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为积,六腑为聚。积属阴而有定处,聚属阳而无常形。肝之积曰肥气②。心之积曰伏梁③。脾之积曰痞气④。肺之积曰息贲⑤。肾之积曰奔豚⑥,世人谓之气块。丹溪论曰:块乃有形之物,气不能成形,俱是痰与食积、死血也。在中为痰积,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妇人腹中有块,多是死血。不能移动者曰□(病去丙换征),能移动者曰瘕。大法咸以软之,坚以削之,行气开痰为主,溃坚汤、溃坚丸治之。外用
琥珀膏、三圣膏贴之。
②肥气:在左胁下,状如复杯,有头有足.
③伏粱:起脐上,大如拿,上至心下。
④痞气:在胃脘复大如盘。
⑤息贲:在右助下.复大如杯。
⑥奔豚:起于少腹,上乘于心,或冲咽喉,如豚之奔突状。
溃坚汤
溃坚
枳实(当)归,半(夏)陈(皮)
白术随,
香附(厚)朴山查,
砂仁木香陪。左胁有块加
青皮,右胁有块加
莪术。血块加
桃仁、
红花,
肉桂去
半夏。食积块加
神曲。痰块加海
浮石、
瓜蒌去山查。瘦人加
人参少许。
溃坚丸
即溃坚汤加海石、
瓦楞子、
鳖甲,共为细末,另将
阿魏用醋煮化和入药中,
生姜汁煮米糊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黄酒送下。
琥珀膏
用
大黄、
芒硝等分为末,以独头
大蒜捣膏贴之。以线束住,鼻闻臭气则效。
三圣膏
用未化
石灰半斤为末,瓦器中炒令淡红色,撤火,候热少减入
大黄末一两,在炉外拌炒。候热减,再下桂心末五钱,略微一炒,人米醋同熬,搅匀成黑膏。调药厚摊。烘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