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全书载痧,论治俱备,舌胎仅存其名,岂痧胀舌胎无可治乎”。余曰∶“非也。”盖谓痧胀有别症之舌胎则可,谓舌胎即痧胀之症,是不识痧胀之适当其然,并不识舌胎之所以然也。诚以舌胎乃足阳明胃腑热病,故治痧胀,先理其痧,后治舌胎即安;若先理舌胎后治痧胀则危。盖舌胎乃胃腑热极气冲心胸,舌为心苗,故见胎则宜
石膏、
黄连、
大黄、
黄芩、
黄柏之类。若不先治痧,恐此等药又寒凝血分,反成大患,故治此者,要看痧毒一退即治舌胎可也。
【治验】
一翁在兹,发热口渴,舌有黑胎,卧难转动,气急痰喘,六脉洪实,放痧三十余针,未愈。用圆红散、
砂仁汤微温饮之,又付必胜汤,大便下黑粪,惟口渴黑胎未愈。加
石膏、
黄连二剂而瘳。
一曹华宇长子,十一月间,犯伤寒兼痧,舌
卷耳聋,舌上黑胎芒刺,大渴昏沉发热,身重不能转侧,胸中迷闷,泻痢清水,先以圆红散加
郁金末,清茶稍冷冻饮料之。放指上痧三十余针,未愈。用
阿魏丸付以
防风散痧汤,合棱术汤加
桃仁、
红花一剂,俱微冷冻饮料之,舌
卷耳聋渐愈,泻水即止,大渴稍解,但舌胎不退,胸中饱闷。询其腹中厌冷,痧气已绝。用和脾宣化饮减
前胡,
大腹皮加
桃仁、
红花、
枳实、
青皮、
石膏、
黄连、
大黄微温饮之,食结饱闷俱消,黑胎芒刺皆退。
惟大便不通,用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温饮之,大便通而愈。
一张旋庵内室,伤食饱闷,按之则痛,日晡发热,舌心焦黄芒刺。延余,脉微无力。余曰∶“痧也”。放腿弯痧三针,流紫黑毒血。用紫朴汤,加
柴胡、干葛微冷冻饮料之,后加
石膏、
黄连、
大黄、
黄柏温饮四剂,大便下宿粪而愈。
一龚云涛,发热呕哕,舌有黑胎芒刺,起二大泡,蜷卧声重,迷闷几死。脉左弦紧,右微细。放腿上痧三十余针,用三黄
石膏汤,微温饮之稍愈,骤进饮食,迷闷复发,用消食顺气之剂,后加
大黄、
芒硝,大便通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