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得
桂枝,则能发汗,芍药得
桂枝,则能止汗,黄 得
白术则止虚汗,
防风得
羌活则治诸风,
苍术得
羌活则止身痛。
柴胡得
黄芩治热,
附子得
干姜治寒,
羌活得
川芎则止头疼,川穹得
天麻则止头眩,干葛得
天花粉则止消渴,
石膏得
知母则止渴,
香薷得
扁豆则消暑,
黄芩得
连翘则消毒,桑皮得苏子则止喘,
杏仁得五昧则止嗽,
丁香得
柿蒂、
干姜则止呃,
干姜得
半夏则止呕,
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栝蒌则开结痰,
桔梗得
升麻开提血气,
枳实得
黄连则消心下痞,
枳壳得
桔梗能使胸中宽,
知母、
黄柏得山栀则降火,豆豉得山栀则治懊 ,辰砂得酸枣则安神,
白术得
黄芩则安胎,
陈皮得
白术则补脾,
人参得五昧、
麦冬则生肾水,
苍术得
香附开郁结,浓朴得腹皮开膨胀,
草果得
山楂消肉积,
神曲得
麦芽能消食,
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砂仁得
枳壳则宽中,
木香得姜汁则散气,
乌药得
香附则顺气,芍药得
甘草治腹痛因虚,
吴茱萸得良姜止腹痛因寒,
乳香得
没药大止诸痛,
芥子得
青皮治胁痛,黄 得大
附子则补阳,
知母、
黄柏得
当归则补阴,
当归得生地则生血,藕汁磨京墨则止血,
红花得
当归则活血,归尾得
桃仁则破血,
大黄得
芒硝则润下,
皂荚得
麝香则通窍,
诃子得肉果则止泻,
木香得
槟榔治后重,
泽泻得猪芩则能利水,
泽泻得
白术则能收湿,此用药相得之大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