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惊、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里之异。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作声,醒时吐沫者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 ,而治各不同也。
□
〔钱〕潮热变发搐,在早晨寅、卯时者,此肝用事之时也。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内生热涎,项颈强急,此肝旺也,当补肾治肝。补肾,
地黄丸;治肝,泻青丸。(洁古云∶木之位肝旺也。)
因潮热发搐,在巳、午、未时者,此心用事之时也。心惕,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急,口内涎生,手足动摇,此心旺也。当补肝治心。治心,导赤散、凉惊丸;补肝,
地黄丸。(洁古云∶火之位心热也。)
广亲宅七太尉,方七岁,潮热数日欲愈。钱谓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热将安,八使预防惊搐。王怒曰∶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钱曰∶八使过来日午间即无苦也。次日午前果作搐,急召钱治之,三日而愈。盖预见其目直视而腮赤,必肝心俱热,更坐石杌子,乃欲就冷,此热甚也。又肌肤素肥盛而本实,其脉急促,故发搐。
克言午时者,自寅至午,皆心肝用事之时,治之乃泻心肝补肾自安矣。
因潮热发搐,在申、酉、戌时者,此肺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热如火,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是肝旺。当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洁古云∶脾病肝强,法当补脾,恐
木贼害,宜先泻心肝以挫其强,而后补脾为当。)
徐氏子三岁病潮热,每日西则发搐,身微热而目微斜露睛,四肢冷而喘,大便微黄。请钱与李同治。钱问李曰∶病何搐也?李曰∶有风。何身热微温?曰∶四肢所作。何目斜睛露?曰∶搐则目斜。何肢冷?曰∶冷厥,心内热。曰∶何喘?曰∶搐之甚也。曰∶何以治之?曰∶凉惊丸,鼻中灌之,必搐止。钱又问曰∶既谓风病温壮,搐引目斜露睛,内热支冷,及搐甚而喘,并以何药治之?李曰∶皆此药也。钱曰∶不然。搐者,心肝实也;身微热者,日西肺用事之时也;肺主身温,今且热者,肺虚也;目微斜露睛者,肝肺相乘胜也;四肢冷者,脾虚也,肺若虚甚,则脾母亦弱,木气乘脾,四肢即冷。治之当先补脾肺,用益黄散、
阿胶散,得脾虚退,然后治其心肝,以泻青丸、导赤散、凉惊丸治之,九日愈。
因潮热发搐,在亥、子、丑时者,此肾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当补脾治心。补脾,益黄散;治心,导赤散、凉惊丸。(洁古云∶皆因大病后脾胃虚损,多有此疾。)
伤风发搐,因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当发散,
大青膏主之。小儿生来怯弱者,多此病也。(
大青膏方见伤寒。)
□
〔洁〕伤风发搐,因伤风而得之。症同大人伤风寒痰之类,当辨有汗无汗。阴阳二症,用
大青膏、小续命之类开发则愈。(
大青膏,阴症;小续命,阳症也。)
□
〔钱〕伤食发搐,因伤食后得之,身体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发搐,当先定搐,搐退,白饼子下之,后服安神丸。
□
〔洁〕伤食发搐,谓不因他症忽然而搐。此因饮食过度,致伤脾胃,故儿多睡多吐,不思饮食;脾胃既虚,引动肝风则发搐。当先定其搐,加
羌活、
防风,煎下泻青丸,后用白饼子下其食,渐渐用调中丸、异功散养其气。
□
〔钱〕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两三次,必死。假者频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治之可发散,
大青膏主之,及用涂囟浴体法。
李司户孙,百日病来搐三五次,请众医治。或作天吊,或作胎惊,或作惊痫,皆无应者。后钱氏用
