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治吐血。以
人参一味为末,
鸡子清投新汲水,调下一钱服之。(《千金方》)
□
〔垣〕
人参救肺汤治吐血亦用。
人参 升麻 柴胡 归梢
苍术(各一钱) 熟地
白芍药 黄 (各二钱)
陈皮 苏木 甘草(各五分)
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
□
〔《局》〕必胜散治血妄流溢,或吐或衄。
小蓟(并根用)
人参(去芦)
蒲黄(炒)
当归 熟地
川芎 乌梅(去核。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
〔《保》〕鸡苏散治虚损气逆,吐血不止。
鸡苏叶
黄芩 刺蓟 生地
阿胶 黄 (各一两)
当归 赤芍药(各半两)
伏龙肝(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
竹茹弹子大,水同煎。
□
〔丹〕朱富六因辛苦吐血或衄,夜间发热口干,身疼食少,当作虚劳治。
白术(六钱半)
人参 青皮(炒) 生地 芍药
陈皮 归尾
甘草(炙,半两)
川芎(三钱)
红花(五分)
分十帖,水二盏,煎至三之一,食前稍热饮,下保和丸十四粒,与点丸十粒。
一妇人年五十余,尝吐血,今又作面黄,身蠕动,食少。
青皮(半两)
人参(三钱半)
白术 陈皮(各三钱)
白芍药
木通(各二钱)
黄连(炒)
干姜 黄芩(炒)
川芎(各钱半)
黄柏(炒一钱) 生
甘草 生地(各钱半) 归头(二钱)
分七帖,水二盏,煎至三分之一,去滓,入藕汁半盏,再煎沸,通口饮之。
夫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抑阳,气降则血归经也。
大补血丸治阴虚吐血。
当归(一钱) 生地(一钱半)
上以杜
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净,入臼内杵千杵,为丸桐子大,白汤下。
□
〔梅〕治吐血神效方。生
地黄汁一升二合,
白胶香二两,以瓷器盛入甑,蒸令胶消服,妙。
一方,独用生
地黄汁半升,饮之立止,神妙。
□
〔云〕五神汤治妇人热毒上攻,吐血不止。
生藕汁 刺蓟汁 生地汁(各二盏)
生姜汁(半盏) 白蜜(一盏)
上和,煎三两沸,无时以一小盏调炒面一钱,食前服。(《圣惠》治心热吐血口干,独用刺蓟,捣绞取汁一小盏服。)
□
〔《大》〕四生丸治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
生
荷叶 生
艾叶 生柏叶 生
地黄(各等分)
上研烂,丸如
鸡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盏,煎一盏,滤过温服。(《经验》治吐血咯血,一味
荷叶焙干为末,米汤下二钱匕,亦佳。又《山居》治吐血,一味
侧柏叶研细,酒调服妙。)
□
〔丹〕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用
韭菜汁服,立效。
□
〔《简》〕治吐血咯血。
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服,妙。治吐血。
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放冷,食后服。
□
〔世〕治内损吐血。飞罗面不以多少微炒,浓磨细墨一匙,茶调下二钱,立效。又方,治吐血用松烟墨磨汁服,立效。
□
〔《衍》〕治大吐血。好墨细末二钱,以白汤化
阿胶清,稠稀得所,顿服。热多者尤相宜。
□
〔丹〕先见红,后见痰多,是阴虚火逆,痰不下降,四物汤加痰火药。
治火血上错经妄行,四物汤加炒山栀、童便、姜汁。(此后诸方用童便、姜汁,虽无痰,亦吐血要药也。)
治吐血衄血,用
郁金为末,以童便、姜汁、好酒调服。(一方不用酒。)治吐血,红山
茶花阴干为末,每服一钱,用童便半钟,
生姜汁少许,调服。
□
〔《本》〕治吐血鼻红。
生姜二分绞汁,并壮健丈夫小便一升,乘热顿饮瘥。
□
〔丹〕又方 以童便一分,酒半分。擂柏叶温饮之。
吐血挟痰积方可下,若一碗两碗吐者,只补阴降火,用四物大剂之类。挟痰若用血药则泥而不行,只治火,其血自止。山栀最清胃脘血。
□
〔《玄》〕吐血者,由忧思诸气郁极,方散而生热,则心血妄行,宜
玄明粉加黄丹服之。次用四物解毒加
藕节治之。如前症之热,并宜清之。
□
〔仲〕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海〕云岐子
犀角地黄汤治寸芤,血在上焦。
生地(二两)
黄芩(一两半)
黄连(一两)
大黄(半两)
上 咀,秤一两,水二盏煎,去滓,食后服之。
□
〔《简》〕治吐血。川
大黄一两,捣为散,每一钱,生
地黄汁一合,水半盏,煎三五沸,无时服。
□
〔丹〕吐血,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
桃仁承气汤下之。
冯舅,气上奔,吐血心膈疼。
枳壳(三钱)
青皮(二钱) 生地
木通 牡丹皮(一钱半)
桃仁(二十八个)
川芎 黄芩 黄连(一钱)
甘草(少) 生
干姜 桔梗分四帖,煎服。
或暴吐紫血一碗者,无事,吐出好。此热伤血死肝中,宜服四物解毒之类。
□
〔《千》〕治坠马积血心胃,唾血无数。干
荷花根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
〔无〕加味芎归汤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
上锉散,每四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
□
〔仲〕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此即肺疽之属。
□
〔《千》〕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 血凝停胃中,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也。肺疽者,或饮酒之后,毒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太饱之后,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烦闷,强呕吐,使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蹙,因伤裂胃口吐血,色鲜正赤,腹亦绞痛,自汗出,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韵书音戡,凝血也。)
