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三焦实热。烦躁便秘。
黄连(酒煮。)
黄芩(酒炒。)
大黄(酒浸。等分。)
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麻沸汤者。白水空煎鼎沸如麻也。古方惟降火药用之。
三黄丸 治诸实热不解。
三黄汤为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麻沸汤下。
金花汤 治热毒内蕴。
三黄汤去
大黄加
黄柏。三味等分煎服。更加
栀子。名桅子金花汤。
三补丸 治阴火亢极不解。金花汤为末。蜜丸服。
黄连解毒汤 治热邪内外俱盛。
三黄汤去
大黄加
黄柏、山栀。等分煎服。
金花丸 治积热不解。
黄连解毒汤为末。蜜丸服之。
大金花丸 治中满热极。淋秘溺血。三黄丸加
黄柏等分。滴水为丸小豆大。新汲水下三十丸。按金花汤止芩、连、柏三味。作丸。
则名三补金花丸、较汤多山栀。作汤名为解毒。更加
大黄。则名大金花丸。汤丸虽异。功用不殊但取急攻则用汤缓祛则用丸。微有区别耳。
大黄黄连泻心汤(玉函。即
黄连泻心汤。) 治热邪内陷。胁下痞满。
三黄汤去
黄芩。麻沸汤渍绞服。
附子泻心汤(玉函) 治寒热不和。胁下痞结。
三黄汤另煎熟
附子汁。搅匀服之。
三黄
栀子豉汤 治热病时疫。头痛壮热。
三黄汤合
栀子豉汤。(千金。去
黄芩加
黄柏。)
当归六黄汤 治营血虚热盗汗。
三黄汤去
大黄。加
黄柏、黄 、生
地黄、熟
地黄、
当归。(汪石山。去
黄柏加
蒲黄。)
清心丸 治心热神昏。惊悸不宁。
三黄汤去
大黄。用
黄连三钱。
黄芩二钱。加西
牛黄半钱。
郁金钱半。
猪心血为丸。
黍米大。
朱砂为衣。灯心汤下。三岁儿三十丸。
既济解毒汤 治上热下寒。大便秘。
三黄汤加
甘草、
桔梗、
柴胡、
升麻、
连翘、
当归。
人中黄丸 治温疫诸热毒。
三黄汤本方用
大黄三两。芩、连各一两。加
人中黄、
苍术、
桔梗、
滑石各二两。
人参一两。
防风五钱。
香附一两五钱。
神曲糊丸。清热解毒汤送下二三钱。(清热解毒汤方见白虎汤下。)
此方专以伊芳尹三黄大解湿热疫疠之邪。其奥妙全在
人中黄一味。以污秽之味同气相求。直清中上污秽热毒。合
滑石、益元之制。则兼清渗道。用
苍术、
香附者。宣其六气之郁也。用
桔梗者。清其膈上之气也。用
防风者。开其肌腠之热也。十味祛邪散毒药。不得
人参鼓舞其势。无以逞迅扫之力也。用
神曲为丸者。取其留中而易化也。更需清热解毒下之。即
人参白虎合
升麻葛根汤。去
粳米。加
羌活、芩、连、生地。总解内外之热。略取
生姜之辛。以行诸药之性。散诸经之毒耳。
三黄
石膏汤 治热病时行。内外大热。
三黄汤去
大黄加
黄柏、山栀、
石膏、
麻黄、香豉、
生姜、
葱白。用清
浆水煎服。半日许不得汗再服。便秘。去
麻黄、香豉。加
大黄、
芒硝。节庵槌法。加芽茶一撮。按此即解毒汤。兼通圣散、
栀子豉汤之制。而加
麻黄、
石膏、葱、姜以撤外内热毒也。如脉数实便秘。上气喘急。舌卷囊缩。则去麻、豉而易硝、黄。又全用伊芳尹三黄矣。
普济消毒饮 治大头捻颈瘟等证。
三黄汤去
大黄。加
柴胡、
黑参、
连翘、鼠粘、
升麻、
白芷、
甘草、
桔梗、
马勃、
僵蚕、
板蓝根。半用水煎。半用蜜丸。噙化。气虚脉弱。加
人参五七分。大便秘。加酒
大黄钱许微下之。本方去
升麻、
黑参、鼠粘、
僵蚕、板蓝、
马勃。加
荆芥、
防风、
羌活、
枳壳、
川芎、
射干。名芩连消毒汤。
当归龙荟丸 治肝经积热。时发惊悸搐搦。神志不宁。头目昏眩。咽膈不利。肠胃燥结。躁扰狂越等证。
三黄汤加
当归、
龙胆、
芦荟、
栀子、
青黛、
木香、
麝香。蜜丸。淡姜汤送二三十丸。
神芎丸 治水肿外内俱实者。
三黄汤本方用
大黄黄芩各二两。
黄连半两。加
滑石、牵牛头末各四两。
川芎、
薄荷各半两。
滴水为丸。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临卧温水服。湿热腰胁肿满。加
甘遂一两。遍身走注疼痛。加
白芥子一两。久毒热肿腹痛。加
芒硝一两。关节不利。加
羌活一两。肠胃结滞。加
郁李仁一两。腰腿沉重。加
商陆一两。本方去
黄连、
川芎、
薄荷。名导水丸。戴人取伊芳尹三黄丸变为神芎丸。每令病患至夜先服百余粒。继以浚川散投之。五更当下。种种病出。投下少许。再以和膈药服之。以利为度。有五日一下者。三日一下者。病轻者一二服止。重者五六度方愈。是擒纵缓舒之妙。临病制宜。非可言谕。自非老年谙练有大负者。焉敢效诸行事耶。详方后云。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乃峻药缓攻之成法。此言每令病患先服百余丸。急乘元气未漓。为之迅扫各有至理。不可以此碍彼也。
浚川散 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证。
三黄丸去芩、连。用
大黄一两。加牵牛头末、
郁李仁各一两。
芒硝、
甘遂各半两。
木香三钱。
为散。每服二钱。入
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按此乃下水积之峻药。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停滞而生湿热。在阳不去。则化气而为胀。在阴不去。则化积而成形。世俗不省内经留者攻之。但执补燥之剂。怫郁转加而病愈甚也。戴人曰。养生与攻病。本自不同。今人以补药治病。宜乎不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