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芍药
黄耆各三两
甘草川乌(□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五枚
右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
知母汤主之。
【按】
温温当是「嗢嗢」。
【注】
历节之证,诸肢节疼痛也。身体尪羸,即上条身体羸瘦,甚言其瘦之甚也。脚肿如脱,即上条独足肿大,甚言其肿之甚也。头眩短气,阳气虚也。嗢嗢欲吐,寒邪盛也。
而不用乌头汤者,因无黄汗之湿胜也。用
桂枝芍药
知母汤者,以壮阳气,散寒湿为急也。故方中
桂枝芍药倍于
麻黄、
防风,大加
白术、
附子,其意专在温行阳气,次在散
寒湿也。多用
生姜,因其欲吐;更佐
知母、
甘草者,以其剂过辛热,监制之也。
【集注】
李□曰:此历节病,由气血两虚而致者也。风湿相搏,四肢节节皆痛,即历节病也。
身体尪羸,邪胜正衰也。脚肿如脱,气绝于下也。头眩短气,气虚于上也。温温欲吐,气逆于中也。此三焦气血两虚,故是汤主祛风湿而温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