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疳,证见面红目赤,壮热有汗,时时惊烦,切牙弄舌,口舌干燥,渴饮生疮,小便红赤,胸膈满闷,睡喜伏卧,懒食干瘦,或吐或利诸病状,热盛者,古法主泻心导赤汤(如
木通、生地、
黄连、生
甘草,引用灯芯)。
热盛生惊者,古法主
珍珠散(如
珍珠、
麦冬、
天竺黄、
金箔、
牛黄、
胡黄连、生
甘草、
羚羊角、
大黄、
当归、
朱砂、
雄黄、
茯神、
犀角,研为细末),以
茵陈蒿汤调匀,冷服之。
病久心虚者,古法主
茯神汤(如
茯神、
当归、
人参、炙
甘草,引用
龙眼肉),煎服。烦渴者加
麦冬。
〔真按〕心属火,色赤主血脉,故有壮热惊烦之现象,心与包络相连,心热,急防攻入包络,致生变端,珠箔之镇坠,
当归之辛散,均不相宜,所以热盛但用鲜
竹叶十五片,细
木通一钱,
天竺黄二钱,生
白芍八分,生
甘草梢三分,煎好,以羚羊尖磨汁二分冲服。
若病久心虚,方用
太子参三钱,
朱砂拌
茯神钱半,熟
地黄钱半,生
白芍二钱,
远志肉一钱,生
甘草八分,
酸枣仁五分,引用
石菖蒲三分,
龙齿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