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颐,乃伤寒汗下不彻,余热之毒未除,邪结在腮颌之上,两耳前后硬肿疼痛。初起身热口渴,当用
连翘败毒散清热解毒,或普济消毒饮亦可;如正虚邪实,津亏液枯,大便秘结。神识昏蒙,脉来弦硬者,则以
犀角地黄汤加西黄、
胆星、
竹沥主之。又有湿温时邪,或伏邪瘅疟,或温痧疫毒,虽得汗而余邪未彻,走入少阳,发于颐者,身体仍然寒热,舌苔白腻,或大便坚结,或协热下泄,当以泻心合温胆,或
葛根芩连汤治之。如寒热不止,患上红肿光亮而 者,势均力敌必成脓,穿溃后不可骤投补托,止宜扶胃和营;外以升膏盖贴。如脓不外泄,用
升药线提之。
豌豆疮者,亦因伤寒汗下后余毒未尽,故于瘥后而发。只以
黄连、
甘草、归尾、
红花、
防风、
苦参、
荆芥、
连翘、
羌活、
白芷之类煎服。外用
芒硝、
赤小豆、
青黛为末,以
鸡子清和
猪胆汗调和,敷疮上最效。勿动其靥,待其脱落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