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
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质坚实,不易断,切断面有深浅相隔的层纹(非年轮,为薄壁组织与木纤维所形成)。无臭。以水煮之不产生红色溶液,故可与其他红色木材区别。
性味咸,微寒。
功能主治磨粉或汁用为疮毒药,有消肿毒之效。
备注(1)紫檀为“红木”的一种,可制贵重的器具或染料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别名紫真檀(《别录》),赤檀、胜沉香(《纲目》),紫檀香(《本草备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夏、秋季采。
原形态紫檀,又名:榈木、花榈木、蔷薇木、羽叶檀、青龙木、黄柏木。
乔木,高15~25米,直径达40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矩圆形,长6.5~11厘米,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及序轴有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钟状,微弯,萼齿5,宽三角形,有黄色疏柔毛;花冠黄色,花瓣边缘皱折,具长爪;雄蕊单体;子房具短柄,密生黄色柔毛。荚果圆形,偏斜,扁平,具宽翅,翅宽可达2厘米。种子1~2。
生境分部生坡地疏林中或栽培。分布广东、云南等地。
性状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长约1米,宽约7~15厘米,树皮及边材已剥除,内外均呈鲜赤色,久与空气接触,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导管大形,横切面成孔点,纵切面呈线条;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呈油滴状,散布于木纤维、柔细胞及导管中,易溶于醇。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无赤色溶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紫檀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心材含紫檀红、脱氧紫檀红、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的水提取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成减少,生存时间延长,死亡率有所降低。
性味咸,平。
①《别录》:"味咸,微汉。"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③《本草逢原》:"咸,平,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消肿,止血,定痛。治肿毒,金疮出血。
①《别录》:"主恶毒,风毒。"
②陶弘景:"摩以涂风毒诸肿;又主金创止血;亦疗淋。"
③《日华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肿。"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或磨汁涂。内服:煎汤。
注意《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复方①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紫檀末敷。(《肘后方》)
②治卒毒肿起,急痛:紫檀,以醋磨敷上。(《肘后方》)
各家论述①《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②《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紫檀
拼音Zǐ Tán
英文名Wood of Burmacoast Padauk
别名紫 Z H A N木、紫真檀、赤檀、胜沉香、紫檀香。
出处出自于《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切片,晒干。
原形态紫檀 乔木,高15-25m,直径达4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叶柄5-10mm;长7-11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及序轴有黄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钟状,微弯,萼齿5,宽三角形,有黄色疏柔毛;花冠黄色,花瓣边缘皱折,具长爪;雄蕊单体;子房具短柄,密生黄色柔毛。荚果圆形,偏斜,扁平,具宽翅,种子1-2颗。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坡地疏林中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性状通常为长条状的块片,长约1m,宽约7-15cm,树皮及边材已剥除,内外均呈鲜赤色,久与空气接触,则呈暗色以至带绿色的光泽。导管大形,横切面成孔点,纵切面呈线条;有红色的树脂样物质,呈油滴状,散布于木纤维、柔细胞及导管中,易溶于醇。质致密而重。以水煮之,无赤色溶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心材含安哥拉紫檀素(angolensin),紫檀素(pterocarpin),高紫檀素(homopterocaripin)和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亦含a-桉叶醇(a-eudesmol)和β-桉叶醇(β-eudesmol)。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的水提取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成减少,生存时间延长,死亡率有所降低。
性味咸;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和营;止血定痛;解毒消肿。主头痛;心腹痛;恶露不尽;小便淋痛;风毒痈肿;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注意《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复方①治金疮,止痛止血生肌: 紫檀末敷。 (《肘后方》)②治卒毒肿起,急痛: 紫檀,以醋磨敷上。 (《肘后方》)
各家论述1.《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隔。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2.《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3.《别录》:主恶毒,风毒。
4. 陶弘景:摩以涂风毒诸肿;又主金创止血;亦疗淋。
5.《日华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肿。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