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甘大寒,无毒。清胃热 用。治中 热生用。一种微硬有肌理名
理石,主治与粗理黄石相类。
《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发明 古人以
石膏、
葛根并为解利阳明经药。盖
石膏性寒,
葛根性温,功用讵可不辩。
葛根乃阳明经解肌散寒之药。
石膏为阳明经辛凉解热之药,专治热病, 病,大渴引饮,自汗头痛,尿涩便闭,齿浮面肿之热证,仲景白虎汤是也。东垣云,立夏前服白虎,令人小便不禁,降令大过也。今人以此汤治冬月伤寒之阳明证,服之未有得安者,不特
石膏之性寒,且有
知母引邪入犯少阴,非越婢,
大青龙,小续命中
石膏佐
麻黄化热之比。先哲有云;凡病虽有壮热而无烦渴者,知不在阳明,切勿误与白虎。《本经》治中风寒热,是热极生风之象。邪火上冲,则心下有逆气及惊喘。阳明之邪热甚,则口干舌焦不能息。邪热结于腹中,则坚痛。邪热不散,则神昏谵语,等乎邪鬼。解肌散热,外泄则诸症自退矣。即产乳金疮亦是郁热蕴毒,赤肿神昏,故可用辛凉以解泄之,非产乳金疮可泛用也。其《金匮》越婢汤治风水,恶寒无大热,身肿自汗不渴,以
麻黄发越水气,使之从表而散;
石膏化导胃热,使之从外而解。如
大青龙、小续命等剂,又不当以此执泥也。至于三黄
石膏汤,又伊芳尹三黄、河间解毒,加入
石膏、
麻黄、香豉、姜、葱,全以
麻黄开发伏气,
石膏化导郁热,使之从外而解。盖三黄
石膏之有
麻黄,越婢、青龙、续命之有
石膏,白虎之加
桂枝,加
苍术,加
人参,加
竹叶、
麦门冬,皆因势利导之捷法。《千金》五石丸等方,用以解钟乳、紫
白石英、石脂之热性耳。《别录》治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热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者,以诸病皆由足阳明胃经邪热炽盛所致,惟喘息略兼手太阴病,此药能散阳明之邪热,阳明热邪下降,则太阴肺气自宁,故悉主之。粗理黄石破积聚,去三虫。《千金》炼石散醋 水飞,同白敛、
鹿角治石痈,以火针针破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