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

(附丁奚) □ 〔洁〕腹胀虚实 凡久病吐泻之后,虚则其脉微细。肺主目胞及腮,脾主四肢。若色淡黄,目胞腮虚肿,手足冷,先服塌气丸,后服异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汤、益黄散之类,用诸温药养真气。(异功散、和中丸方见吐泻,四君子汤方见治虚实法。) 塌气丸 胡椒(一两) 蝎尾(半两) 上为末,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陈米饮下,无时。(一方有木香一钱。) □ 〔《本》〕调中丸 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 干姜 橘红 白术 茯苓 木香 砂仁 官桂 良姜(各等分) 上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熟水下。 □ 〔洁〕实则脉洪实,不因吐泻久病后,亦不因痢下,腹胀而喘急闷乱,更有痰有热,及有宿食不化而腹胀者,宜服白饼子、大黄丸、解毒丸下之。兼须详认大小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后利大便。(白饼子方见癖。解毒丸方见喉痹。大黄丸方见伤寒。) □ 〔云〕小儿热结于内,腹胀壮热,大便赤黄,躁闷烦乱者,宜泻青丸。 □ 〔钱〕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饼子。(此言未下而喘者为实,故可下,若误下而喘者为虚气附肺,不可下也。紫霜丸、白饼子方见癖。)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下之,则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肺主目胞腮之类,脾主四肢,母气虚甚,即目胞腮肿,四肢黄色,治之用塌气丸渐消之,未愈,渐加丸数,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温散药治之。何以然?脾虚气未出,故虽腹胀而不喘,可以温散药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气则愈矣。若气虚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内弱,每生虚气,入于四肢面目矣。小儿易为虚实,脾虚则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胃久虚热多生疸病,或引饮不止。脾虚不能胜肾,随肺气上行于四肢,而目肿若水状。肾气漫浮于肺,即大喘也。此当用塌气丸,病愈后面未红者,虚衰未复故也。(此下后喘,故宜塌气丸。若未下而喘,宜下之。)治腹胀者,譬如行兵,战寇于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获;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则必有失,当以意渐收之,即顺也。(寇未出林谓虚气未出而不喘,不目胞腮肿,故可用丁香木香大温散药上下分消其气而愈也。寇已出林,谓虚气已出为喘,为目腮肿,须用塌气丸渐消之。) 治小儿虚腹胀,先服塌气丸。不愈,腹中有食积结粪,小便黄,时微喘,脉伏而实,时饮水能食者,可下之。 盖脾初虚而后有积,所治宜先补脾,然后下之,后又补脾,即愈也。不可补肺,恐生虚喘。 □ 〔丹〕阿魏丸 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肚痛,小便白浊。 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两) 黄连(炒,半两) 花碱(研如粉,三钱) 山楂肉(一两)连翘(一两半) 半夏(皂角水浸一宿,一两) 上为末,炒神曲糊丸如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吃果子多者加黄连,米食多者加神曲山楂,肉食多者加阿魏。 又阿魏阿魏(一两) 黄连(酒煮,六两) 上为末,醋浸阿魏一宿,研如泥,汤浸,蒸饼丸。如元气不足,加人参。 小阿魏山楂肉(三两) 石碱(三钱) 半夏(一两) 上为末,阿魏半两,醋浸糊丸,白汤下。 小儿疳病,或腹大。 黄连(二钱,去果积) 阿魏(一两半,去肉积) 神曲(二两,去食积) 黄连(二钱,去热积)麝香(四粒,通窍) 上为末,每服十二粒,白术汤下。 □ 〔无〕肥儿丸 治小儿病多因缺乳吃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不能行,发竖,发热,无精神。 黄连 神曲(各一两) 麦芽(炒,半两) 木香(二钱) 槟榔(三个,不见火) 使君子豆蔻(面裹煨。各半两) 上为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量儿加减,熟水吞下。 六神丸 治如前证。 丁香 木香豆蔻(用面裹煨。各五钱) 诃子(煨,去核,半两) 使君子 芦荟(研。各一两) 上为末,以枣肉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米饮下,食前。 丁奚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无辜、哺露三候,大体相似,轻重立名,宜服十全丹。 十全丹 治丁奚、哺露神效方。 槟榔 枳壳(麸炒) 青皮 陈皮 三棱(炒) 蓬术(炒) 砂仁(各半两) 丁香 木香(各一分)香附(一两)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黍米大。空心食前,米饮下百丸。一方,去香附砂仁丁香三棱枳壳,加五灵脂白蔻使君子芦荟虾蟆川芎。 □ 〔世〕治小儿腹如蜘蛛,四肢瘦者。用黑骨鸡子破顶,入蜘蛛一枚于内,以湿纸糊窍,用文武火煨熟,去蜘蛛,食其鸡子,累效。必数枚方愈。 □ 〔垣〕中满分消丸 黄连 枳实 浓朴(各五钱) 干姜 姜黄 猪苓 砂仁 泽泻 茯苓(各三分) 陈皮 白术(各一分)半夏(四分) 黄芩(一两二钱) 甘草(一分)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消痞丸 快利之剂。 黄连(半两) 枳实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三钱) 浓朴(七分) 干姜(四分) 橘皮(一钱)姜黄(五分)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随乳下。 □ 〔丹〕腹胀。 萝卜子 苏梗 干葛 陈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如食减,加白术煎服。 □ 〔垣〕升阳滋血汤 二月间,一小儿未满百日,病腹胀,不大便,二日便瘦弱,遍身黄色,宜升阳气,滋血和血补血,利大便。 蝎梢(二分) 神曲(三分) 浓朴 当归(各一钱) 桃仁(十个) 升麻(三分) 上作一服,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渣,食前服。 麻黄升麻汤 治小儿面色痿黄,腹胀食不下。正月四月,小儿服之神效。 麻黄(二分) 桂枝(一分) 杏仁 吴茱萸 豆蔻 浓朴 曲末 羌活(各一分) 柴胡根(五分)白茯苓(一分) 白术 青皮(各五分) 升麻根 苍术 泽泻 猪苓 陈皮(各一分) 黄连(五分)黄柏(一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一大盏,煎七分,去渣,食前热服。 □ 〔丹〕寄子年五岁,痘后肚急。 白术(一钱) 陈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川芎 白芷 苏梗 甘草(炙。各三分) 上 咀,水煎服。 □ 〔田〕治腹胀引背,食饮多,渐渐羸瘦黄。可灸脾 二穴七壮,在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黄胆灸三壮。 □ 〔《甲》〕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 丁奚即胀,治见胀门丹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