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短剧》载《元中记》曰∶天下有女鸟,一名姑获,又名钓星鬼也。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唤得来也。是鸟淳雌无雄,不产,喜落毛羽于中庭,置入儿衣中,便使儿作痫必死,即化为其儿也。
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裳不可露,七、八月尤忌之。
张涣论小儿痫疾最恶病。自古说痫止有三种,至晋唐间,神仙、名医、诸人方治讲究一切诸痫。
《惠眼观证》痫病形候大抵数类,皆因积惊,过时而发,邪气传归心脏。每发时屈指如数物,良久眼直视,口嚼涎沫,腰背强直,忽然死,良久即苏。一日之中,常三五次发。其候手足逆冷是也。医者只作惊风治之,必难得痊。此病惊,邪气传入筋骨,以睡惊膏重下数口白涎(方见急惊风门中),次用
朱砂膏(方见惊热门中),夹用去风药调理。如吐后或不说话无妨,为吐损心气。至来年此时,又恐再发,复下前件药即瘥。
《吉氏家传》∶痫有八候,前曰仆,后曰僵,昼曰阳,夜曰阴,骂人曰颠,笑人曰邪,一日十数次发曰痫,小年有此患曰呆。
茅先生小儿初受痫病歌∶
浑身壮热腰背强,两眼瞪 是寻常。四肢抽掣多啼叫,时发时醒仔细详。
又小儿痫病死候歌∶
四肢螈 脉还沉,身体如绵不暂醒,紧噤牙关难进乳,更兼腹满转虚鸣。汗出热来时又至,浑身壮热喜生惊,直饶便是卢医手,手足踪横也不停。
《石壁经》三十六种惊风三发恶候歌∶
搐来三度便成痫,爱哭心中聚毒涎,曾被医人频为取,散入筋间病益传。(凤髓经》云∶心脉传。)
双眼有如羊未睡,四肢软弱不能安,(四十八候歌同此一句,乃云∶口生白沫不堪言。《凤髓经》云此一句云∶涎如脓白不能安。)涎生光泡无他事,却请医流仔细看。
此始初失治,则便有此候。本法当散其风,须表之类。其目如羊眼,半开半合,手足皆软。若色光明,并睡易觉,即易治;若睡重,面无光泽,其睛不转者不治也。
《凤髓经》此歌亦同,仍有注云∶与白鹤丹(方见慢惊门中)、生银(方见急慢惊风门中。)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惊风三发恶候歌一同。后云∶此病惊风后,医人取散、惊涎入经络为痫。每发口生白沫如水泡光者,医得;若同碎点者难除。若要患痊,宜久服 丸,此药不吐不泻,只磨经络惊涎。( 丸方见本门中。)
《本草》治小儿痫方。
乌鸦(一枚,腊月者)
上入瓦缶,泥煨烧,为灰饮下。
《子母秘录》治小儿痫方。
鳖甲(炙令黄色)
上捣为末,取一钱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
《子母秘录》治小儿痫方。
刮青
竹茹(三两)
上以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一方只用
竹沥一合,温与儿服之。
孟诜治小儿痫疾方。
牡鼠(一枚)
上取腹大贪食者可,以黄泥裹烧之,细拣去骨,取肉和五味汁作羹,与食之。勿令食着骨,甚瘦人。
葛氏方治小儿方。
卒得痫,刺取白犬血一枣许,合之,又涂身上。
《葛氏肘后方》治卒得痫。
钩藤 甘草(炙)
上各二分,水五合,煮取二合。服如小枣大,日五夜三。
《葛氏肘后》又方
水银(小豆许)
上先将
水银安一瓷盏中,沉汤煮之一食久。服时勿大仰儿头,恐入脑。亦可以压切热矣。近世多不煮,只以纸裂过服。
《葛氏肘后方》小儿百日病痫。
蛇蜕汤
蛇蜕皮(三寸,炙。《圣惠》用五寸)
钩藤 黄
细辛 甘草(炙。各二分)
大黄(四分)
蚱蝉(去足,四枚,炙。《圣惠》去头足)
牛黄(五大豆许)
上八味切,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一合。百日小儿一服二合,甚良。《外台》∶《备急》云∶疗少小百二十种痫病,胸中病,若穷地无药,可一二味亦合,不可备用,然
大黄不得阙。
《葛氏肘后》小儿二十五痫。
大黄汤方
大黄 甘草(炙)
当归(各一两)
细辛(二分)
