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草)吐心下疟痰积饮
常山(专入心下。)辛苦而寒。有毒。功专引吐行水。为除疟疾老痰积饮要药。盖疟无不挟痰挟热以成。然亦有风痰寒热食气之分。(风痰宜于星乌。寒痰宜于姜附。热痰宜于贝母。食痰宜于楂曲。气痰宜于
乌药。痰在膈上经络。非吐不解。痰在四肢皮里膜外。非姜汁
竹沥不达。痰在胁下。非
白芥子不除。痰在骨节眼黑步艰。非萆
苦参不祛。痰在手臂肩背酸痛。非导痰加
姜黄木香桂枝不和。痰在肠胃实结。非用下药不愈。)治须分其阴阳虚实表里以定。如疟果因伤寒寒热。及时气温疫。而致黄涎聚于胸中。心下牢固不解。则当用此引吐。然亦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而用之。其用又当审其所见部位。及药佐使以治。如
常山得
甘草则吐。水在上焦者宜之。得
乌梅山甲则入肝。水在胁下者宜之。得
大黄则利水。邪热交结而成内实者宜之。得
小麦竹叶则入心。得
秫米麻黄则入肺。得
龙骨附子则入肾。得
草果槟榔则入脾。然此阴毒之草。其性悍暴。虽有破瘴逐饮之能。而亦终损真气。所以仲景治疟方中。从无及此。(经曰。太阴在泉。湿胜所淫。民病积饮。又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甚则饮发。盖饮有五。流于肺为支饮。于肝为悬饮。于心为伏饮。于经络为溢饮。于肠胃为痰饮。)而夏伤于暑。秋必瘅疟。及疟在三阴。元气虚寒人。则
常山等药皆为戈戟。或问吐药甚多。何以疟疾必用
常山蜀漆?盖以
常山性兼逐疫。疟疾本于湿疫。故于
常山蜀漆则宜。犹之
瓜蒂乌附尖
莱菔子
藜芦皆为吐剂。而
瓜蒂则止宜于热痰。乌尖附则止宜于湿痰。
莱菔子则止宜于气痰。
藜芦则止宜于风痰也。酒浸炒用。根即
蜀漆。功用略同。但苗性轻扬。其于上焦邪结。治之更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