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如肿,大如斗是也,大率多是天行时疫病。
□
〔垣〕泰和年,东垣以监纳济源税,时长夏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面目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张县丞亦得此证,至五六日,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以请治,遂命诊视,具说其由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
此虽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而为肿盛,以承气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罚无过,殊不知适其病所为故。遂处方用
黄连、
黄芩,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
橘红、
玄参苦寒,生
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
连翘、鼠粘子、
薄荷叶苦辛平,
板蓝根味甘寒,马屁勃、
白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新
升麻、
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
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共为细末,用汤调,时时服之,拌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因叹曰∶往者不可追,来者尤可及。凡他所有是病者,皆书方以帖之,全治甚众。
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 黄连(各半两)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甘草(生。各二钱)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各一钱)
白僵蚕(炒,七分)
升麻(七分)
柴胡 桔梗(各二钱)
上为细末,服如前法,或加
防风、
薄荷、
川芎、
当归身,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煎去渣,热服之,食后时时服之。如大便硬,加酒煨
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热甚者,宜砭刺之。
□
〔海〕大头病者,虽在身半以上,热伏于经,以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着,以成此疾。至于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也。大抵足阳明邪热太甚,实资少阳相火为之炽,多在少阳,或在阳明,甚则逆传。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其经而取之,湿热为肿,木盛为痛,此邪发于首,多在两耳前后,所先见出者,为主为根,治之宜早,药不宜速,恐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已作,有伤人命矣。此疾是自外而之内者,是为血病,况头部分受邪,见于无形之处,至高之分,当先缓而后急。先缓者,谓邪气在上,着无形之部分,既着无形,所传无定,若用重剂大泻之,则其邪不去,反过其病矣。虽用缓药,若又急服之,或食前,或顿服,咸失缓体,则药不能除病矣。当徐徐渍无形之邪,或药性味形体据象服饵,皆须不离缓体及寒药,或酒炒浸之类皆是也。后急者,谓前缓剂已经高分,泻邪气入于中,是到阴部,染于有形质之所,若不速去,反损阴也。此却为客邪,当急去之,是治客以急也。且治主当缓者,谓阳邪在上,阴邪在下,各为本家病也。若急治之,不惟不能解其纷,而反致其乱矣,此所以治主当缓也。治客当急者,谓阳分受阳邪,阴分受阴邪,主也。阴分受阳邪,阳分受阴邪,客也。凡所谓客者当急去之,此治急以客也。假令少阳阳明之为病,少阳为邪者,出于耳前后也。
阳明者,首面大肿也。先以
黄芩、
黄连、
甘草,通炒过,锉煎少少不住服呷之,或服毕,再用
大黄或酒浸或煨,又以鼠粘子新瓦上炒香, 咀煎去渣,纳
芒硝各等分,亦细细呷之。当食后用,徐得微利。及邪气已,只服前药。如不已,再服后药,根据前次第用之,取大便利,邪已即止。如阳明渴者,加
石膏。少阳渴者,加栝蒌根汤。阳明行经,加
升麻、
葛根、芍药之类。太阳行经,加
羌活、
防风、
荆芥之类。选而加之,并与上药均合,不可独用散也。
□
〔洁〕黑白散治大头病如神。
乌黑蛇(酒浸)
白花蛇(去头尾,酒浸)
雄黄(二钱)
大黄(煨,半两)
上为极细末,每服一二钱,白汤调无时。
□
〔海〕疫毒头肿者,甘桔汤加鼠粘子、
大黄、
芒硝。
□
〔丹〕大头天行病。
羌活 酒芩 酒蒸
大黄
□
〔《素》〕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全文见厥。)
□
〔《山》〕大头风,用
井底泥调
大黄、
芒硝涂之。(此方若在表者忌之,在里者宜之。)
□
运气 大头病皆属火,盖经所谓上肿者,即其属也。经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参布,太阴横流,寒乃时至,民病上,怫肿色变。又云∶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民病嗌干肿上,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其治方,东垣普济消毒饮子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