上捣、筛,以一指撮着一升水中,煮取二合。一岁儿温与一合,日二,得下即愈。
《葛氏肘后》江荔万病汤 主小儿痫方。
当归 细辛 矾石(烧)
甘草(炙。各一两)
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白蜜、
鸡子。大分为五服,当日令尽,则大良。
《葛氏肘后》疗小儿痫极方。
茯苓 龙齿(各二分)
钩藤 芍药
黄芩(各一分)
甘草(半分)
蚱蝉(二枚,去翅足,炙)
牛黄(二大豆许)
上捣,细研末,入
竹沥一合研,候汤欲成下;以东流水二斗,银器煮金银各十两,取五升,入药煎取一升半,间乳细细与服。此疗未出月小儿,若大即加药。此方是张大夫家秘。
《千金》
龙胆汤 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 者,若已能进哺,中食实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鬼气并诸惊痫,方悉主之。十岁以下小儿皆服之。小儿
龙胆汤第一,此是新出腹婴儿方。若日月长大者,以次根据此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 气者,可加
人参、
当归,各如
龙胆多少也。一百日儿加三铢,二百日儿加六铢,一岁儿加半两,余药皆准耳。
龙胆 钩藤(皮)
柴胡 黄芩 桔梗 芍药
茯苓(《千金翼》作
茯神)
甘草(炙。各六铢) (二枚)
大黄(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也。服之如后节度∶药有虚实,虚药宜减药与水也。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儿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儿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儿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为三服。儿生三十日至四十日,尽以五合为三服。皆得下即止,勿复服也。
《千金》治少小痫,心腹热。除热
丹参赤膏方
丹参 雷丸 芒硝 戎盐 大黄(各二两。《千金翼》各三两)
上五味 咀,以苦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成炼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乃纳
芒硝,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用
丹参、
雷丸,亦佳。
《千金》∶小儿出胎二百许日,头身患小小疮,治护小瘥,复发。五月中忽小小咳嗽,微温和治之,因变痫,一日二十过发,四肢缩动,背脊KT KT ,眼反,须臾气绝,良久复苏,已与常。治痫汤得快吐下,经日不间,尔后单与
竹沥汁稍进,一日一夕中合进一升许,发时小疏,明日与此
竹沥汤,得吐下,发便大折。其间犹稍稍与
竹沥汁。
竹沥汤方
竹沥(五合)
黄芩(三十铢)
羚羊角(镑屑) 木
防己(各六铢)
大黄(二两)
茵芋(三铢)
麻黄(去根节)
白薇 桑寄生 萆
甘草(炙。各半两)
白术(炮,六铢,一方作白鲜)
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药减半,纳
竹沥,煎取一升,分服二合,相去一食久,进一服。(一方无萆 。)
《千金翼》治小儿痫方
上将马绊绳煮,洗儿。
《外台》∶《备急》又疗少小二十五痫。
大黄汤方
大黄 甘草(炙) 甘皮
当归(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五味捣筛,以三指撮着水一升,煮取二合,一岁儿服一合,日二。《外台》《古今录验》赤汤 疗二十五种痫,吐痢,寒热百病,不乳哺方。
大黄(五两)
当归 芍药
黄芩 栝蒌
甘草(炙) 桂心
人参 赤石脂 牡蛎(熬)
紫石英 麻黄(去节。
