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根白皮_图缺)
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
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
叶 主除寒热,出汗。汁解
蜈蚣毒。
桑耳 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疗月水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一名桑菌,一名木麦蜀本麦作 (诠荀切)
五
木耳 名 (音软),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即曝干。
陶隐居云∶东行
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
桑耳断谷方云∶木 ,又呼为桑上寄生,此云五
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按 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者、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用。唐本注云∶楮耳,人常食;
槐耳,用疗痔;榆、柳、
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
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渴。叶,味苦、甘,寒,有少毒。水煎取浓汁,除香港脚水肿,利大小肠。灰,味辛,寒,有小毒。蒸淋取汁为煎,与冬灰等同灭志疵黑子,蚀恶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疮止血生肌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
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
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叶桠者名鸡桑,最堪入用。椹,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多收曝干。捣末蜜和为丸。每日服六十丸,变白不老。取黑椹一升,和科斗子一升,瓶盛封闭悬屋东头,一百日尽化为黑泥,染白鬓如漆。又取二七枚和胡桃脂研如泥,拔去白发,点孔中即生黑者。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桑
白皮,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
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 癖,兼疗伏血,下赤血。又云
木耳,亦可单用,平。孟诜云∶寒,无毒。利五脏,宣肠胃气拥,毒气。不可多食,唯益服丹石人热发,和葱、豉作羹。萧炳云∶
桑叶炙煮饮,止霍乱。孟诜云∶
桑根白皮煮汁饮,利五脏。又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又云
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又云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柴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日华子云∶桑
白皮,温。调中下气,益五脏,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脏虫,止霍乱吐泻,此即出
桑根皮。又云家桑东行根,暖,无毒。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敷鹅口疮,大验。又云家
桑叶,暖,无毒。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 蛇虫
蜈蚣咬,盐挪敷上。春叶未开枝可作煎,酒服治一切风。又云
桑耳,温,微毒。止肠风泻血,妇人心腹痛。药性论云∶蕈耳亦可单用,平。古槐、桑树上者良。能治破血益力,其余树上多动风气,发痼疾,令人肋下急,损经络,背膊闷。又煮浆粥,安槐木上,草覆之,即生蕈,次
柘木者良。孟诜云∶菌子,寒。发五脏风,拥经脉,动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四肢无力。又菌子有数般,槐树上生者良。野田中者,恐有毒,杀人。又多发冷气,令腹中微微痛。
图经曰∶
桑根白皮,《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采无时。不可用出土上者,用东行根益佳。或云木
白皮亦可用。初采得,以铜刀剥去上粗皮,取其
里白切焙干。其皮中青涎,勿使刮去,药力都在其上。恶铁及铅,不可近之。
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
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
桑耳,一名
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酒煎,主带下。其实椹,有白、黑二种,曝干。皆主变白发。皮上白藓,花亦名桑花,状似
地钱。刀削取炒干,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虫,主暴心痛,金疮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儿口疮,敷之便愈。又以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更剥
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良。冬月用根皮皆验。
白皮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更以热
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桑条作煎见《近效方》。云∶桑煎疗水气,肺气,香港脚,痈肿兼风气。桑条二两,用大秤七两,一物细切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多造,准此增加,先熬令香,然后煎。每服肚空时吃,或茶汤、或羹粥,每服半大升,亦无禁忌也。本方云∶
桑枝,平。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遍体风痒干燥,香港脚,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仙经》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朴子》。本方∶
