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针针刺方法

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 1、进针:进针时要避免疼痛,尽量达到无痛进针。临床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针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运用的适当。进针时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押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过表皮。穿皮时手法动作要敏捷,以减轻病人痛感。捻转宜轻巧,幅度不宜过大。最好在180度-360度之间为宜。 2、出针:在针刺施术完毕后,应把针退出。方法是缓缓退向皮肤表面,再轻轻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如出针后发生血液从针孔迅速溢出或喷射者,为针尖刺破小动脉所致,此时不论补法或泻法,均应以干棉球立即按压出血处,静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为止。 3、捻转: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以施行捻转手法。在针体进出过程中,始终使针处于捻转之下的转动状态。在捻转时务必轻捻缓进,左右交替;以拇指对食、中两指的前后捻转为主,不能只向单一方向捻转。如果不是这样,针身易缠绕肌肉纤维,增加患者疼痛。捻转还有另一种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后,捻转的动作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轻重、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泻作用。 4、辅助手法:所谓芒针的辅助手法,是在针刺到一定深度时,为达到应有针感而采用的辅助手法。这主要靠押手的动作,以及刺手的灵巧配合。方法时押手食指轻轻向下循按针身,如雀啄之状;同时,刺手略呈放射状变换针刺方向,以扩大针感。 5、变换针刺方向刺法:比如刺太阳穴,直刺仅能刺入一寸许,为了深刺以治疗疾病,则在刺入0.5-0.6寸深时变为斜刺,这时就要靠押手的准确动作来改变针刺的角度与方向,以达到针刺目的。这种刺法要根据穴位的不同解剖特点,响应地改变押手所掌握的针刺角度,以使针尖沿着变换的方向,顺利深入。如天突穴,面部透穴等均应采用变向刺法。 针刺穴位的顺序是自上而下,若一个患者须采用三种体位时,先针背部,再针侧部,后针腹部。即先请患者俯卧,再侧卧,最后取仰卧位。有人治疗小儿麻痹症、脑炎后遗症等沿背部督脉经自下而上进行皮下透刺。第一针由长强穴透至命门穴;第二针由命门穴透至至阳穴;第三针由至阳穴透至大椎穴。 对初诊惧针的患者,可先针刺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如腰部或臀部的穴位,以避免患者紧张。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然后再决定如何操作。总之,以减轻患者痛苦,免除其紧张,而又便于施术操作为主。 医者的态度在芒针针刺操作中更为重要,施术过程中,务必十分专心,审慎从事,持针必须运用好指力。在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注意针刺手法是否恰当,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使患者能和医生合作,配合治疗。医者必须认真负责,胆大心细,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上。同时要及时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防止晕针和其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