各二两)
上十二味捣筛令调,盛以韦囊。八岁儿以干枣五枚,用水八合煮枣,取五合,两指撮药入汤中,煮取三沸,去滓。与儿服之,取利,微汗自除。十岁用枣十枚,三指撮药,水一升,煮三沸,服之。此汤疗小儿百病及痫,神验。
《外台》∶《备急》又疗百日及过百日儿发痫,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反张。宜服
麻黄五痫汤方
麻黄(去节,二分,《婴孺方》用一分)
羌活 干葛(各二分)
甘草(炙,二分。《婴孺》用一分半)
枳实(曲炒,二分。《婴孺方》用三分)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碎。《婴孺方》用四十个)
升麻 黄芩 大黄(各四分)
柴胡芍药(各三分)
钩藤皮(一分,《婴孺方》用一分半)
蛇蜕(三寸,炙,《婴孺方》用二分)
蚱蝉(二枚,炙,去足翅)
石膏(六分,碎)
上十五味切,以水二升并
竹沥五合,煎取六合。每服一合佳。(《婴孺方》用水二升半、
竹沥二合,煮取六合半,为五服。
《圣惠》治小儿五种痫,手足动摇,眼目反视,口吐涎沫,心神喜惊,身体壮热。
朱砂散方
朱砂 牛黄(并细研)
白蔹 露
蜂房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桂心(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五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诸痫,惊惕掣 及中客忤。宜服
牛黄丸方
牛黄(细研)
人参 防风(各去芦头)
细辛 赤芍药 栝蒌根
当归(以上各半两)
蚱蝉(七枚,去翅足,微炙。《婴孺》用二分) 川
大黄(一两,锉碎,微炙)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蛇蜕皮(五寸,炙令黄色。《婴孺方》用三分)
麝香(一分,细研。《婴孺方》用二分)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研如膏)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
巴豆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初生一月至百日儿,每服一丸;一岁至三岁服两丸;四岁至五岁儿每服三丸;并用
薄荷汤下,令快利为度。《婴孺方》云∶若儿惕惕惊,及中人温壮发热,腹满有不调,增服,令快利为度。量儿大小、虚实与服。
《圣惠》治小儿未盈月及出月,壮热发痫。宜服
钩藤散方(《婴孺方》用
钩藤汤,分两并不同。)
钩藤皮(一分。《婴孺方》用二分半)
蚱蝉(二枚,微炒。《婴孺方》用一枚,去头足,炙)
柴胡(去苗) 川
升麻 黄芩(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石膏(一分,细研。《婴孺方》用二分)
蛇蜕皮(五寸,微炙。
《婴孺方》用二寸) 川
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婴孺方》用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
竹沥半合,更煎三、两沸。量儿大小分减温服。《婴孺》云∶得利,见汤色出者停。后服至五六十日,儿一服一合。若连发不醒者,加
麻黄一分,去节。
《圣惠》治小儿初生百日内发痫。
蚱蝉散方
蚱蝉(微炙)
赤芍药(各三分)
黄芩 甘草(炙微赤,锉) 黄 (锉)
细辛(各半两)
钩藤(半分。《婴孺方》用二分)
蛇蜕皮(五寸,炙令黄色。《婴孺方》用二分)
牛黄(一分,细研)
麝香(一钱,细研。《婴孺方》用半分) 川
大黄(一钱,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温服之。《婴孺方》云∶治小儿五十日发痫,诸药不愈者。又云∶五十日儿,
麝香、
