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之为病,尝观《病源候论》谓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小便出少气数,及分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冷淋。其石淋者,有如沙石。劳淋者,劳倦即发。血淋者,心主血,气通小肠,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胞中与溲俱下。膏淋者,肥液若脂膏,又名肉淋。
气淋者,胞内气胀,小腹坚满,出少喜数,尿有余沥。冷淋者,冷气客于下焦,邪正交争,满于胞内,水道不宣,先寒战,然后便数成淋,可谓悉病情矣。考之《内经》,则淋病之因,又不止此。大纲有二,曰湿、曰热。谓太阴作初气,病中热胀,脾受积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少阳作二气,风火郁于上而热,其病淋。盖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皆相通移,是故足太阳主表,上行则统诸阳之气,下行则入膀胱。又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胃消化水谷。或在表在上在中,凡有热则水液皆热,转输下之,然后膀胱得之而热矣。且小肠是心之腑,主热者也。其水必自小肠渗入膀胱,胞中诸热应于心者,其小肠必热,胞受其热,经 胞移热于膀胱者,则癃溺血是也。由此而言,初起之热邪不一,其因皆得传于膀胱而成淋。若不先治其所起之本,止从末流胞中之热施治,未为善也。予尝思之,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不独此也,更有人服金石药者,入房太甚,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丹溪尝治一小儿,在胎受久服金石药之余毒,病淋一十五年,以紫雪治愈。凡治病不求其本可乎。小便涩痛,常急欲溺,及去点滴,茎中痛不可忍者,此五淋病。
生料五苓散加
阿胶,或
车前子末,或五苓散、益元散等分和服,并可吞火腑丹,佐以导赤散、石苇散。
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
木通、
滑石、灯心、
瞿麦各少许,仍研
麦门冬草、连根
车前草、白龙草各自然汁,和蜜水调下。气淋,气壅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疼痛,
瞿麦汤、石苇散、
榆枝汤、
木香流气饮。气虚淋,八物汤加杜
牛膝、
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
木通、山栀。血受伤者,补血行血自愈,勿作淋治。死血作淋,
牛膝膏妙。但虚人能损胃,不宜食。《千金》云∶用
牛膝以酒煮服,治小便淋痛。
《肘后方》用
牛膝根茎叶,亦以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治妇人血结坚痛如神。盖
牛膝治淋之圣药也。但虚人当用补剂监制之耳。血淋,用
侧柏叶、生
藕节、
车前草等分捣汁,调益元散、立效散、
瞿麦散、
小蓟饮子、
柿蒂散、
当归汤、
羚羊角饮、鸡苏饮子、金黄散、发灰散。戴氏云∶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虚冷血色瘀者,并宜汉椒根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候冷进。按∶血多有热极兼水化而黑凝者,未可便以为冷也。膏淋,
鹿角霜丸、
沉香散、
沉香丸、
磁石丸、海金砂散、
菟丝丸。戴云∶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大
菟丝子丸、
鹿茸丸之类。按∶此即膏淋也。沙石淋,乃是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理宜清彻积热,使水道通则沙石出而可愈。宜神效
琥珀散、如圣散、
石燕丸、独圣散。
石首鱼脑骨十个,火 ,
滑石二钱,
琥珀三分,俱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煎
木通汤调下。
鳖甲九肋者一个,酥炙令脆,为细末。每服一匙,酒煎服,当下沙石。
雄鹊烧灰,淋取汁饮之,石即下。石淋,小便时沙石下流,塞其水道,痛不可忍,经及时日,水道不通,其气上攻,头痛面肿,重则四肢八节俱肿。其石大者如梅核,坚硬如有棱角,其石小者,唯碎石相结,通下即碎。宜服此取石方,用
冬葵子、
滑石、
射干、
知母,以上各一分,
通草三分,为细末。
每服二钱半,水一盏半,
苦竹叶十片同煎,取一盏,去滓,食前热服。又大腑热头痛,若体气壮健,先进后方药两三盏,然后进取石方。用
麻黄去节、
羌活、
射干、
荆芥穗、
紫菀、
防风、
知母、
蔓荆子、牵牛各一分,
半夏二铢,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九分,去滓,食后热服。石淋,导水用
蝼蛄七枚,以盐一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劳淋,
地黄丸、黄 汤、
白芍药丸。冷淋,
肉苁蓉丸、
泽泻散、
沉香散、
槟榔散、生附散。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
宜地髓汤下
附子八味丸。有因服五苓散等药不效,用生料
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乃刘河间则谓亦由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非真冷也。小便淋,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宜参苓
琥珀汤。
有小便艰涩如淋,不痛而痒者,虚证也。宜八味丸、生料
鹿茸丸之类。若因思虑过度致淋,宜归脾汤、或辰砂妙香散、吞威喜丸,或妙香散和五苓散。汗多而小便赤涩,暑月多有此证。盛暑所饮既多,小便反涩少而赤,缘上停为饮,外发为汗,津液不通,小肠涩闭,则水不运下。五苓散一名导逆,内有术、桂收汗,
猪苓、
泽泻、
茯苓分水道,收其在外者使之内,又从而利导焉。发者敛之,壅者通之,义取于此。然有虚劳汗多而赤涩者,却是五内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故溺涩而赤,不宜过用通小便之剂竭其肾水,唯当温养润肺。
十全大补汤、养荣汤之类,自足选用。汗者心液,心主血,血荣则心得所养,汗止津生,不待通而溺自清矣。诸失精血及患痈毒人,或有小便赤涩之证,此亦是枯竭不润之故,并宜前法。
【胞痹】痹论云∶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证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巅,入络脑,下灌鼻窍,则为清涕也。肾着汤、
茯苓丸、巴戟丸、肾沥汤。
【妊娠淋】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妇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若颈项筋挛,语涩痰甚,用
羚羊角散。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肝经湿热,用
龙胆泻肝汤。若肝经虚热,用加味逍遥散。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
茯苓、
牛膝、
黄柏、
知母、芎、归、
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
黄柏、
知母、五味、麦门、
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
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
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
黄芩清肺饮。若膀胱阴虚,阳无所生,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
【产后淋】因热客于脬,虚则频数,热则涩痛,气虚兼热,血入胞中,则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也。
若膀胱虚热,用六味丸。若阴虚而阳无以化,用滋阴肾气丸。盖土生金,金生水,当滋化源。陈氏云∶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
瞿麦、
蒲黄,最为产后要药。茅根汤,主治产后诸淋。
【诊】肾脉滑实为癃 。痹脉滑甚为 癃。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下焦气血干者死。鼻头色黄者,小便难。
《
素问》奇病论,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