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壅热)
太医局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颌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安,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膈热,并宜服之。
川
大黄(锉) 朴硝
甘草( 。各二十两) 山
栀子仁
薄荷(去土用叶)
黄芩(各十两)
连翘(二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
竹叶七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
太医局龙石散 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口舌生疮,咽嗌肿塞,疼痛妨闷。每用少许掺贴患处,咽津。小儿疮疹毒瓦斯攻口齿,先用五福化毒丹扫,后用此药掺贴,立效。
朱砂(飞,研,二两) 生脑子(研,一分)
寒水石(烧通赤,二斤)
上为末。每日五、七次用,夜卧掺贴妙。
太医局
牛黄凉膈丸 治风壅痰实,蕴积不散,头痛面赤,心烦潮躁,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口干多渴,唇焦咽痛,颌颊赤肿,口舌生疮。
牛黄(一两一分,研)
甘草(十两,锉, )
寒水石粉 牙硝(枯过,细研)
石膏(细研。
各二十两)
紫石英(细研水飞) 脑麝(研。各五两)
牛胆制
天南星(七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温
薄荷人参汤嚼下,食后服。小儿常服半丸,治急惊一丸,并用
薄荷水化下。
太医局甘露丸 治大人、小儿风壅痰热,心膈烦躁,夜卧不安,谵语狂妄;目赤鼻衄,口燥咽干。疗中暑解热毒方。
寒水石粉(二斤) 马牙硝(枯过,三两)
甘草(炙,锉,一两) 铅白霜 龙脑(各三分)
上为细末,用
糯米粉为糊,丸如弹子大。每服用
生姜蜜水磨下半丸,新汲水亦得。小儿一丸分五服,食后。
太医局
朱砂丸 镇心神、化痰涎、利咽嗝、止烦渴方。
朱砂(飞研,五十两)
寒水石(烧通赤,研,四两) 脑子(研) 牙硝(枯研。各一两)
梅花脑子
麝香(各研半两)
硼砂(一分,研)
甘草(五斤,浸汁熬成膏子)
上研匀,用
甘草膏和。每两作一百丸,每服一丸,含化。小儿夜多惊啼,
薄荷水化下一丸。
茅先生小儿
牛黄膏 治膈热及诸热,镇心解毒方。
川
郁金(半两,用皂角三寸,
巴豆七粒,水一碗,铫白煮干,不用皂角、
巴豆) 马牙硝
甘草(炙。各半两)
朱砂(一钱)
硼砂 寒水石(各一分) 脑麝(随意入)
上件为末,炼蜜为膏○许大。每服一丸,
麦门冬熟水化下。
《良方》解暴热、化涎、凉膈、清头目。
龙胆丸
草龙胆
白矾(烧沸定。各四两)
天南星 半夏(各二两半,水浸,切作片,用
浆水、雪水中拌,同煮三五沸,焙干取。各秤二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
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腊茶清下,食后临卧。面糊须极稀,如浓浆可也。应痰壅膈热、头目昏重,服之顿清。岭南瘴毒,才觉意思昏闷,速服便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凡上壅热涎诸证,悉可服。小儿尤食。
《张氏家传》龙脑饮 治小儿上膈壅热,目赤多泪方。
川
郁金(半两,炮) 牙硝(一两,别研)
肉桂(生)
甘草(炙) 白
蒺藜(炒,去皮。各一分)
上件五味为末。用
薄荷蜜水调下半钱或一字。量儿大小加减,食后临卧,日进三、二服。
《庄氏家传》初夏上焦壅热方。
钩藤 紫河车 白芍药(等分)
上为粗末。每一钱,水六分煎至四分,去滓,冷服夜卧。
《庄氏家传》老张万回小儿方,洗心经,退膈热。
牛黄散子
牛黄(一分)
胡黄连(三两)
大黄(一两半)
甘草(炙)
犀角(末。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一字,
薄荷温水调下。
《庄氏家传》小儿镇心凉膈。
朱砂膏方
朱砂 甘草(各半钱) 龙脑(半分)
人参(一分)
上件捣为末,滴水为丸如此○大。每服一丸,用
薄荷汤或
竹叶汤调下。
《王氏手集》生金散 治膈热方。
寒水石(半两,生)
甘草(二两,炙)
郁金(三分) 干
山药(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至一钱,
生姜薄荷汤化下,食后。
《朱氏家传》凉心脏,治膈热方。
草龙胆
甘草(炙) 铅白霜
白矾 白药子(各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
《朱氏家传》治小儿心肺壅热,唇口涩,面赤口干,惊热,大小便不利。四时饮子
山
栀子仁
甘草(炙) 芍药
大黄(煨。各等分)
上件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澄清,温服,作二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
天竺黄散 治小儿上焦热,烦躁方。
天竺黄 甘草(炙)
朱砂(研)
雄黄(研)
白附子 全蝎 轻粉 郁金(皂角水煮,焙干。各一分) 牙硝(半两)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
薄荷汤调下。蜜丸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