牛黄不必两用。十一物者,治百日儿也。
《圣惠》治小儿百日内发痫,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身体反张。
麻黄散方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
钩藤(各一分)
羌活 柴胡(去苗。各三分) 川
大黄(锉碎,微炒)
川
升麻 子芩(各一分)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葛根(锉。各半两)
蛇蜕皮(五寸,炙令黄)
石膏(一两半,细研)
蚱蝉(二七枚,微炙)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更入
竹沥半合,煎三、二沸。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诸痫,宜用固囟
大黄膏方。
川
大黄(三分)
雄黄 丹参 黄芩(各一分) 生
商陆(一两) 猪脂(一斤)
雷丸 附子(去皮脐,生用。各半两)
上件药捣碎,以猪脂先入锅中,以文火熬令熔,以绵滤过,然后下药,煎令七上七下,去滓。细研
雄黄下膏中,搅令至凝,于瓷器中盛。每用少许,热炙手,摩儿囟及掌中、背胁,皆使遍讫,以蛤粉粉之。
《圣惠》治小儿痫及百病伤寒。
雷丸膏方
雷丸(一分)
甘草(一两。《婴孺方》用五分)
莽草 川
升麻(各一两。《婴孺方》用二味各二两)
防风(一两,去芦头。《婴孺》用五分)
桔梗(二分,去芦头)
白术(三分。《婴孺方》用二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猪膏一片,先入铛,慢火煎令熔,后下药末,以柳篦不住手搅成膏,绵滤,入瓷合盛之。每有患者,摩其顶及背上。《婴孺方》云∶东郡濮阳张子良不用针灸,只用此膏。小儿痫及腹中病,热摩腹背令适,待干,粉之立愈。
《灵苑》大
金箔丸 治一切风及大人小儿诸痫。解心胸壅热,消痰坠涎。
金
银箔(各一百片) 辰砂(一两,研)
牛黄(研) 生犀(末)
丁香 沉香 真珠(末)
木香 脑麝
琥珀(末)
硼砂 乌蛇肉(酒浸,炙,去皮骨)
天麻(酒浸,炙)
雄黄(研) 蝎梢
白僵蚕 附子(炮,去脐皮)
天南星(炮)
防风 白附子 甘草(炙。以上各一分) 香墨(半两,烧)
上件二十四味杵,罗为细末,入研者药同一处匀合,又将金
银箔入
水银三分,同研如泥,再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
绿豆大。每服大人五丸,用
薄荷酒下;小儿三丸,
薄荷汤下。
《灵苑》治大人小儿一切风及久患痫病。天乌散方(一名
狐肝散)
腊月
乌鸦(一只,去毛羽及嘴爪肠胃) 腊月野
狐肝(一具,同前物入饼子内,固济,烧为灰)
麝香(研)
天麻犀角屑(各半两) 干蝎
白僵蚕 蝉壳
牛黄(研,更多益妙)
荆芥(取穗)
藿香 天南星(去心)
白附子腻粉(研)
桑螵蛸(须用腊月抹取 桑上者佳。各一两)
乌蛇(二两,酒浸,炙,去皮骨)
上件一十六味并精细杵,罗为末。每服半钱,用煎
荆芥汤或豆淋酒调下,空心。小儿用
薄荷汤调下一字。
《婴孺》治五岁儿壮热发痫疹,自下痢。五痫汤方
大黄(十二分)
钩藤皮
蜂房 麻黄(去节。各二分)
柴胡 栀子仁
知母 芍药
升麻(各七分)
蚱蝉(三个)
石膏(十分,碎)
蛇蜕皮(五寸,炙)
杏仁(六分)
上水七升煮二升,去滓,稍稍如人肌暖,以拭身。
《婴孺》治新生儿客忤、中恶、痫发,乳哺不消,中风反折,蹙口吐舌,并疰忤面青,目下垂,腹满,丁奚羸瘦胫交,三岁不能行。
麝香双丸方
麝香 牛黄 黄连(各二两) 桂心
雄黄 乌贼鱼骨(炙) 丹砂
附子(炮)
巴豆(六十粒,去皮,炒) 特生石(烧炼半日。各一钱)
蜈蚣(一个,去头足)
上十一味,别研
巴豆如脂,和末匀,蜜和,杵三千下,拍合,收勿泄气。十日至一月儿服一米许;百日至三百日儿服二麻子许,以意增减。儿虽小病甚者,增大其丸,不必根据此。小儿病率多耐药,服当汗出。若不汗及不觉瘥,一日一夜四、五服,以汗出及瘥为限。为婴儿中人亦为客忤。妇人月水来未尽了,触儿子亦为客忤。若喜失子产生辄死者,儿落地啼声未绝,便以指刮舌上,当时衔血如