大青膏如豆许一服发之,复与涂囟法及浴体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婴儿初生,肌骨嫩怯,一被风伤,遂不能任,故发搐也。然频发者轻,以客风在内,每遇不任即搐,轻则易歇,故发频也。搐稀者是五内发病,不可救也。频搐者宜散风冷,故用
大青膏,亦不可多服。盖儿至小,易虚易实,多即生热,止宜用下涂囟法。
麝香(一字) 蝎尾(去毒,为末,半钱)
薄荷(半字)
蜈蚣(炙)
牛黄 青黛(各一字)
上同研末,用熟枣肉剂为膏,新绵纸上涂匀,贴囟上,四旁可出一指许,火上炙,手频熨。百日里外儿,可用此涂囟法。
□
〔垣〕外物惊宜镇平之,以
黄连安神丸。若气动所惊,宜
寒水石丸、
黄连安神丸。(
黄连安神丸见燥条,
寒水石丸见治法。)
按外物惊者,元气本不病,故治以
黄连安神之苦寒。气动惊者,不因外物惊,元气自有病,故治以
寒水石,安神之甘寒也。
□
〔钱〕镇心丸 凉心经,治惊热痰盛。
甜硝(白者,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
寒水石(烧。各两半)
山药(白者,二两) 白
茯苓(二两)
朱砂(一两) 龙脑
麝香(各一钱,三味另研)
凡急慢惊,阴阳异证,切宜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
上急惊症,属木火土实也。木实则搐而力大,目上目札,所谓木太过曰发生,其动掉眩癫痫是也;火实则身热面赤;土实则不吐泻,睡合睛。故其治法合凉泻,而用凉惊丸、利惊丸之类。慢惊症属木火土虚也。木虚则搐而力小,似搐而不甚搐,经所谓木不及曰委和,其病摇动注恐是也,谓手足搐动,腹注泄,心恐悸也;火虚则身冷,口气冷;土虚则吐泻,睡露睛。故其治法合温补而用
羌活膏、益黄散。有热者,用东垣黄 益黄散。其东垣非钱氏
羌活膏治慢惊者,谓土虚泄泻,火木乘之,谓手掌与腹俱热之症。若火木土俱虚,而摇动恐悸注泻手腹冷者,非
羌活膏不能治之。
□
〔丹〕急惊主痰热,当凉泻之,只用降火下痰养血之药。慢惊主脾虚,所以多死。先实脾土,后散风邪,只用
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药中求之。(如四物、四君子、东垣黄 益黄散详用。)
□
〔钱〕急惊因闻大声或大惊而发搐,过则如故,此无阴也,当下利惊丸主之。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发搐。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故利惊丸主之,以除其痰热。不可用
巴豆及温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胃,因闻大声非常,则动而惊搐矣。若热极,虽不闻声及惊,亦自发搐。
□
〔洁〕急惊者阳症也,俱腑受病。热痰客于心肺,是少阳相火旺。经云∶热则生风,因闻大声而作。盖谓东方震卦,得火气而发搐。火本不动,焰得风而动,当用利惊丸、导赤散、泻青丸、
地黄丸。搐止,宜服安神丸。
□
〔阎〕急惊,内有热即生风,又或因惊而发,则目上连札,潮涎搐搦,身体与口中气皆热,及其发定或睡起,即了了如故,此急惊症也。当其搐势渐减时,与镇心治热之药一二服,如
麝香丸、镇心丸、抱龙丸、辰砂丸、紫雪之类。候惊势已定,须臾以药下其痰热,如利惊丸、软金丹、
桃枝丸之类,利下痰热,心神安宁即愈。
□
〔丹〕大黑龙丸治小儿急惊神效。(方见后急慢惊治条。)
小黑龙丸 治小儿急惊轻者。
青
礞石( ,一两)
青黛(一钱)
芦荟(一钱半)
胆星(一两)
上为极细末,
甘草汤为丸如
鸡头大。每一丸,姜蜜
薄荷汤下。
上二方,
礞石、
胆星泻湿痰之剂为君,痰多者宜之。
□
〔钱〕凉惊丸
草龙胆
防风 青黛(研。各三两) 龙脑(研一钱)
黄连末(五分)
牛黄 麝香(各一字)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
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金银煎汤下之。
□
〔无〕治阳痫,即急惊风。
朱砂(研,一分) 腻粉
麝香(各五分)
芦荟 白附子 甘草(各二钱)
胡黄连(一钱) 蝎梢(七个)
僵蚕(蜜炙,十条)
金箔(七片) 赤脚
蜈蚣(炙,一条)
上为末,二岁以上服半钱匕,金钱
薄荷汤调下。三岁一钱匕,如口不开,灌入鼻中。
□
〔钱〕利惊丸
轻粉 天竺黄 青黛(各一钱)
黑牵牛(头末,半两)
上同研,蜜丸
豌豆大。一岁一丸,温
薄荷汤下,食后服。海藏云∶凉惊、温惊、利惊,自有分别,南星、胭脂、
轻粉、
青黛,色味各有轻重。
□
〔罗〕镇肝丸 治小儿急惊风,目直上视,抽搐昏乱,不省人事,是肝经风热也。
天竺黄(研) 生地
