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痞痰饮结聚,或新触风寒,邪正相击。若胸腹膨满,按之而痛,乃饮食停滞,用
人参养胃汤;按之不痛,乃脾胃受伤,以六君补之。腹中满痛叉心,不得饮食《千金》芩术芍药汤。如不时腹痛,名曰胎痛。有血虚,有气滞二因,然血虚居多,用熟地三钱、
当归一钱,煎汤治之。不应,加参、术、
陈皮,丹溪用四物去
川芎,倍加熟地。若气滞者,
紫苏饮治之;若痛而重坠,因中气虚陷,用补中益气汤。
如胃口痛,多因脾虚,存食不消,宜养胃消食,《纲目》用平胃散,加
枳壳、
山楂。予谓∶平胃散恐致损胎,非所宜也,宜养胃汤加减。
妊娠胁痛,有因哭泣,因内伤,因恼怒,不宜破气,宜用童便和酒服之,或
紫苏饮去参,用
白芍、
当归,加
砂仁、童便。
妊娠脐下冷痛,腹胀虚疼,小便频数,大便虚滑,皆食生冷所致,小建中加
炮姜、
木香。不应,更加
茴香、良姜。
妊娠少腹痛,虚热,
紫苏饮;虚寒,胶艾汤。若小腹近下处肿胀,浮薄发光者,孕痈也,《千金》托里散,或
薏苡仁煎汁饮。若心腹急痛,烦闷面青,冷汗气绝,血下不止,其胎上冲者,不可治也。
妊娠腰痛,有肾虚作痛,则脉大而痛不已,急服八珍加胶艾、黄 ,或
紫苏饮加减。有劳力任重,致伤胞系欲脱,宜安胎饮,加杜、续。有房事不节,致伤胞系,用熟地、
当归、
阿胶、
砂仁、
竹茹、炙草,调男子裤裆灰一钱,禁房事百日要紧。有湿热脉缓,遇天阴或久坐而痛,多下白物,二妙散加
柴胡、
防风、
茯苓、
半夏。有寒湿腰重如带物而冷者,用
紫苏饮加减,易健脾温燥药。有气血凝滞脉涩,而日轻夜重,不得卧,遍身拘急不舒而痛,眼生黑花,
紫苏饮加
枳壳、
桔梗。有闷锉脉实,胶艾芎归汤,或
佛手散,或熬枯黑糖,冲童便,酒调服。有走注痛,败血入经之症,四乌汤加薄、桂、杜、续。
妊娠背脊痛,气滞也,
紫苏饮治之。
妊娠腰腹及背痛,夫肾主腰,劳损经虚,风冷乘之则腰痛,乘虚入腹则腹痛,故腰腹相引而痛,痛不止,恐坠胎。又有劳伤腰腹背痛,补中益气加
杜仲。然多有因病淋症而痛者,宜体察之,止用加味导赤汤治淋,淋止痛除。
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
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妊娠目赤痛,咽喉痛,口鼻唇舌疮痛,俱用凉膈散加减。
妊娠负重跌仆,凝血作痛,欲服活血药,则恐伤胎,不服则所伤之血,留而不去。治之者,当先辨胎之死生,如无别症,只用黑糖熬枯,入陈酒、童便调服。细嚼连皮胡桃过口,死者当下,生者其痛即止。若因怒跌仆,或手足抽搐者,
紫苏饮加
钩藤。倘去血过多,八珍汤去
茯苓,加
阿胶、
艾叶、黄 。
人参养胃汤 治食滞痞满。
人参 苍术(米泔水浸,去皮,
麻油拌炒黄色)
陈皮(去白)
藿香 制夏 浓朴(去皮,姜汁炒)
茯苓 草果 炙草 姜 枣
乌梅
引水煎服。
《千金》芩术芍药汤 治妊娠腹中满痛,叉手,不得饮食。
白术(六钱土炒)
黄芩(二钱)
白芍(四钱)
上三味,水煎,分三服。半日令尽。
紫苏饮 治妊娠临月浮肿喘胀,并子悬症,胎不安,上 作痛,或临产气结不下等症。
当归(酒洗)
紫苏 川芎 芍药(酒炒)
陈皮 大腹皮(黑豆水煮,制净各一钱)
人参 炙草(各五分)
引加
生姜三、五片,
葱白七寸,水煎服。感冒风寒,去腹皮,加香豉,胎动不安,加炒
黄芩、土炒
白术;胎不运动,加
木香、
砂仁。
胶艾汤 治妇人漏下,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痛,亦治损伤冲任,月水过多,淋漓不断。
干
地黄(二钱) 芍药(一钱半)
阿胶(
蒲黄炒成珠)
艾叶 当归(各一钱)
川芎 甘草(各分)
《千金》托里散 治半身以下湿热疼重而肿。
浓
黄柏(姜汁制数次)
苍术(茅山者佳,去皮,切片。
麻油拌炒黄色)
等分为散,姜汁调,空心温酒送二钱。
胶艾芎归汤 治妊娠二、三月至八、九月,顿仆跌伤,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欲死,已有所下。
阿胶(蛤粉或
蒲黄炒珠)
川芎 当归 干
地黄 艾叶
四乌汤 治血中气滞,小腹急痛。
熟地
当归(各二钱酒洗)
川芎(八分)
白芍(一钱半酒炒)
乌药(六分)
香附(七分制)炙草(五分)
加味导赤汤 治孕妇小便少又涩痛者,谓之子淋,又治溺血。
人参 生地 条芩
木通 甘草梢
麦冬(去心)
赤芍(各一钱)
淡竹叶十五片
东垣凉膈散 孕妇有热病,如目赤、口舌疮之类,各随其症加减用之。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山栀仁(酒炒)
连翘(去心)
桔梗 生草(各等分)
薄荷叶(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