薤叶者,便与二丸米大,一日一服,七日乃止,无不全者。若不全合一剂,当合半剂者,用
巴豆三十个。若三分合一者,用
巴豆二十七粒,亦不随余药减。其然者,正以此为良尔。若无赤头足
蜈蚣者,只取赤者三条,断其头并项后二节用之。其余者,不堪用也。
《婴孺》治小儿痫,时时发作,将成厥。宜服镇心丸方
人参 桂心 蜀椒
茯苓 附子(炮。各三分)
细辛 干姜 半夏 牛黄(各二分)
桔梗(十分)
白薇(五分) 防葵(四分)
上为末,蜜丸小豆大,先食服。五岁、六岁三丸,日三。往来寒热及虚热者,可作
知母丸。若胸上气胀,可作
杏仁煎。
《婴孺》黄帝石室紫药神丸 治小儿十二痫方。
丹砂(九分,别研)
大黄(六分) 桂心
半夏(洗。各四分)
牛黄 黄连(各五分)
云母(七分)
雄黄(二分) 特生 石(十二分,炼)
上为末,更入
巴豆(二分,心去,炒)
雷丸(三分) 真珠(一分) 代赭(二分)
干姜(三分) 各为末,新绢袋盛,蒸如十斛米熟方取。
牛黄、桂、姜、代赭别为末,与前相和匀,以蜜杵丸黍大。一岁儿乳头上下一丸,十岁小豆大一丸,日三服。
《婴孺》治少小百痫。崇命汤方
当归 细辛 龙骨 牡蛎(各二分)
石膏 大黄 芍药
黄芩 赤石脂 桂心(各一分)
甘草(四分)
干姜(三分)
上十二味 咀,五岁儿五指撮,以水七合,
大枣五个,去核,煮取三合。日三服,一服一合,若夏天二服。
自下者,用
赤石脂。量儿大小增减。若有热,若惊,加
黄芩二分。以韦囊盛药,大验。
《婴孺》治少小二十五痫,日数百发者,治之无不效。
曾青汤方
曾青 甘草(炙,二分)
当归 细辛 芍药
独活 大黄 麻黄(去节,各三分)
上八物,水三升,煮取七合。一月儿服如杏核;二月二杏核大小,以此为准。汤讫,要当抱儿令汗出。若先下者,勿令汗出。若自汗出,去
麻黄,加麻
黄根一分。若腹中急痛,加
当归、芍药一分。若缩口聚唾、夭者,加
细辛一分。若中风身强,戴眼反折者,加
独活一分。要当消息,视病所苦,根据病增减药,药皆令精新。或分五服,日三夜二。小有痫候便可作服,无病候亦可服,令儿终身不病痫。日中数百发者,此汤治之,无不瘥者。
《婴孺》治少小众痫,乳哺不时,发温壮,吐利惊掣,胎寒腹痛,一十五痫。四味
大黄汤方
大黄(四分) 芍药
当归 甘草(炙。各二分)
上四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月儿服一杏核许,日三服;百日儿二杏核大小,以此为率。若发热加
麻黄二分,去节,有毒当切之,先煮数沸,去沫,纳诸药。若反折戴眼掣缩者,加
细辛四分。若乳哺不消,壮热有实者,增
大黄令倍诸药,不尔等分。
大黄刀劈破,勿令有碎末,无其疾不须增益。儿有大小强弱,以意增减。一方诸药等分。儿下痢者,减
大黄三分之一。服汤令母抱之,令小汗出;病甚者,令大汗出,毕,温粉粉之。下痢者,勿令出汗也。日夜可四服。儿夜啼,有微热,口衔乳,若不安,皆可服。一方∶治下粗筛,盛以韦囊。欲合小剂,用水一升半煮,三指撮药内汤中,更三沸,令得六合,绞去滓,服之。皆当取真新药,方可用也。小儿气弱,恶药不精,非但无益,乃更损儿,可不慎乎?此方屡试有验。王汝南方∶又戴眼中风,身体当强,增
独活二分,大妙。便是《葛氏肘后》及《元和经》四味饮子,但分两不同及又有加减药尔。《肘后》与《元和经》方已收温壮门中。
《婴孺》治少小痫,手足掣 ,十指颤,舌强。
独活汤方
独活 麻黄(去节)
人参(各二分)
大黄(四分)
上四物,水二升,煮
麻黄减三合,去沫;纳诸药,煎九合,为三服,大有神效。
《婴孺》治少小生七日已后患痫。
茯苓钩藤汤方
钩藤 茯苓(各二分)
甘草(炙)
大黄(煨。各一分)
上四味,水一升,煮取三合,为五服,当大验。
《婴孺》治少小发痫,经日不解,诸治不瘥,口焦,面赤黑,胸中有热。
茵陈汤
茵陈 大黄 黄芩(各四分)
黄连 硝石(无以
芒硝代之)
甘草(炙。各二分)
上六物,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内硝石烊尽,为三服。
《婴孺》治期岁至四岁儿,壮热,大惊发痫。