当归 竹叶 草龙胆
川芎 大黄(煨)
羌活 防风(以上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
鸡头大。每服二丸,砂糖水化下,先服此,后服
天麻散。
上五方,泻肝木之剂为君。前二方轻剂通用,后三方峻剂,必脉有力,血气实者宜之。又,阎氏所谓候搐势定,下其痰热之类是已。
□
〔海〕五福丸 治急惊风。
生
蚯蚓一条,研烂,入五福化毒丹一丸,再研如泥,煎
薄荷汤少许,调化,旋灌,量儿大小加减服之,无不效者。
□
〔钱〕五福化毒丹 治惊热,凉心膈。
生地 熟地(焙。各五两)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焙。各三两) 甜硝
玄参 甘草(各二两。炙)
青黛(一两半)
上上六味为细末,后研入硝、黛,炼蜜丸如
鸡头大,每服半丸或一丸,食后熟水化下。
安神丸(方见治法。) 镇心丸(方见前表里条。)
上三方,甘寒泻火之剂为君,小儿血气虚而急惊者宜之。又,洁古、阎氏所谓候搐止势减,宜安神镇心之类是已。
□
〔钱〕慢惊,因大病后,或吐泻,或只吐不泻,变成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螈 ,昏睡露睛,此无阳也,栝蒌汤主之。
□
〔洁〕慢惊者,阴证,俱脏受病。盖小儿吐泻病久,脾胃虚损,若不早治,则成慢惊,名曰螈 ,似搐而不甚搐也。因脾胃虚损,故大便不聚,当去脾间风。先用宣风散导之,后用益黄散、
使君子丸平之,则其利自止。既已失治,则脾胃俱虚,致被肝木所乘,是为慢惊。当用温补
羌活膏主之。
□
〔钱〕东都王氏子吐泻,诸医用药下之,至虚变慢惊,其候昏睡露睛,手足螈 而身冷。钱曰∶此慢惊也。与栝蒌汤,其子胃气实即开目而身温。王疑其子不大小便,令诸医以药利之,医留八正散等,数服不利,而身复冷。令钱氏利小便。钱曰∶不当利小便,利之必身冷,一二日果身冷矣。因抱出。钱曰∶不能食而胃中虚,若利大小便,则脾胃俱虚,当身冷而闭目即死。今幸胎气实而难衰也。钱氏用益黄散、
使君子丸四服,令微能饮食。至日午,果能饮食。所以然者,谓利大小便,脾胃虚寒,当补脾不可别攻也。后又不语,诸医作失音治之。钱曰∶既失音,何开目而能饮食?又牙不紧而口不噤也?诸医不能晓。以
地黄补肾,钱曰∶此因用凉药利小便,至脾肾俱虚,今脾已实,肾尚虚,故补肾必安。治之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
栝蒌汤
栝蒌(二钱) 白
甘遂末(一钱)
上同于慢火上炒焦黄,研匀,每服一字,
麝香薄荷汤调服。
上栝蒌汤,钱氏治慢惊法脉有力者宜用。盖湿痰积于膈中,使风火不得开发而身冷,故用栝蒌汤劫去湿痰,使风火得伸而身温搐止。若脉无力者,不宜用之,盒饭补脾,及温白丸、
羌活膏之类。
□
〔阎〕青州白丸子 治小儿惊风,大人诸风。
半夏(生,七两)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川乌(生,半两,去皮脐)
上为末,以生绢袋盛井花水摆出。如未出者,更以手揉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于瓷盆中日晒夜露,至晓撇去旧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法,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后如玉片研细,以
糯米粉煎粥清丸
绿豆大,每服三五丸,
薄荷汤下。瘫风,酒下,并无时。
钱氏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食。(方见吐泻门。)
□
〔海〕惊啼,手足螈 ,睡卧不稳。四君子加
全蝎去尾尖毒炒、
钩藤、
白附子炒,等分同煎。(方见治虚实法)脾胃虚弱,生风多困,四君子加炒
半夏曲、没石子,等分为细末,入
冬瓜子少许,同煎服。
□
〔钱〕温白丸 治小儿脾气虚困,泄泻瘦弱,冷疳洞利,及因吐泻或久病成慢惊螈 。
天麻(生,半两)
白僵蚕(炒)
白附子(生)
天南星(锉,汤洗焙干。各一两) 干蝎(去毒,一钱)
上为末,汤浸,寒食面为丸如
绿豆大,仍于寒食面中养七日取出用,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空心,
生姜米饮下。量病势,渐加丸数服之。(寒食面,谓寒食日煮吃面,取之以焙干贮用也。)
钩藤饮子 治吐利,脾胃气弱,虚风慢惊。
钩藤(三分) 蝉壳
防风(去芦)
人参(去芦)
麻黄(去节)
白僵蚕(炒黄)
天麻 蝎尾(炒,去毒。各半两)
甘草(炙)
川芎(各一分)
