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体属火.位南方.色现赤.胸下歧骨陷处其部位也.凡额上手足心.皆其所辖.得血以养之.方能运慧思.用才智.心无表症.皆属于里.
心之虚.血不足也.脉左寸必弱.其症为惊悸.为不得卧.为健忘.为虚痛.为怔忡.为遗精.
惊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七福饮、秘旨安神丸主之.不得卧者.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安神定志丸主之.健忘者.心肾不交.神明不充也.归脾汤、十补丸主之.虚痛者.似 似饥.似手摭心.喜得手按.洋参
麦冬汤主之.怔忡者.气自下逆.心悸不安.归脾汤主之.遗精者.或有梦.或无梦.心肾不固也.清心丸、十补丸主之.
心之实.邪入之也.心不受邪.其受者胞络耳.脉左寸必弦而大.其症为气滞.为血痛.为停饮.为痰迷.为暑闭.为虫啮.
气滞者.或食胀.或怒冲.烦闷而痛.
沉香降气散主之.血痛者.血凝于中.痛有定处.转侧若刀针刺.手拈散主之.停饮者.干呕吐涎痛.作水声.小
半夏加
茯苓汤主之.如有饮囊.则加
苍术.名倒仓法.痰迷者.顽痰壅闭.不省人事.清膈煎灌之.暑闭者.汗喘昏闷.先以消暑丸灌之.再用
香薷饮加益元散.
虫啮者.饥时作痛.面白唇红.化虫丸主之.
心之寒.脉左寸必迟.其症为暴痛.
暴痛者.肢冷气冷.绵绵不休.姜附汤加
肉桂主之.
心之热.火迫之也.脉左寸必数.舌尖赤.其症为目痛.为重舌、木舌.为烦躁.为不得卧.为癫狂.为谵语.为赤浊.为尿血.
目痛者.赤肿羞明.导赤散加
连翘、
菊花、
蝉蜕主之.重舌、木舌者.泻心丸主之.烦躁者.泻心丸加
竹卷心主之.不得卧者.暑热乘心也.导赤散加益元散主之.癫狂者.弃衣骂詈.生
铁落饮主之.谵语者.邪热攻心也.泻心丸主之.赤浊者.萆 厘清饮加灯心、
丹参主之.尿血者.
阿胶散主之.
□
〔补心猛将〕北五味〔次将〕枣仁、
柏子仁、
远志、
丹参、
龙眼、
麦冬、
当归、
白芍、
茯神
〔泻心猛将〕
石菖蒲、
黄连、
木通、
朱砂、
犀角〔次将〕山栀仁、
连翘心、
通草、
车前子、
竹卷心、灯心、
莲子心
□
七福饮 治心血虚而惊悸者.
人参 熟地(各三钱)
当归 枣仁(各二钱)
白术(炒一钱五分) 炙
甘草(一钱)
远志(五分)
秘旨安神丸 治惊悸神魂失守者.
人参 枣仁
茯神 制
半夏(各二钱)
当归 炒
白芍 橘红(各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粒) 炙草(五分)
生姜(三片)
归脾汤 养血安神.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枣仁(各一钱五分) 黄 (一钱半)
远志(七分)炙草(五分)
龙眼肉(五枚)
安神定志丸 治心惕不卧.
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各一两)
石菖蒲 龙齿(各五钱)
炼蜜为丸.以辰砂为衣.每服二钱.
十补丸 治气血大亏之症.
黄
白术 萸肉
杜仲 续断 枣仁(各一两) 大熟地(三两)
人参 当归 白芍 远志(各一两)
茯苓 山药(各一两五钱) 北五味
龙骨 牡蛎(各七钱五分)
洋参
麦冬汤 治心经虚热而痛者.
洋参
麦冬 当归(各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 丹参 钗
石斛(各一钱五分)
犀角 甘草(各五分)
清心丸 清心火.止梦泄.
生地(四两)
丹参(二两)
黄柏(五钱)
牡蛎 山药 炒枣仁
茯苓 茯神 麦冬(各一两五钱) 北五味
车前子
远志(各一两)
用金樱膏为丸.每服三钱.
沉香降气散 治气滞心痛.
沉香(三钱)
砂仁(七钱) 炙草(五钱) 盐水炒
香附(五两) 酒炒元胡索(一两) 煨净
川楝子(一两)
共为末.每服二钱.淡姜汤下.
清膈煎 治痰壅心膈.
制
胆星(一钱)
白芥子(二钱) 海石(三钱)
陈皮 木通 川贝(各一钱)
化虫丸 治虫积心腹诸痛.
芜荑 白
雷丸(各五钱)
槟榔(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木香 白术 陈皮(各三钱) 炒
神曲(四钱)
以
百部二两熬膏糊丸.每服一钱五分.米饮下.
姜附汤 治寒厥心痛.又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宜用本方大剂饮之.或救十中之一二.痛而喜按者.更加
人参.
干姜 熟
附子(各三钱)
水煎服.
导赤散 治热闭小便不通.
麦冬(三钱)
木通(一钱) 生地(三钱)
甘草(四分)
竹叶(十片)
车前 赤茯苓(各一钱五分)
泻心丸 治心火.
川
黄连五钱为末.灯草汤下.
生
铁落饮 治心热.
天冬 麦冬 川贝(各三钱)
胆星 橘红(各一钱)
远志 石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各一钱)元参
钩藤 甘参(各一钱五分) 辰砂(三分)
用生
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服.
萆 厘清饮 治心移热膀胱.而为赤浊者.并治诸淋.
川萆 (二钱) 炒
黄柏 石菖蒲(各五分)
茯苓 白术(各一钱)
莲子心(七分)
丹参 车前子(各一钱五分)
阿胶散 治尿血.
阿胶(一钱)
丹参 生地(各二钱) 黑山栀
血余 丹皮
麦冬 当归(各八分)
手拈散 小
半夏加
茯苓汤 消暑丸
香薷饮 益元散(以上诸方俱见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