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相传,有云∶男怕头虚,女怕脚肿。谓医治之难疗也。独是头虚之症,世岂无有消风热而得愈者乎。不知肿因风热,乃可治效。若不因风热而因痧者,奚可更用发散升提之味耶?惟是头面虚肿,实因痧毒上攻三阳。先宜放刮,后用清凉引下之剂治之,应无不愈,无令更变出凶险别病也。至若脚肿之疾,妇人犯此不数年而小腿肿,加之大腿亦肿,渐渐入腹,睡即腿足不肿,内发胀闷。若当起坐行动,胸腹乃松,足腿复肿。如此日复一日,更不数年,势必小便不利,大便亦阻,即成真臌。愚按此因湿毒之气,蒸淫于足,伤其血分,变为慢痧。不由鼻吸而入,故吃热汤热物俱无骤害,脉亦有现有不现,及阅痧筋,或在腿,或在足面;或在足两旁。必多刺数次,出毒血为要。如不愈,当内服药饵乎。其气血为主,大忌升发,燥热之品,恐毒瓦斯上腾也。若此之痧,有患五六年而毙,有患十余年而毙,有患二十余年而毙。
世鲜识者,受苦甚多,不可不悯,余故特为之着焉。
【治验】
一 茂甫,骤患头面红肿,心胸烦闷,口渴唇焦,六脉俱伏。放巅顶痧及手指、腿弯痧二十余针,不愈。用清凉至宝饮减
细辛加
石膏、
知母、
茜草稍冷冻饮料之,三服而痊。
一方士彦,患头面渐肿,眉发尽落,已二年矣。脉洪数而紧盛,放指臂痧及两太阳痧二十余针,腿弯痧四针。服清凉至宝饮减
薄荷、
细辛加
穿山甲、天虫、
乌药、
续断、
桑寄生、
红花、归身微温饮之,十服而痊。
一秦馥生内室,素患脚肿及腿,渐升于腹,夜苦心中饱闷,饮食不宁,日间行动足腿复肿,十余年矣。诊脉细数,令其家人,为之数放足面及两旁痧。用
川楝子、
金银花、
木通、
泽泻、
槟榔、
泽兰、
青皮、
枳壳、
乌药、
连翘温饮,八服遂愈。
一张书瞻,病后足肿无力,少进饮食,两尺脉伏。阅足面痧及足旁痧、腿弯痧放之。用
川楝子、
槟榔、
金银花、
连翘、白
茯苓、
泽泻、归身、
续断、
红花、白
蒺藜、
乌药而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