麝香(一钱,另研) 一方有
蜣螂三个,去头足炙黄。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温服。量多少与之。寒多者加
附子半钱。服无时。
羌活膏 治脾胃虚,或吐泻后为慢惊者,亦治伤寒,无不效。
防风(去芦)
川芎 人参(去芦)
白附子(炮)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天麻(一两)
白僵蚕(汤浸,炒黄) 干蝎(炒,去毒)
白花蛇(酒浸,焙。各一分) 川附(炮,去皮脐)
麻黄(去节。各三钱) 肉
豆蔻 沉香 母
丁香 藿香叶
木香(各二钱)
轻粉 真珠末
牛黄(各一钱半)龙脑(半字)
麝香 辰砂
雄黄(各一钱,以上七味、各另研入)
羌活(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作剂,旋丸如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服,或
薄荷汤或
麦门冬汤化下。实热急惊勿服,性温故也。
□
〔海〕返魂丹 治小儿诸癫痫,潮发螈 ,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直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者,因荏苒不解,速宜服之。(荏苒,柔弱也)
乌犀(锉屑,二两)
水银(半两)
天麻(酒洗,焙干)
槟榔(各半两)
僵蚕(去丝嘴,微炒)
硫黄(半两,研末,入
水银置
磁石盏内,慢炒成沙,火要看紧慢)
白附子(炮)
川乌(炒,通赤,留烟少许,入碗内,以一盏子盖上,新土围之,待冷取出)
独活(去芦) 干蝎(炙) 萆 (炒。各一两)
肉桂(去粗皮)
当归(酒浸,焙干,炒)
细辛(根)
防风(去芦)
天南星(姜汁煮软,炒黄)
阿胶(杵,碎,炒)
藿香(洗去土)
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去皮骨)
沉香 槐胶 羌活 白花蛇(酒浸一宿,炙熟,去皮骨)
麻黄(去根节)
半夏(姜汁浸三宿,炒)
羚羊角(镑)
陈皮(去白,炒。以上各一两)
天竺黄(研)
木香 人参(去芦)
干姜(炮)
茯苓(去皮)
蔓荆子(去
白皮) 晚
蚕砂(微炒) 败龟板(醋酒炙黄) 本(去土)
桑螵蛸(炒)
白芷 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焙)
虎骨(酒醋涂,炙黄)
砂仁 白术(泔浸一宿,切,焙)
枳壳(炒,去白)
丁香 浓朴(去皮,姜汁涂,炙,以上各三分) 蝉壳(炒)
川芎 附子(水浸泡,去皮尖)
石斛(去根) 肉
豆蔻(去壳,微炒) 龙脑(另研)
雄黄(研,水飞)
朱砂(研,水飞。以上各一两) 腻粉(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钱) 乌鸡(一只,去嘴翅足)
狐肝(三具,以上二味腊月内入瓦瓶固济,火 赤,候冷,取出研用)
金箔(三十片,为衣)
上药五十八味,炮制如法,炼蜜合和捣三五千下,丸如桐子大,
金箔为衣。每一岁儿,温
薄荷自然汁化下无时。
上阎氏宗钱氏治慢惊法,脉无力者宜之。其法以青州白丸子,兼异功散、
羌活膏、温白丸、
钩藤饮子之类,服之至有往往死中得生者。今如其法,又增入海藏四君子法,次于异功散之后、返魂丹,次于
羌活丸膏之后,相参用之也。
□
〔汤〕凡吐泻成虚风慢脾,先用夺命散、青州白丸子末,煎如稀糊,入蜜调。控下涎后,服祛风醒脾等药。
夺命散(方见后通治急慢惊下。)
治虚风,八仙散 风盛者服之。
白
天麻 白附子 花蛇肉
防风 南星
半夏 冬瓜子
全蝎(各等分) 加
川乌
上 咀,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二片,枣半枚,煎二分,热服。加
薄荷尤佳。
醒脾散 昏困者服之。
白术 人参 甘草 橘红 茯苓 全蝎(各半两)
半夏 木香(各一分)
白附子(炮,四个)南星(炮,两枚)
陈仓米(二百粒,一方无
白术、
半夏,加莲肉一钱亦可)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姜二片,枣半个,煎二分,渐渐服之。不可顿服,顿服必吐。
酿乳方
人参 木香 藿香 沉香 橘皮 神曲 麦芽(各等分)
丁香(减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碗,姜十片,
