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左经汤(《三因方》)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痛眩晕。
麻黄(去节) 干葛
细辛 白术(米泔浸)
茯苓 防己 桂心(不见火)
羌活 甘草(炙)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空心服。自汗为
麻黄,加
肉桂、芍药,
半夏左经汤(《三因方》)治足少阳经为风寒暑湿流注,发热,腰胁疼痛,头目眩晕,呕吐不食。
半夏(汤洗七次) 干葛
细辛 白术 麦门冬(去心)
柴胡 茯苓 桂心(不见火)
防风 干姜(炮)
黄芩 小草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服。热闷加
竹沥;喘急加
杏仁、桑
白皮。
大黄左经汤(《三因方》)治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经,使腰脚赤肿,痛不可行,大小便秘,或恶闻食气,喘满自汗。
细辛(去苗)
茯苓 防己 羌活 大黄(蒸)
甘草(炙)
前胡枳壳(去瓤,炒) 浓朴(去皮,炒)
黄芩 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热服。腹痛加芍药;秘结加阿
大料神秘左经汤(《三因方》)治风寒暑湿流注三阳经,腰足拘挛,大小便秘涩,喘满烦闷,并皆治之。
半夏(汤洗七次) 干葛
细辛 麻黄(去节)
麦门冬(去心)
小草(即
远志苗) 白姜浓朴(姜制,炒)
茯苓 防己 枳壳(去瓤,炒)
甘草(炙) 桂心
羌活 防风 柴胡黄芩(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自汗加
牡蛎、
白术,去
麻黄;黄肿加
泽泻、
木通;热甚无汗减桂,加
橘皮、
前胡、
升麻;腹痛或利,去
黄芩,加芍药、
附子;大
六物
附子汤(《三因方》)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时浮肿。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防己(各四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煎六分,食前温服。
当归拈痛汤(《拔粹》方)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疼,肩背沉重,胸不利,及遍身疼痛,下注于足胫,痛不可忍。
羌活 甘草(炙)
黄芩(酒浸)
茵陈(酒炒。各五钱)
人参(去芦)
升麻 苦参(酒洗)
葛根 苍术(各二钱)
防风(去芦)
当归身
知母(酒洗)
茯苓(炒)
泽泻猪苓(各三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服。
乌药平气汤(《三因方》)治香港脚上攻,头目昏眩,脚膝酸疼,行步艰苦,诸气不和,喘满迫促,并皆治之。
茯神(去木)
甘草(炙)
白芷 当归 白术 川芎 五味子 紫苏子 干
木瓜 人参乌药(去木。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三枚,煎七分,温服。
东垣
羌活导滞汤 治香港脚初发,一身尽痛,或股节肿痛,便溺阻隔。先以此药导之,后用
当归拈痛汤。
羌活 独活 防己 当归(各三钱)
大黄(酒浸,煨,一两)
枳实(炒,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或七钱,水煎服。
金匮八味丸 治足少阴经,香港脚入腹,腹胀疼痛,上气喘急,肾经虚寒所致也。此证最急,以肾乘心,水克火,死不旋踵。(方见补损门。)
加味败毒散 治足三阳经受热,毒瓦斯流注,脚踝上 赤肿痛,寒热如疟,自汗恶风,或无汗恶寒。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 桔梗 甘草 人参 茯苓 川芎 大黄 苍术等分上 咀。每半两,入姜煎。
五积散(《和剂方》)治寒湿流注,两脚酸疼。有兼痰气者,用之尤宜,内加
木瓜。(方见中寒门。)
健步丸(方见痿门。)
生 (半两) 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 牛膝(各一两)
吴茱萸 条芩(各半两)
桂枝(二
上为末,
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
白术、
木通汤下。
防己饮(丹溪方)
白术 木通 防己 槟榔 川芎 甘草梢
犀角 苍术(盐炒) 生
黄柏(各酒炒)
大便实加
桃仁;小便涩加
牛膝;有热加
黄芩、
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
石膏;有痰加
竹沥、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