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甘微温,无毒。
发明
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
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元素云,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肌发汗,去皮肤风湿,此皆
桂枝所治。时珍乃以列之牡桂之下,误矣。按∶仲景治中风解表,皆用
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用
桂枝,其义云何。夫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
桂枝汤为专药。又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皆用
桂枝发汗。此调其营,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后汗解,非
桂枝能发汗也。汗多用
桂枝汤者,以之与芍药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去,而汗自止,非
桂枝能止汗也。世俗以伤寒无汗不得用
桂枝者,非也。
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
麻黄汤、
葛根汤未尝缺此,但不可用
桂枝汤,以中有芍药酸寒收敛表腠为禁耳。若夫伤寒尺脉不至,是中焦营气之虚不能下通于卫,故需胶饴加入
桂枝汤,方取稼穑之甘,引入胃中,遂名之曰建中。更加黄 ,则为黄 建中。借表药为里药,以治男子虚劳不足。《千金》又以黄 建中换入
当归为内补建中,以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不特无余邪内伏之虞,并可杜阳邪内陷之患,非洞达长沙妙用难以体此。详
桂枝本手少阴血分药,以其兼走阳维,凡伤寒之邪无不由阳维传次,故此方为太阳首剂。昔人以
桂枝汤为太阳经风伤卫之专药,他经皆非所宜,而仲景三阴例中阴尽复阳靡不用之,即厥阴
当归四逆,未尝不本
桂枝汤也。桂附各具五体,各有攸宜。
肉桂虽主下元,而总理中外血气。
桂心专温脏腑营血,不行经络气分。牡桂性兼上行,统治表里虚寒。薄桂善走胸胁,不能直达下焦。
桂枝调和营卫,解散风邪而无过汗伤表之厄,真药中之良品,允为汤液之祖也。《本经》之言牡桂兼
肉桂、桂心而言,言筒桂兼
桂枝而言也。其他板桂、木桂仅供香料、食料,不入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