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偏坠,与大人颇同,但幼小难于用药耳。皆因下部受寒,又为风湿所乘,气血凝结而成斯疾。或久坐湿地,夏月阴地取凉,或坐于石上,寒气入肾,气结不散,不为此症者鲜矣。或父有此疾,儿胎受之,产下百日或一周而成斯疾,尤为难治。又有阴肿及囊肿。光浮可畏。此皆湿热为疾,不妨。或坐地蚓吹,亦能作肿。照后方治之。
指迷汤 治偏坠疝气,不俱大小并效。
青皮 陈皮 橘核(炒) 小
茴香(炒) 大
茴香 木通 泽泻 猪苓 茯苓 乌药 益智仁 川练肉
黄柏(盐酒炒)
各等分,胡桃肉三个,水煎服。大人用胡桃七个。
治疝神方 治疝气偏坠,大小并效。
川练肉
吴茱萸 紫苏 苍术 陈皮(各一钱)
半夏(制)
甘草(各六分)
葱白三茎,
生姜三片,酒煎,空心热服取汗。
治疝气偏坠方
泽泻(一钱)
茴香(八分)
白术(七分)
橘核(一钱,炒研)
槟榔(五分)
肉桂(五分)
木通(五分)赤茯(七分)
猪苓(一钱) 金铃子(七分)
水煎,食前服。
疝气丸
沉香 木香(各五钱) 川练肉 大
茴香 小
茴香 青皮 陈皮 山楂肉 荔核
橘核(炒研)
吴茱萸(各二两)
共为末,炼蜜丸,盐汤或酒服。大人二钱,小儿减半。
偏坠丸
雄壳树叶(不拘多少,晒干为末,每两加)
沉香(五分)
橘核(五分)
木香(三分)
酒糊为丸。大人二钱,小儿减半,空心白滚汤下。
浸酒方 治偏坠疝气并效,大小俱可服。
当归(一两) 玄胡索(一两,炒)
木香(五钱) 大
茴香(一两半)
乌药 泽泻(八钱)
菟丝子(一两,研) 川练肉(一两)
牡蛎(八钱, )
乳香(二钱)
川芎(八钱)
苍术(一两) 破故纸(一两半,麸炒)
青皮(一两)
茯苓(二两)
桃仁(一两半,炒去皮尖,研)
浸酒二十斤。每服一二杯,频频饮之。
治肾如斗 小儿无此症,治大人此症甚效。
青皮 荔枝 大茴
等分,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服;为丸亦可。
消肾散 治肾感寒之气,偏坠疝气举发冲心,小腹 痛,及外肾囊浮肿并效。
白术(炒)
茯苓 猪苓 泽泻 陈皮 小
茴香(炒)
木通 玄胡索(各一钱) 官桂(五分) 大茴(八分)
胡桃肉五个,水煎,入盐少许,服加川练肉一钱。
葱白散 治症同前。
泽泻(一钱)
猪苓 赤茯苓 白术(炒)
陈皮 荔枝核(炒研)
赤芍 川炼肉(各七分) 青
木香 官桂 小
茴香(各五分)
葱白五寸,水煎服;或为末,糊丸,盐汤下亦可。
四制
苍术丸 治偏坠疝气神效。
茅山术(一斤,四制。青盐一两、川练肉三两、破故纸三两、小
茴香三两)
加四物汤共为末,炼蜜为丸。盐汤下;盐酒更好。
吴茱萸丸 治症同前神效。
吴茱萸(一斤,四制。童便、酒、醋、盐,各浸一宿炒)
苍术(四两)
木香 泽泻(各二两)
为末,醋糊为丸。醋汤空心下。
偏坠方 此方甚效,二三岁五分,大人倍用。
大红石弹子(一个,烧红,入好酒一斤内) 皂角(数条,烧灰存性)
木香 大
茴香三味,等分为末。每服五分、一钱,此酒送下。
加味青娥丸 治症同前,并止腰痛。
故纸(半斤)
杜仲(四两,盐酒炒)
苍术(四两)
当归(二两)
川芎 小
茴香 大
茴香(各一两五钱)
为末,蜜丸。看大小加减,盐汤下。
立消饮 治疝气。
天门冬(五钱)
乌药(二钱五分)
水煎,临服,加酒少许服。
单方(二道)
木耳二两,炒焦,倾酒一壶于内,煎滚。徐徐饮之。
屋上
葫芦经霜者,烧灰为末,空心酒服。
立消疝气方 偏坠亦效。
大
茴香(二两) 小
茴香(二两)
冬瓜仁(五钱)
陈皮(一两)
为末。将犍
猪肚洗净,入药于内,线缝好。酒五斤,煮熟,吃肚,吃酒,随意徐徐食之。药渣炒干为末,酒调,空心服。药完病愈。
蝉蜕散 治阴囊浮肿,或风湿所乘,或虫蚁吹者。
蝉蜕(五钱)
水煎淋洗。将渣用
葱白十茎煨熟,捣烂敷上,青绢缚之。
内服五苓散,加灯心二十寸,水煎。
蚯蚓粪,
鸡子清调敷,
甘草汤调亦可。
灸法 小儿偏坠疝气,灸囊后缝十字纹上三壮。
昆仑二穴,在内踝后五分,筋骨陷中。各三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