桑枝一小升,细切熬令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大升。一日服尽,无问食前后,此服只根据前方也。
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
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饮。又采椹,曝干。和蜜食之,并令人聪明,安魂镇神。又炙叶,令微干。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创及诸损伤,止血。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
尔雅》云∶桑辨有葚(与椹同),栀。郭璞云∶辨,半也。一半有葚,半无名曰栀。又云∶女桑, 桑。俗间呼桑木之小而条长者为女桑。又山桑木堪弓弩, 桑丝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鲜及焉。
雷公云∶凡使,十年以上向东畔嫩根,采得后,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嫩青涎者,于槐砧上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也。圣惠方∶治大风,头面髭发脱落。以
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解泽灰味,弥佳)。次用熟水,入
绿豆面濯之,取净。不遇十度良。三日一沐头,一日一洗面。外台秘要∶治偏风及一切风。
桑枝锉一大升,用今年新嫩枝,以水一大斗,煎取二大升。夏用井中沉,恐酢坏。每日服一盏,空心服尽。又煎服终身,不患偏风,若预
防风,能服一大升佳。
又方∶脉极寒,发鬓堕落,令发润生。桑
白皮二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洗沐鬓发自不落。又方∶五痔。以
桑耳作羹,空心下饭饱食之,日三食之。待孔卒痛如乌啄,取大小豆各一升,合捣作两囊蒸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千金方∶治口疮白漫漫。取桑树汁,先以发拭口,次以汁敷之。又方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恶露肿,多杀人。以
桑枝三条,纳灰中炮令极热,破断,以头柱疮口上,令热尽即易之。尽二条,则疮自烂,仍取韭白敷疮上,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肿者更作,用
薤白佳。肘后方∶治人少小鼻衄,小劳辄出。
桑耳无多少,熬令焦,捣末。每衄发,辄以
杏仁大塞鼻,数度即可断。《深师方》同。葛氏方∶卒小便多,消渴。入地三尺取
桑根,剥取
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勿入盐。又方∶产后下血不止,炙桑
白皮煮水饮之。又方∶血露不绝。锯截
桑根,取屑五指撮,取醇酒服之。日三。又方∶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浸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多以桑灰淋汁渍,冷复易,取愈。《梅师方》同。又方∶饮食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黄青,淋露骨立,病变无常。取桑木心,锉得一槲,着釜中以水淹之,令上有三斗水,煮取二斗,澄取清,微火煎,得五升。宿勿食,旦服五合,则吐蛊毒出。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取东引花
桑枝,烧灰淋汁,煮
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
又方∶治金疮止痛。取
桑柴灰研敷疮上,佳。经验方∶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
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
黄皮,锉细,入
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
每服米饮调下一、两钱。又方∶治青盲,此一法当根据而用之,视物如鹰鹘,有此效。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六、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五、九月十二、十月十二、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晦,每遇上件神日,用
桑柴灰一合,以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令极清,以药汁稍热洗之。如觉冷,即重汤煮令得所,不住手洗,遇上件日不得不洗,缘此神日本法也。经验后方治肺毒疮如大风疾。绿云散∶以
桑叶好者,净洗过,熟蒸一宿,候晒干曝为末。水调二钱匕服。又方∶坠马拗损。以
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处,便止。
以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广利方治泻血不止。
桑耳一大两,熬令黑,以水一大升三合,煎取六大合,去滓。空心分温三服。又方∶治蛇咬疮,桑树
白皮汁敷之瘥。又方∶治金疮。
取新桑
白皮烧灰和马粪涂疮上,数易之。胜金方∶治小儿渴。用
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瘥。钱相公箧中方∶治
蜈蚣及
蜘蛛毒。
取桑
白皮汁敷之,效。子母秘录∶治落胎下血不止。以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又方∶小儿重舌。桑
白皮煮汁,涂乳饮之。又方小儿鹅口,桑
白皮汁和胡粉敷之。杨氏产乳∶凡子不得与
桑椹子食,令儿心寒。宫气方∶治小儿舌上生疮如粥皮。桑
白皮汁敷之,三、两度瘥。仙方
桑椹熟时,收之晒干。为末,蜜和丸桐子大。空心酒服四十丸,长服之良。
史记∶桑树根旁行出地者,各为伏蛇。治心痛一绝。《本经》云∶
桑根出土者杀人。此用治心痛,宜更研访。毛诗泮水篇云∶食我
桑椹,怀我好音。氓诗无食桑葚,注∶葚,桑实也。食过则醉,伤其性。丹房镜源桑灰结汞。
衍义曰∶
桑根白皮条中言∶桑之用稍备;然独遗乌椹,桑之精英尽在于此。采摘,微研,以布滤去滓,石器中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再熬成稠膏,贮瓷器中。每抄一、二钱,食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