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表证不解,而水停心下,阻肺胃降路,胃气上逆,而生于呕,肺气上逆,而生咳嗽,或火升金燥而为渴,或气阻肺胀而为喘,或浊气上嗳而为噫,或清气下泄而为利,或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急。凡此皆水气瘀格之故,宜
小青龙汤,
甘草培其中气,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风木,
半夏降逆而止呕,五味、
细辛、
干姜降逆而止咳也。
〖
小青龙汤〗七 (方【21】)
【21】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 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
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
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
麻黄,加
芫花,如一
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
麻黄,加
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
麻黄,加
茯苓四两;若喘,去
麻黄,加
杏仁半升,去皮尖。且
芫花不治利。
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
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
芫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
麻黄。乃内
杏仁者,以
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下利者,水邪侮土,加
芫花以泻水。栝蒌根清金止渴也。寒水侮土,浊气上逆则为噫,加
附子暖水而降逆也。
茯苓以泻满也。
杏仁利肺而上吊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