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伤寒五六日,中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
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又中风邪,此在太阳,即风寒双感,桂麻各半证也。风寒在表,逼遏少阳经气,于是少阳病作。少阳经在太阳、阳明之里,三阴之表。表则二阳,故为半表,里则三阴,故为半里。半表者,居二阳之下,从阳化气而为热,半里者,居三阴之上,从阴化气而为寒。
人之经气,不郁则不盛,郁则阳盛而生热,阴盛而生寒。经气郁迫,半表之卫,欲发于外,营气束之,不能透发,故闭藏而生表寒,半里之营,欲发于外,而卫气遏之,不能透发,故郁蒸而生里热。盖寒伤营,则营束其卫而生表寒,及其营衰,则寒往而热又来矣。风伤卫,则卫遏其营而生里热,及其卫衰,则热往而寒又来矣。一往一来,胜负不已,此所以往来寒热也。少阳经脉,下胸贯膈,由胃口而循胁肋,病则经气郁遏而克戊土。戊土胀塞,碍胆经降路,经脉壅阻,故胸胁苦满。戊土被贼,困乏堙瘀,故默默不欲饮食。甲木既逆,相火上燔,而戊土升填,君火又无下降之路,是以心烦。胃土上逆,浊气不降,是以喜呕。或相火熏心,而胃未甚逆,是以心烦而不呕。或相火刑肺,是以渴生。或土寒木燥,土木逼迫,是以腹痛。或经气盘塞,而胁下痞硬。或土湿木郁,心下悸动而小便不利。或肺津未耗,而内不作渴。太阳未罢,而身有微热。或胃逆肺阻,而生咳嗽。凡此诸病,总是少阳中郁,表里不和之故。小
柴胡汤,柴、芩,清半表而泻甲木,参、甘、枣,温半里而补己土,
生姜、
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半表之阴虚,则自阳明之经而入于阳明之腑,半里之阳虚,则自太阴之经而入太阴之脏。小
柴胡柴芩清泻半表,使不入于阳明,参甘温补半里,使不入于太阴,则邪解于本经,而无入阴入阳之患,是之谓和解表里也。盖木病则传土,所谓病则传其所胜也。《
素问》语。少阳与阳明、太阴为邻,防其克土而传阳明,故以柴芩泻半表而清阳明,防其克土而传太阴,故以参甘补半里而温太阴,于是表里双解矣。
〖小
柴胡汤〗六十五 (方【19】)
【19】小
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
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去
半夏,加
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
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
大枣,加
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
黄芩,加
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
人参,加
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
人参、
大枣、
生姜,加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栝蒌实涤瘀而清烦。
人参、栝蒌根益气生津,清金而止渴。芍药泻甲木而清相火,息风燥而止腹痛。
牡蛎软坚而消痞硬。
茯苓泻水而去湿,湿去则木达风息,悸动自安。
桂枝解太阳之表邪。
五味子、
干姜降逆气而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