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病属太阴,脐腹痛属少阴,小腹痛属厥阴。绵绵痛而无增减者寒也。时作时止者热也。痛甚欲大便,便后痛减者,食积也。痛有常处而不移动者,死血也。痛时小便不利,得辛辣热物痛暂止者,痰也。痛而腹中有块起,急以手按便不见,恶心清水出者,虫也。或先食热物,后食寒物,而作痛者,冷热不调也。又有真腹痛,痛时脐上青筋上贯于心者险,人中黑者危。脉细而迟者吉,脉大而疾者凶。治以平胃散加
白芍为主。寒加
干姜、
附子、
肉桂、
吴茱萸之类。热加
白芍、
黄柏。痛甚加炒
干姜。食积加
槟榔、
枳实.
神曲、
麦芽、山查、
莱菔子之类以消之,甚者加
大黄、
肉桂以下之。死血加归尾、
桃仁、
五灵脂、元胡索之类以活之,甚者加
大黄、
肉桂以下之。湿痰加南星、
半夏、
香附、
茯苓、
枳壳、
木通之类。虫病加
使君子肉、苦楝根皮。冷热不调加芍药、
桂枝、
大黄。
凡腹痛连于胁痛,手足冷,脉伏匿者,多是饮食痰饮填塞至阴,抑遏肝胆之气。宜用烧盐汤探吐。此木郁达之之法。
平胃散见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