蚱蝉汤方
蚱蝉(二个,去足羽,炙)
石膏 柴胡(各八分)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六分)
龙齿 蛇蜕皮(炙。
各半分)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分) 生葛(五分)
大黄(十分)
钩藤(皮,一分半)
上十四物,水三升半,
竹沥一升二合,为四服。
《婴孺》治少小痫,众医不能治。神明还命十味
牛黄汤方
牛黄(三大豆许)
白石脂 龙骨(各一两半) 桂心
寒水石 大黄(各二两半)
牡蛎 栝蒌(各二两)
石膏(碎) 硝石(各三两)
上为末,水二升,三指撮末煮五合,为三服,日三。
牛黄为末,临时入。
《婴孺》治小儿痫方。
茯苓 牛黄(候汤成研入)
龙齿(各二分)
钩藤 芍药
黄芩(各一分)
甘草(半分,炙)
蚱蝉(二个,炙,去羽足)
竹沥(一合,煮汤成下之)
上九物,东流水二斗,银器中煮金银各十两,分五升汁煎药,取一升半,间乳细细与服。此治未出月儿,若大者加少药。此方是张大夫家用,神验无比。
《婴孺》治小儿诸痫,掣 吐舌。
钩藤汤方
钩藤 当归 石膏(碎)
独活 桂心 芍药
甘草(炙)
黄芩 栝蒌(各二分)
麻黄(四分,去节)
蛇蜕皮(六寸,炙)
上十一物,水三升,煮取一升。百日儿服一合,二岁二合,三岁三合半,一日一夜令尽。乳哺如故。
《婴孺》治小儿痫,螈 ,呕吐方。
钩藤 独活 黄芩 麻黄(去节) 桂心
石膏 甘草(炙)
防风 茯神 大黄(汤洗。各二分)
蚱蝉(二枚,炙)
蛇蜕皮(三分,炙)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一岁服一合,日三服。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婴孺》治少小腹中有热,有寒在胸上,逆吐,腹中雷鸣而满,惊啼。甚即发痫掣缩,休作有时。十味
白术汤方
白术 当归(各一两) 浓朴(炙)
半夏(洗)
甘草(炙)
人参 芎
生姜(各二两)
枳实(三十个,炙)
食茱萸(二合)
上十味,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三合,日三夜二。
《婴孺》治小儿惊热痫,体羸,不堪余治。子母五痫煎方
钩藤皮(一钱半) 子芩
知母(各四分)
甘草(五分)
升麻(三分)
寒水石(六分)
蚱蝉(二个,炙,去羽足) 蜣 (炒三个)
沙参 龙齿 柴胡(各二分)
蛇蜕皮(四寸,炙)
上为末,以清蜜和,使流行铜器中,置沸汤中煎,搅成
饴糖状,取收之。一月儿取
枣核大,一呷二枚,日再,夜五六过,不甚妨食。五十日儿呷三枚、百日儿呷四枚,二百、三百日儿五枚,一岁六枚,三四岁七枚,五岁十枚,兼夜并六七过,不妨食也。
《婴孺》疗卒得痫方。
蚯蚓(七个,日死者。)
上取置新竹筒内,入水一升,并
蚯蚓炭火内煨,水沸消尽
蚯蚓,去滓澄清。每发即饮之,不服三、两度,立瘥。余当舍诸儿服之,皆验也。
《婴孺》治百痫。八味固囟膏方
大黄(十六铢) 定粉(十八铢)
雄黄 黄芩(各六铢)
雷丸(八铢)
附子(一两十二铢) 生
商陆根(四两,切)
上先煎猪膏三斤为油,去滓,下药沸七上七下,去滓;研
雄黄下之,搅至凝,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
《婴孺》治少小心气虚,或已发痫及未发。安五脏,定心气。
铁精 黄芩 芍药
芫花(炒)
人参 甘遂(炙)
茯神(各三分) 硝石
牛黄(各二钱)
蛇蜕皮(二寸,炙)
甘草(一分,炙)
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一服三丸,日再。不知加之,取微利为度,数试神效。
《婴孺》治初得痫,虽时时发,先服
铅丹丸,后服此方。
铅丹丸方(与《圣惠》同,见痫瘥后发门中。)
铁精 石膏 甘草(炙。各二分)
当归(三分)
麝香(半分)
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一服二丸,日三。
