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谓饮食入咽而阻碍不通,梗涩难下,有下者,有不得下者,有吐者,有不吐者,故别立门。血槁者,
地黄、
麦门冬、
当归煎膏,入韭汁、乳汁、童便、
芦根汁、
桃仁泥,和匀,细细呷之。大便秘涩,加
桃仁泥、
玄明粉,或用
人参散。有实积者,可暂用浓朴丸,亦可用
昆布丸。食物下咽,屈曲自膈而下,梗涩作微痛,多是瘀血,用前膏子药润补之后,以代抵当丸行之。有
生姜汁煎方,用
生姜汁、白蜜、牛酥各五两,
人参去芦末,
百合末各二两,内铜锅中,慢火煎如膏,不拘时候含一匙,如半枣大,津咽;或煎
人参汤,调下一茶匙亦得,此虚而燥者宜之。手巾布裹舂杵头糠,时时拭齿,治卒噎。刮舂米杵头细糠吞之,或煎汤呷,或炼蜜丸,含咽津亦得。
杵头糠、
人参末、
石莲绞肉、
柿霜、
玄明粉等分,舐吃。
枇杷叶拭去毛炙,
陈皮去白各一两,
生姜半两,水煎分温三服。噎病,喉中如有肉块,食不下,用
昆布二两,洗去咸水,
小麦二合,水三大盏煎,候
小麦烂熟去滓,每服不拘时,吃一小盏,仍拣取
昆布,不住含三两片咽津极效。噎病声不出,竹皮饮。东垣曰∶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寒月阴气大助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
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泻阴寒之气。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
青皮、
陈皮、
益智、
黄柏,散寒气泄阴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肾丸。滋肾丸者,
黄柏、
知母、微加
肉桂,三味是也。或更加
黄连别作丸。二药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以上诸法,悉于补中益气汤加减之。
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黄帝针经》云∶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门户也。膈者,上焦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气上不得下交通。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泄黄如糜,米谷不化者是也。浊气在上则生 胀,腹中胀满,不得大便,或大便难,先结后溏皆是也。浊气在上,当降而不降者,乃肾肝吸入之阴气不得下,而反在上也。胃气逆上,或为呕,或为吐,或为哕者,是阴火之邪上冲,而吸入之气不得,入故食不下也。此皆气冲之火,逆胃之脉反上而作者也。清气在下则生餐泄者,胃气未病之日,当上行心肺而经营也,因饮食失节,劳役形体,心火乘于土位,胃气弱而下陷入阴中,故米谷入而不得升,反降而为餐泄也。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表里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盖胃病者,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者是也。《针经》云∶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 者惑也。气不交通,最为急证,不急去之,诸变生矣。圣人治此有要法,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是先令阳气升发在阳分,而后泻阴也。春夏之月,阳气在经,当益其经脉,去其血络。秋冬阳气降伏,当先治其脏腑。若有噎有塞,塞者,五脏之所生,阴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生,阳也,气也。二者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今立四时用药并治法于后。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五内,当外助阳气,不得发汗,内消阴火,勿令泄泻,此闭脏周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之时,水旺则金旺,子能令母实,肺者肾之母,皮毛之阳,元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则出浊涕,嚏不止,比常人尤大恶风寒,小便数而欠,或上饮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调,夜恶无寐,甚则为痰咳,为呕,为哕,为吐,为唾白沫,以至口开目瞪,气不交通欲绝者,
吴茱萸丸主之。夏三月大暑,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以此病而值此时,是天助正气而锉其邪气,不治而自愈矣。然亦有当愈不愈者,盖阴气极盛,正气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咽不通,咽中如梗,甚者前证俱作,治法当从时,用利膈丸泻肺火,以黄 补中汤送下。如两足痿厥,行步 怯,欹侧欲倒,臂 如折,及作痛而无力,或气短气促而喘,或不足以息,以黄 、
人参、
甘草、
白术、
苍术、
泽泻、
猪苓、
茯苓、
橘皮等作汤,送下滋肾丸一百五十丸。六七月之间,湿热之令大行,气短不能言者,加
五味子、
麦门冬。如心下痞,膨闷食不下,以上件
白术、
苍术等汤,送下消痞丸五七十丸,更当审而用之。
【诊】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肠鸣,医不知而反与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寸口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