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①,诸病生焉”。大抵诸病中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参而治之。郁有六:气、血、湿、热、食、痰也。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缓。热郁:瞀闷②,尿赤,脉沉而数。食郁;嗳酸饱满,不喜饮食,人迎脉平,气口脉盛。痰郁:动则喘满,寸口脉沉滑。治以六郁汤、越鞠丸主之。湿加
白术、
羌活。气加
木香、
槟榔。食加山查、
砂仁。血加
桃仁、
红花。热加
柴胡、
黄芩。痰加
半夏、南星。
六郁汤
六郁香(附)苍(术)(神)曲,栀(子)(连)翘共(枳)壳陈(皮),(川)芎(黄)芩苏梗(甘)草,郁结总能伸。
越鞠丸
越鞠丸开郁,
香附并
苍术,
川芎栀子仁,
神曲各等分。湿加
白术、
茯苓。热加
青黛。痰加南星、海石、
瓜蒌。血加
桃仁、
红花。食加山查、
砂仁。气加
木香。
①怫:fu2(音拂)。怫郁:不高兴,不痛快。
②瞀闷:心中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