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热痢下重腹疼,及患痢之人,从前曾有
鸦片之嗜好者。
生
山药(一两)
白头翁(四钱)
秦皮(三钱) 生
地榆(三钱) 生杭芍(四钱)
甘草(二钱) 旱
三七(三钱,轧细) 鸭蛋子(六十粒,去皮拣成实者)
上药共八味,先将
三七、鸭蛋子,用白蔗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煎汤服。其相去之时间,宜至点半钟。所余一半,至煎汤药渣时,仍如此服法。
《
伤寒论》治厥阴热痢下重者,有
白头翁汤。其方,以
白头翁为主,而以
秦皮、
黄连、
黄柏佐之。
愚用此方,而又为之通变者,因其方中尽却病之药,而无扶正之药,于证之兼虚者不宜。且连、柏并用,恐其苦寒之性妨碍脾胃,过侵下焦也。矧《
伤寒论》
白头翁汤,原治时气中初得之痢,如此通变之,至痢久而肠中腐烂者,服之亦可旋愈也。
奉天王××,年四十许。己未孟秋,自郑州病归,先泻后痢,腹疼重坠,赤白稠粘,一日夜十余次。先入奉天东人所设医院中,东人甚畏此证,处以隔离所,医治旬日无效。遂出院归寓,求为延医。其脉弦而有力,知其下久阴虚,肝胆又蕴有实热也。投以此汤,一剂痢愈。仍变为泻,日四五次,自言腹中凉甚。愚因其疾原先泻,此时痢愈又泻,且恒以温水袋自熨其腹,疑其下焦或有伏寒,遂少投以温补之药。才服一剂,又变为痢,下坠腹疼如故,惟次数少减。知其病原无寒,不受温补。仍改用通变
白头翁汤。一剂痢又愈,一日犹泻数次。
继用生
山药一两,
龙眼、
莲子各六钱,生杭芍三钱,
甘草、
茯苓各二钱,又少加酒曲、
麦芽、
白蔻消食之品,调补旬日全愈。
奉天李××,年近四旬。因有事,连夜废寝。陡然腹疼,继而泄泻,兼下痢。其痢赤多于白,上焦有热,不能饮食。其脉弦而浮,按之不实。先投以三宝粥方,腹疼与泻痢皆见轻,仍不能饮食。继用通变
白头翁汤方,连服两剂,痢愈可进饮食,腹疼泄泻犹未全愈。后仍用三宝粥方,去鸭蛋子,日服两次,数日病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