紫苏十叶,枣三枚,煎至半碗,乳母食后须去乳汁尽,方取服之,即仰卧霎时,令药入乳之络,次令儿吮数口,不可过饱,此良法也。如呕定一日,急宜截风,服八仙散,两日后,宜醒脾散。如前件药俱用不效,危困可忧,须诊太冲脉,未绝者,当灸百会一穴,前后发际,两耳尖折中,乃是穴也。方书所载但云顶上旋毛中,殊不审有双顶者,又有旋毛不正者。
庸医之辈习循旧本,误人多矣。灸后即当控涎,用青州白丸子末,再煎如稀糊,入炼蜜,调夺命散。良久涎下。细研
灵砂,米饮调,旋抹口中,渐看退证。如风盛,服八仙散;昏困,服醒脾散。常令减乳,乳母服酿乳药。如此调理,无不愈者。间有禀受不坚,五行数短者,虽神圣工巧,不能夺其造化矣。若涎已离膈,但在喉中如锯,药不能入,又不可控,当用别法撩之,兼搐鼻,喷嚏得出,次服夺命散,庶免再作。
撩痰方
川乌尖 白附尖(各七个,去皮,生用) 蝎梢(七枚) 石绿(少许)
上为末,一处和匀,用软鸡翎蘸药入喉中,逐渐抽出,频用帕子拭之。
上汤氏治慢惊法。先用夺命散、白丸子控涎,候涎下一回,用八仙、醒脾等一回,令乳母用酿乳法。如危极者,却灸百会及撩痰法。但夺命用
礞石,气虚者难用,必与东垣益黄散相兼服之,可也。
□
〔陈氏〕治慢惊风,先服芎蝎散,用手法斡出寒痰冷涎,自不痴呆;次服油珠膏;后服益真汤,温壮元气;时服前朴散,宽上实下。
芎蝎散 治小儿脑髓受风,囟颅开解,皮肉筋脉急胀,脑骨缝青筋起,面少血色,或腹中气响,时便青白色沫,或呕吐痰涎,欲成慢惊,搐,足胫冷者。
川芎(一两)
细辛(二钱)
荜茇(一两)
半夏(酒浸一宿,汤洗,焙,二钱) 蝎梢(去毒,一钱)
上细末,一周儿,抄一铜钱,用数沸汤调,稍热饥服。如痰满胸喉中,眼珠斜视,速与服。若目上直视不转睛者,难救。或痰气壅塞不能咽药,用一指于儿喉靥 中探入,就斡去痰涎,气稍得通。次用补脾益真汤,或以油珠膏选用,此方累世活人多矣。
油珠膏 治气逆呕吐,风痰作搐。
石亭脂(
硫黄中拣取如蜡者,五钱)
滑石(半两) 黑
附子(炮,去皮脐)
半夏(酒浸一宿,汤洗七次,焙干) 南星(醋浸一宿,汤洗七次,焙干。各一钱)
上细末,每服一钱,用冷清齑汁半盏,滴
麻油一点如钱,抄药在油珠上,须臾坠下,却去齑汁,与儿服之。
更用清齑汁三五口咽下。肚饥服,服讫后一时,方与乳食。
补脾益真汤 治胎弱吐乳便清,而成阴痫,气逆涎潮,眼珠直视,四肢抽掣,或因变蒸客忤,及受惊误服凉药所作。
木香 当归 人参 黄
丁香 诃子 陈皮 浓朴(姜制)
甘草(炙) 肉蔻(面裹,煨)
草果 茯苓 白术 桂枝 半夏(汤泡)
附子(炮。各半两)
全蝎(炒,每服加一枚)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一片,枣一枚,煎六分,稍热饥服。服讫,令揉心腹以助药力。候一时,方与乳食。渴者,加
茯苓、
人参、
甘草,去
附子、
丁香、肉蔻。泻者,加
丁香、
诃子肉。呕吐,加
丁香、
半夏、
陈皮。腹痛者,加浓朴、良姜。咳嗽,加
前胡、
五味子,去
附子、官桂、
草果、肉蔻。足冷加
附子、
丁香、浓朴。恶风自汗,加黄 、官桂。痰喘加
前胡、
枳实、
赤茯苓,去
附子、
丁香、肉蔻、
草果。气逆不下,加
前胡、
枳壳、
槟榔,去
当归、
附子、内蔻。腹胀,加浓朴、
丁香、
前胡、
枳壳。
前朴散 治心腹结气,或呕哕吐泻,腹胀痛,惊悸。
前胡 白术 人参 陈皮 良姜
藿香 甘草 浓朴(各等分)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稍热,空心服。
小儿误服凉药,或用帛蘸水缴口,因此伤动脾胃,或泄泻,或腹胀,或腹中响。小儿面少血色,常无喜笑,不看上而视下。小儿囟颅高急,头缝青筋,时便青粪。小儿肥壮,粪如清涕,或如冻汁。小儿时时扎眼,粪便青白沫,有时干硬。以上五症,忽然呕吐者,必成阴痫,俗谓慢惊是也。小儿头虽热,眼珠青白而足冷,或腹胀而足冷,或泻而足冷,或呕而足冷,或渴而足冷。(头热、目赤、痰塞鼻喉咽,皆无根之火逆也。)以上五症,忽然吐而作搐者,名曰慢脾风。速与补脾益真汤一服三钱重,加蝎一枚。如因惊而搐者,前朴散一服三钱重,加
附子、
前胡各半钱同煎。
上陈文忠治慢惊法。其治之次第,自成一家,故另录之,以备采用。其医案所言芎蝎散、油珠膏,累累取效。
□
〔世〕治慢惊神效。用一粒
丁香,一个蝎,一字辰砂,
一点血,以上俱为末,男用男左手中指血,女用女右手中指血,蘸末擦唇上,愈。
□
〔《本》〕醒脾丸 治小儿慢脾风,因吐痢后虚困昏睡,欲生风痫。
浓朴
白术 硫黄(入
豆腐中,煮三五沸)
天麻 全蝎 防风 官桂
人参(各一钱)
上为细末,酒浸,
蒸饼和丸如
鸡头大,每一丸捶碎,温米饮下。
蜴梢丸 治小儿胎虚气弱,吐痢生风,昏困嗜卧,或潮搐。
全蝎(微炒) 白附(煨裂。各半两)
硫黄 半夏(姜汁制,焙干。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