《婴孺》治少小痞癖结积,除痫止惊。硝石丸方
硝石(三分)
柴胡 细辛 当归 茯神 芍药
甘草(遂。各二分)
大黄(十分)
黄芩(四分)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炒)
牛黄(别研)
葶苈子(炒。各研一分)
上为末,蜜丸。一服胡豆大二丸。日一服,以微利为度。
《婴孺》治小儿百二十痫,诸变蒸,腹中宿痞及饮食不节,腹满温壮,朝轻夕甚,大小便不通。胃气弱,脾冷,使之服
牛黄雀屎丸方。
牛黄 芍药
甘草(炙)
巴豆(去心皮,炒,别研入。各三分) 雀屎白(炒)
干姜 当归 黄芩(各二分)芎
人参(各四分) 黄 (一分) 面(一合,炒)
大黄(五分)
上为末,蜜丸胡豆大。一岁儿未食与二丸,三二岁小豆大二丸,日三。不知稍加之,微利为度,常服大良。初生儿及二日五日以上,腹中满,口急不得取乳,大小便不通,通而胸中作声者,服半黍大一丸。十日儿一黍大一丸。若头身发热,惕惕惊不安,腹胀满;中恶,中客,中人,吐乳皆主之。百日见一丸。及寒热往来,朝夕温壮;或身体发热,利久不断,青黄五色;又已发痫及如欲戴眼,但欲眼上;或通夜转急,不得须臾息;及伤寒,食饮胀满;丁奚大腹,食不消化,吐逆皆主之。小儿有耐药,有不耐药,不止二丸,量儿大小服之,无不瘥也。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惊风痫疾,喉闭,牙关紧急。开关散方
蟾酥(一小片) 铅白霜(一字)
上同研令极细,用
乌梅肉蘸药于口两角揩之,良久便开。如不开,即用归魄散一字许,吹入鼻中(方见惊痫忤是三候门中),候喷嚏,即关开,便下归魂散一服。如惊风痫再发,须进睡红散一二服(方见急慢惊风门中),后下调胃气药,看详用之。
张涣三痫丹方 治痫疾潮搐,正发未分。
黑锡(一两) 蝎梢
半夏(汤洗七遍)
天南星(炮裂)
防风 木香 人参(去芦头)
白僵蚕(炒黄,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次用
水银半两同
石脑油半盏,研极细;入
麝香一钱、龙脑半钱同研细,与诸药拌匀,枣肉和如
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煎
荆芥薄荷汤下,不拘时候。
张涣
铁粉丹方 治诸痫胸膈不利。
铁粉(一两,研)
干蟾(一枚,
生姜汁浸少时,炙焦黄为末) 干蝎梢(七个,为末)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牛黄(一分,研)
上件都拌匀,
糯米饮和如
黍米大。每服三粒至五粒,煎
人参汤下。
张涣
人参茯神汤方 治诸痫精神不定。
人参 茯神(锉)
羚羊角(屑。各一两)
天门冬 酸枣仁 白藓皮(各半两)
天竺黄 甘草(炙。各一钱)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
生姜薄荷各少许,煎四分,去滓,温服。
张涣
钩藤饮子方 治诸痫啼叫者。
钩藤 蝉壳(各半两)
黄连(拣净)
甘草(微炙) 川
大黄(微炮)
天竺黄(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
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露
蜂房散方 治五种痫痰,手足抽掣,口吐涎沫。
露
蜂房(洗净,焙干)
远志(去心)
人参(去芦头。各半两) 桂心(半两)
石菖蒲(一寸九节者。各一两)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朱砂 牛黄(各细研)
杏仁(汤浸,麸炒,去皮尖,别研。各一分)
上件同诸药拌匀。每服半钱,
麝香汤调下。
《四十八候》治痫 丸方
全蝎 半夏 京墨( 。各半钱) 辰砂
铁粉 人参 真珠(末。各一钱) 好茶(半钱) 春柳芽(半钱,干者。或一钱)
上为末,酒糊丸菜子大。每服七粒至十粒,
薄荷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见效。
