熟。分作十服,日三服即瘥。
归魂散:凡国中蛊毒在膈上者,当用此药吐之。
白矾 建茶(各一两)
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五钱,新汲水调下顿服之,一时久当吐毒出。若此药入口,其味甘甜,并不觉苦味者,即其证也。
麦面散:治中蛊毒吐血。
用
小麦面二合,分为三服,以冷水调下,半日服尽,当下蛊即瘥。
挑生蛊毒简易方:
一方∶明矾、芽茶,等分为末,凉水调三钱。
一方∶青蓝汁,频频服半合则解。
一方∶
石榴皮,煎汁饮之,当吐出活虫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