荆芥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
〔世〕小儿慢惊风,身冷螈 。
天麻 防风 川乌 全蝎(去翅、足,
薄荷叶包,炒) 南星 等分,水煎服。
汤氏治慢惊。
真
川乌(一枚,去皮,生用)
全蝎(等分)
上二件 咀,分二服,水二盏,姜十片,煎半盏,旋旋滴入口中。
□
〔无〕阴痫,即慢惊风。
黑
附子(生,去皮脐) 南星(生)
半夏(各二钱)
白附子(一钱半)
上研细,井水浸七日,每日换水,浸讫控干,入殊砂二钱,
麝香一钱,研匀,每服一字,
薄荷汤调下,量儿加减。一方,用黑
附子生,去皮脐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半,
生姜二片,煎至半盏,分二服,量儿加减。吐者入
丁香五个,同煎,空心服,或水浸炊饼为丸如
粟米大,每服二十丸,
生姜汤下亦可。
□
〔钱〕回生散 治小儿吐泻,或误服冷药,脾虚生风,成慢惊。
大南星重八九钱以上者,用地坑子一个,深三寸许,用炭火五斤,烧红。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南星,却用炭火三两条盖在地坑上,候南星微裂,取出锉碎,再炒匀熟,不可稍生,放冷为末,每服半钱,浓煎
生姜、
防风汤调下。
又方梓朴散。
浓朴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半日,晒干。一钱)
上米泔三升,同浸一百刻,水尽为度,如百刻水未尽,少加火熬干,去浓朴,只将
半夏为末,每服五分或一字,
薄荷汤调下无时。
豆卷散 治小儿慢惊,多因药性太温及热药治之,有惊未退而别生热症者,有因病愈而致热症者,有反为急惊者,甚多。当问病几日,因何得之,曾以何药疗之,可用解毒药,无不效,宜此方。
大豆黄卷(水浸黑豆生芽是也,晒干)
管仲 板蓝根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煎服,甚者三钱,药水内入油数点煎。又治吐虫,服不拘时。
上诸家杂治慢惊。其首一方,用人血蘸药末擦唇者甚效;后一方解药太过之毒,尤见钱氏忧人之切也。
□
〔垣〕惊儿泻青色,先镇平以
朱砂之类,勿用寒凉之药,大禁凉惊丸。盖风木旺,必克脾土,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其风木旺症,右关脉洪大,掌中热,腹皮热者是也。今立一方,黄 益黄散主之。
人参、
甘草、黄 各等分,此三味皆温能补脾土,益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白芍药酸寒,寒能泻火,酸能泻肝木而大补肺金,所补得金土之位大旺,则火虚矣,风木何由而来克土,然后泻风木之旺。脾虚者,以火邪乘其土位故也。故曰从后来者为虚邪,火旺能实其木,木旺故来克土,当于心经中以甘温补土之源,更于脾土中泻火以甘寒,补金以酸凉,故致脾土中金旺火衰,则风木自虚矣。
黄 益黄散 治胃中风热。
黄 (二钱)
人参(一钱)
甘草(生五分,炙五分)
白芍药(七分)
陈皮(不去白,一钱)
黄连(少许)白
茯苓(四分)
上为粗末,每服水二盏,煎五沸,去渣,温服。
□
〔丹〕治小儿惊而有热者。
人参 茯苓 白芍药(酒炒)
白术
上入
生姜煎服。暑月加
黄连、生
甘草、
竹叶煎服。
陈明远治小儿惊,因脾虚肝乘之,手足搐动,四肢恶寒而食少。
白术(二钱)
茯苓(一钱)
上煎汤,入
竹沥,热下龙荟丸二十丸,保和丸二十丸。
□
〔汤〕夺命散 大能控风涎。不问急慢惊风,痰潮壅盛,塞于咽喉,其响如潮,名曰潮涎,百药不能过咽,命在须臾,但先用此药入喉,痰即坠下。功有万全,夺天地之造化也。
青
礞石(一两,入甘窝子,同焰硝一两炭火 通红,须硝尽为度,候冷如金色,取用)
上为细末,急惊风痰壅上,身热如火,用生
薄荷自然汁入蜜调,微温服之。良久其药自裹痰坠下,从大便出,如稠涕胶粘,乃药之功也。次服退热祛风截惊等药。慢惊风亦以痰涎潮上,塞住咽喉,药食俱不能入,医者技穷势迫,以待其尽。但用此药,以青州白丸再研为末,煎如稀糊,熟蜜调下,其涎即坠入腹,次服花蛇、
川乌、
全蝎、
蜈蚣等药。
□
〔丹〕大黑龙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神效。
胆星 礞石(硝 。各一两)
天竺黄 青黛(各半两)
芦荟(二钱半) 辰砂
蜈蚣(烧灰,钱半)
僵蚕(五分)
上为末,
甘草汁为丸如
鸡头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姜蜜
薄荷汤下。如慢惊,用
桔梗白术汤下。
镇惊丸