《三十六种》治惊风三发成痫
羌活膏
羌活 人参 桂心
防风(各半钱) 蝎
朱砂 硫黄 茯苓 木香(各一钱)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膏,入金
银箔各十片、衮研,加减多少,用
薄荷汤下。
《张氏家传》五痫丸 治小儿五痫,惊悸狂叫,发搐,上盛涎潮等疾,如寻常涎盛,看紧慢并宜服之,不动脏腑。养小之家,宜预合,以应仓卒。其验如神方。
皂角(去皮,捶碎,水三、四升浸,取汁滤过,银器重汤熬成膏)
白矾(枯过,细研。各四两)
半夏(洗七次)
上等辰砂(别研)
天南星(炮。各一两)蝎梢(炒)
白僵蚕(直者,炒) 上等
雄黄(别研)
白附子(各半两)
麝香(别研)
乌蛇(酒浸,去皮骨,焙干,炒。各一钱)
蜈蚣(大者一条,去头足,酒浸,炙)
上件为末,先用皂角膏子和,未能就;次用
生姜汁煮糊为丸,
朱砂为衣。小儿六七岁,如
绿豆大每服三四十粒,三四岁二三十粒;一二岁,如麻子大一二十粒,并用
薄荷汤下,
生姜汤亦得。
《孔氏家传》治小儿急慢惊风,天 撮口搐搦;奶痫,壮热。定命丹
蟾酥(一钱,干者酒洗一宿) 干蝎(七个)
天南星(一分)
白附子(末)
青黛(各半钱)
麝香(少许)
上件为末,以
粟米粥和丸如
绿豆大,别以
青黛为衣。
湖南路钤陈防御所传扁金丹 治小儿胎风诸痫,手足螈 ,目睛上视,颈项紧急强直。或摇头弄舌,牙关紧急,口吐痰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宁,睡卧多惊,吐利生风,昏塞如醉方。
白花蛇(去骨,酒浸,焙干,秤)
防风(去芦头,焙干,秤)
蜈蚣(要赤者,不去头足,全用,炙)
乳香(研极细。各半两) 蝎(一扁瘦全者,炙用)
朱砂(研极细。各一两)
天南星(火烧存性) 大
草乌头(火烧存性。各一两半)
麝香(一钱,研细)
牛黄(半钱、研细)
上件十味除研者外并捣,罗为极细末;然后与研者药一处再研匀,用水浸,吹饼,和为丸如
梧桐子大,捏扁。每服三饼子,用
荆芥汤化如稀糊,抹入口中,渐渐咽下;候一时辰,更进一服,神效。
《吉氏家传》治暗风痫疾,取涎积倒地不知人事。五星丸 此方神妙,取下病积。
白丁香 赤小豆(各三十个)
乳香(一分)
轻粉(半钱重)
巴豆(一十四粒,去油用)
上末,滴水为丸,分作十一丸。每服一丸,水半盏磨化下,临发时服,取下积涎如青黑色。是应如十年内,此一服便瘥,更无再作。以上者,半月日再一服,永除。次服
朱砂镇心药。
《吉氏家传》治一切惊痫。铁弹丸
五灵脂(四两)
川乌头(二两,炮,去皮脐) 生乌犀
乳香 没香(各一两)
牛黄 麝香(各一分)
上七味各为细末,腊日重午日,人不得语,打井花水和丸如此○大,合时忌见鸡犬妇人,收起药方得语。
用牙隐破,
荆芥汤下一丸。
《朱氏家传》治因惊过发疳,但或受风热,积未洗除,心脏积热壅毒。虽设汤散疗治,日久不退。至热过涎生,膈上壅塞,心胸气乱,交横变生痫疾。其候发来一日数次,变候转频吐泻,气弱未曾补治,宜服胜金丸方。
脑麝
芦荟 牛黄 胡黄连(末)
上等分,研细,熊
胆汁为丸
绿豆子大。每服三丸,米泔水研下。
东京石鱼儿班防御扁金丹 治小儿胎风诸痫,手足螈 ,目精上视,摇头弄舌,颈项强直,牙关紧急,口吐痰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宁,睡卧多惊,吐利生风,昏塞如卧之疾。
天南星(炮)
白花蛇(酒浸三日,炙热、去骨)
全蝎 麝香(并别研)
草乌头(烧灰存性。各半两)
蜈蚣(一条,蘸酒炙熟)
乳香 朱砂(各别研一分)
上件为细末,酒浸
蒸饼,和作饼子如此○大。每服三两饼,
薄荷汤化下,三岁以上服五饼(与陈防御方不同。)
班防御又方,
全蝎散
全蝎(半两)
白附子 朱砂(别研。各三分)
白僵蚕(二钱)
麝香(一钱,别研)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
荆芥汤入酒少许,同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