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是遗传性疾病,故先露多见于先天肾的潜证,喘证为后天获得性疾患,先兆潜证又与金型(燥质)体质攸关……
一、概述
哮、喘、胀、痿四大病证是肺系疾病的四大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探索其先兆症(证),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哮病是一个独立的病,一种素有夙根的、发作时以呼吸急促,齁喘,喉间痰鸣为主症的疾患。喘证则是以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哮证和喘证日久必然耗伤肺气累及心肾,重者甚至导致阳气暴脱危及生命,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必须研究其先兆症,争取早期治疗,由于哮必兼喘,哮、喘病理相关,因此二病证列为一节,一并研究。
二、哮病、喘证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哮病先兆
哮病是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本病多呈肾阳不足的阳虚先兆潜证。即见面色?白,形体偏胖,目胞虚浮或晦暗,畏寒肢冷,大便多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大,多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无力等症。感冒时痰多清而有泡沫,呈这类先兆证型多为冷哮潜证。
阻截治则 应及早作扶肾阳治疗。方宜金匮肾气丸:制
附子、
肉桂、熟地、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如素见咽干口燥,痰多粘稠,大便干结,溺黄而短,呼吸气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则为肺痰热型先兆潜证,或为热哮先兆前证。纠正原则为清肺豁痰,方用桑杏汤:
桑叶、
杏仁、贝母、
栀子、
沙参、
梨皮、香豉或养阴清肺汤:冬
桑叶、生
石膏、
人参、
甘草、
胡麻仁、
阿胶、
麦冬、
杏仁、
枇杷叶之类。
哮病发作前先兆
鼻痒、流涕、喷嚏、胸闷、气塞、咳嗽,继之则哮喘发作。阻截宜根据症情寒热虚实而定,冷哮用
射干麻黄丸:
射干、
麻黄、
生姜、
细辛、
紫菀、冬花、
五味子、
大枣、
半夏。热哮用越婢加
半夏汤:
麻黄、
石膏、
生姜、
大枣、
半夏、
甘草。哮病失治易发展至动则息促的肾不纳气结局,其机制为下元虚冷,肾气不得归元所致,则非黑锡丹(制
附子、
肉桂、
沉香、
阳起石、破故纸、黑锡、
硫黄、
胡芦巴、
茴香、肉
豆蔻、
金樱子)重剂不能收功。
哮病凶兆
以汗出如油,面色青紫,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哮病阳气暴脱凶兆。如《直指方》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
(二)喘证先兆
喘证先兆证 喘证多为后天获得性,多出现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诸如温病、失血、产后、外伤、手术、痈疽……,因此无特异先兆证,但喘与哮不同之处在于哮多属肾,喘多属肺,哮多属寒,喘多属热。哮先兆证多为肾阳虚型体质,喘先兆潜证则多属痰热质型,呈形体丰满壮实,面赤油光,平素咳吐痰粘,大便干,小溲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常为喘证先兆潜证。
阻截治则 清肺豁痰,方宜桑杏二陈汤:
桑叶、
杏仁、
沙参、象贝、香鼓、
栀子、
梨皮、
茯苓、法
半夏、
陈皮、
甘草,可酌加
竹茹、
瓜蒌、苏子之类。
危证凶兆
仲景曰:“凡喘烦躁无脉,身冷神昏者死,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及膈前高起,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皆死”。《直指方》亦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咳嗽哮喘源流》)。皆提示了上述症状为心肾阳衰,孤阳欲脱的危兆,喘证见之,预后不良。《苍生司命》还曰:“凡喘病,上喘下泄者死。上喘而小便不利者死,喘病危笃,鼻出冷气者,此肺绝也”(《杂病广要·喘》)。
总之,喘证大抵皆忌见:直视谵语(肝竭),胸高肚凸(肺竭),泄利(脾绝),大汗如油(心竭),畏寒肢厥(肾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