琥珀(二钱半)
青黛(半两) 辰砂(二钱半)
天竺黄(二两)
天麻(一两) 真珠母(二钱半)
芦荟 柴胡(各半两)
青皮 甘草(各二钱半)
胆星(二两)
雄黄(一钱半)
乳香(一两) 青
礞石(硝 ,半两)
上为末,
甘草膏丸如
鸡头大。慢惊参术汤下,急惊
薄荷姜蜜汤下。
小儿急慢惊风。
全蝎(四十九个,微炒黄) 辰砂(半两,研极细。和匀)
上取
蚯蚓十条,洗净,入小瓶内,以温火
蚯蚓化为水,和丸如
胡椒大,每三丸,用顺流水化服下。
小儿急慢惊风。
僵蚕(三条) 辰砂(豆大,一粒)
全蝎(一个) 真珠末(一撮)
上末,取蓬蒿中小虫儿,每一个研作一丸,如麻子大,每一粒用乳汁下。
□
〔《本》〕保命丹 治小儿急慢惊风,四肢逆冷,眼直口噤,涎不止。
虎睛(一对,安瓦上,以瓦盖之,慢火逼干)
朱砂(半两)
全蝎(半钱)
天麻(一分)
蜈蚣(二条,去头、尾,赤脚者)
麝香(半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大豆大。瓦罐贮之,又入脑麝窨定。急惊,
薄荷蜜汤化下;慢惊,
薄荷汤化下,各三丸。
□
〔钱〕温惊丸(一名粉红丸)。
南星(为末,入腊月
牛胆中阴干百日,为末,四两)
朱砂(一钱半)
天竺黄(一两) 坯子胭脂(半钱)龙脑(五分,另研)
上用牛
胆汁和丸如
鸡头大。每服一丸,小者半丸,砂糖水下。
抱龙丸 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实壅嗽,惊风潮搐,及蛊毒、中暑、沐浴后并可服。
壮实小儿,宜时与服之。(丹溪云∶抱龙丸,心肺肝药也。)
南星(如无
牛胆者,只将生者锉,炒熟用四两)
天竺黄(一两)
雄黄(水飞) 辰砂(另研。各半两)
麝香(另研,一钱)
上为细末,煮
甘草膏和丸
皂荚子大。温水化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儿一二丸,大人三五丸。
亦治室女白带、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汲水送下,腊月雪水煮
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
浆水,或新水浸南星三日,候透煮软,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八两,以
甘草二两半,拍破,用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渣,渐渐倾入南星末内,慢研,令
甘草水尽,方入余药。
□
〔世〕夺命散 治急慢惊风,诸药不效,此药随手奏功。
白附子(三钱) 黑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急惊不用) 南星(炮,一两)
天麻(三钱)辰砂(另研,二钱半)
防风 半夏(各半两)
全蝎(去毒,七个)
蜈蚣(炙,一条)
麝香(半钱)
僵蚕(炒,慢惊不用)
上为末,三岁儿半钱,
薄荷生姜自然汁,加好酒、沸汤各少许调服。急惊加
轻粉、脑子各少许。
□
〔汤〕治慢惊甚验。
赤脚
蜈蚣(酒涂,炙,一条)
白僵蚕(炒,七条) 辰砂(另研,一字)
全蝎(用
薄荷叶包,炙,七枚) 青州白丸子(三十粒)
上为末,入
麝香少许,慢惊
人参麦门冬汤调下;急惊加脑子、
牛黄各少许,金银
薄荷汤调下。
□
〔罗〕
天麻散 治小儿急慢惊风,及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言语艰涩,不省人事。
半夏(七钱)
天麻(二钱半)
甘草(炙)
茯苓 白术(各三钱)
上用水一盏,入瓷罐内,煮令水干,将老姜三钱同煮,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姜枣汤调下。
□
〔《经》〕治惊风坠涎。
天南星一个重一两者,换酒浸七伏时取出,新瓦上炭火炙干烈,地上去火毒,捣末,入
朱砂一分,研为细末,每服五分,
荆芥汤空心及午时各调下一服。
□
〔田〕
天麻防风丸 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多睡,惊悸搐掣,神昏,涎痰不利等症。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蝎尾(去毒,半两)
甘草 朱砂 雄黄 牛黄 麝香(各一钱)
僵蚕(炒,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
樱桃大,
朱砂为衣,每服
薄荷汤下一二丸。
□
〔云〕七味
羌活膏 治急慢惊风壮热。