□
〔无〕理中汤 能止伤胃吐血,以其方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海藏亦云∶饮冷伤脾吐血,以理中汤理治中脘,分利阴阳。此亦理治内衄之法也,方见伤寒。)
二合灰散 治因啖辛热,呕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
红枣(和核烧存性)
百药煎( 。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除湿汤 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胃,胃满吐血。
茯苓 干姜(各四钱)
甘草(炙)
白术(各二钱)
上锉,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煎八分,去滓服。头疼,加
川芎二钱,最止浴室中发衄。(此方治冒雨吐血,理中汤治伤胃吐血,皆用
干姜为君。丹溪治大吐血不止亦用
干姜一味炮为末,童便调服从治之者,可见
干姜亦为吐血要药也。)
□
〔丹〕男子年十七,家贫而多劳,十一月得寒病,时吐三两口血,六脉紧涩,一日食减中痞,医投温胆汤、枳桔汤,三日后发微热,口干不渴,口中有痰,此感寒也。询知云∶因十日前霜中曾渡三四次溪水,心下有悲泣事,腹亦饥,遂以小建中汤去芍药,加
桔梗、
陈皮、
半夏,四帖而安。
又方 治吐血。以交趾桂五钱为末,冷水调服。亦小建汤治感寒吐血之义。经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呕血泄血鼽衄,平以辛热者,即理中、建中用
干姜、
桂枝,治吐血之类皆同也。吐血挟热者。(治法并见血虚随火上行条。)
□
〔《经》〕治呕血。
黄柏好者,以蜜涂炙干,杵末,用
麦门冬热水调下二钱匕,立瘥。
□
〔《广》〕治心热吐血不止。生
葛根捣汁半大升,顿服,立瘥。
吐血挟寒者,多是口食寒物,身受寒气之病,治法并见内伤饮食,外感风寒条。
□
〔仲〕吐血不止,柏叶汤主之。
柏叶
干姜(各二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马通即马屎淋汁。)
□
〔《广》〕治吐血鼻衄不止。
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
□
运气 血溢有五∶
一曰,热助心血,沸而溢。经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候乃大温,其病气沸于上,血溢。又云∶少阴司天,客胜甚则血溢。又云∶少阳司天,客胜则血溢。又云∶火郁之发,民病血溢,治以咸寒是也。
二曰,寒攻心血,逃而溢。经云∶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血溢,治宜苦以燥之温之也。
三曰,内火格拒,外寒壅遏而血溢。经云∶少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甚则血溢是也。
四曰,风湿相搏血溢,及下寒相搏,蒸热于上而血溢。经云∶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风湿相搏,民病血溢,此风湿相搏血溢也。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痞隔,寒风晓暮,蒸热相搏,民病腠理热血暴溢,此地气之寒相搏,天气蒸热于上而血溢也。
五曰,燥邪攻肝血溢。经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病反侧,咳逆甚而血溢是也。
□
〔《素》〕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示从容论 伤肺即伤气,当于气虚不能摄血
条参治之。)
□
〔罗〕门冬饮子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五味子(五个)
甘草 芍药 黄 (各一钱)
紫菀(一钱半)
人参 归身
麦门冬
上为粗末,作二服,水煎食后服。
□
〔《本》〕
天门冬丸治吐血咯血,能润肺止嗽。
天门冬 甘草 杏仁(炒) 贝母 白
茯苓 阿胶(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咽津含化,日夜十丸。
□
〔丹〕酒色过度饥饱,吐血痰血,神妙。
枇杷叶 款花 北
紫菀 杏仁(去双仁、皮尖)
鹿茸(炙如法) 桑
白皮 木通(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炼蜜丸,临卧含化。
经云∶怒则气遂,甚则呕血,故气上矣。又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此皆怒则伤肝气而呕血,以
黄连、
香附、
青黛、
柴胡、
甘草平其肝,自愈矣。宜服
赤茯苓泻心汤。
□
〔世〕治呕血、咯血、衄血、肝损。白芨为末,米饮调服,神妙。
□
〔《简》〕治吐血。
槲叶捣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滓服。
中蛊毒吐血。(见下血门。)
□
刺灸吐血有二∶
其一取肺。经云∶暴痹内逆,肝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是也。
其二取筋。经云∶手太阴筋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奔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是也。
□
〔《密》〕吐血∶风府 大椎 鬲俞 肝俞(各五分。泻之立愈。)
□
〔东〕又法∶胃脘 中 肝俞(各沿皮二寸半)
□
〔《集》〕又法∶ 中 中脘 气海 三里 乳根 支沟 不已,取下穴∶肺俞 肾俞 心俞膏肓 关元
□
〔东〕呕血,胁痛口干不可咳,引肾痛∶不容(傍刺向外。)上脘(三寸半。)大陵 门 神门
□
〔《甲》〕呕血,大陵及 门主之。呕血上气,神门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呕血,肩急,胁下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则肩痛,不容主之。
肝脉太甚,为内痈,善呕衄。(全文见治虚实法。)
诊吐血法。(见前诸见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