羌活 独活 天麻 全蝎(去毒)
人参 僵蚕(炒。各半两)
乌蛇肉(酒浸一宿,焙干,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两作五十丸,每服一丸,
荆芥汤下。
□
〔《经》〕治小儿惊风。
全蝎一钱,不去头尾,用
薄荷叶裹炙干,同研为末,作四服,汤下。
□
〔《衍》〕治小儿惊风。
僵蚕蝎梢等分,
天雄尖、
附子尖共一钱,炮过为末,每服一字,姜汤调下。
□
〔罗〕小儿惊风酿乳方。用白羊头一个,
丁香同熬至熟,乳母空心尽食之。
□
〔丹〕孙女因胎中受湿热,日午发搐,唇黑面青,每日作一次,未半周,难与药,且酿乳饮之。
白术 陈皮 半夏 芍药
青皮(各五分)
人参 川芎 木通(各三钱)
黄连(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分八服,姜五片,与乳母煎服。
小儿急慢惊风,发热,口疮,手足伏热,痰热、痰喘、痰嗽,并用涌法。重剂用
瓜蒂散。轻剂
苦参、
赤小豆末,酒、酸齑汁调服之。后用通神散,蜜丸服之。间以桑牛阴干研末调服,以平其气。
□
〔《本》〕褊银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积痼。
青黛(三钱)
水银(一皂角子大,同黑铅、锡炒砂子) 寒食面
黄明胶(炒焦。为末。各二钱)
轻粉(炒,豆许)
雄黄 粉霜 朱砂(各一两)
巴豆(二十一粒,去油) 脑麝(少许)
上研细,滴水为丸,如麻子大,捏褊曝干,瓷盒盛之,一岁一丸,随意加减,煎枣子汤送下,不得化破。
□
〔《博》〕治急慢惊风。
乳香、
甘遂各半两,同研细,每服半钱,用
乳香汤调下,或用童便调下尤妙。
上二十方,通治急慢惊风,盖谓虚实两见,急慢互出,故有通治之法。合而言之,急慢虽异,皆本之于痰,故
礞石、星、半之属,通能治之者也。分而言之,
礞石之属泻痰,
青黛之属泻木,
朱砂之属泻火,皆治气实之剂;参、草之属补土,
天麻、
全蝎之属补木,乌、附之属补火,又皆治气虚之剂。故补泻兼施,虚实通治之法也。
□
〔《山》〕小儿惊风。猢狲粪烧存性,碗覆出火毒,生蜜调灌少许。
□
〔海〕心神不安。四君子加辰砂半分,枣汤调下。又有一症,欲发疮疹,先身热惊跳,或发搐搦,此非惊风,当用发散药。
□
〔阎〕惊风或泄泻等症烦渴者,皆津液内耗也。不问阴阳,宜煎钱氏
白术散,使满意取足饮之,弥多弥好。
□
〔《明堂》〕急慢惊∶印堂(灸,急惊泻,慢惊补。)
急惊∶支正、下廉。小儿慢惊风∶灸尺泽二穴(各七壮,在肘横纹内正中,炷如
小麦大。) 睡中惊掣∶厉兑(一壮。) 睡中惊,目不合,灸屈肘横纹上三壮。
□
〔钱〕切牙甚者,发惊。目直面青身反折者,生惊。呵欠面青者,惊风。呵欠面黄者,脾虚惊。目赤兼青者,发搐。
□
〔钱〕惊痫发搐,男发搐,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更有发时症。(洁古曰∶男为木,故左视木位无声,右视金位相击则有声。女为金,故右视金位无声,左视木位亦相击有声。)
李寺丞子,三岁发搐,自卯至巳,目右视,大叫哭。钱见曰∶此逆也。男为阳,本发左视无声则顺,右视有声则逆。所以然者,左肝木也,右肺金也,逆则二脏相战,金木相击而有声也。治宜泻强补弱。假令女发搐,目左视,是肺来乘肝,肝不能任,故叫哭也。当泻其肺,后治其心,续治其肝,若病在秋(日西时同),肺兼旺位,当大泻其肺。若病在春(早晨时同),此肝旺之时尚不能胜肺,是肺强而肝木弱也。当补其肝肾,大泻其肺。若男发搐,目右视,是肝来胜肺而叫哭,当泻其肝心。若病在春夏(早晨、日中时同),肝心旺时,当大泻其肝。若病在秋冬(日晡时同),此肺旺之时尚不能胜肝,是肝强而肺极虚也,当补其肺,大泻其肝。所以言目反视者,乃肝主目也。凡搐,则是风热相搏于内。风属肝,故外见于目也。今此病男反女症,故稍易治于女也。先泻其肺,以泻肺汤主之。二日不闷乱,知病退也。后用
地黄丸补肾。三服后,用泻青丸各二服,以泻心肝,五日而愈。又肺虚不泻者。何也?曰∶假令男目右视,木克金,肝旺胜肺,而但泻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气极虚,故当补其肺,慎勿泻也。
□
〔汤〕凡搐,男左女右为顺,易治;男右女左为逆,难治。
心脉急甚为螈 。(全文见延医法。经云∶急者多寒)。脾脉急甚为螈 。
□
〔陈〕惊风不治证∶搐而不休,休而再搐;惊叫发搐;汗出足冷;痰满胸喉;口开目直。
□
〔阎〕治小儿急惊方搐,不用惊扰,此不足畏。慢惊虽静,乃危病也。急惊方搐时,俱扶持之,不可擒捉,盖风气方盛,恐流入筋脉,或至手足成拘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