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贺新民
一位56岁的女患者,因右半身不遂伴口眼斜1天,由家人抬送住进我院。患者于睡眠中发病,右侧肢体偏瘫,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头晕,头痛,胸闷,纳呆,舌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但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伸舌左偏,右侧肢体软瘫,右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正常,肺部无干、湿性啰音,头部CT报告: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中医辨证:痰瘀阻络。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方药:温胆复瘫汤加减,西药用20%甘露醇150毫升静脉加压滴注,口服尼群地平片10毫克。3天后血压降至正常,头痛解除,即停用西药。服中药14天后,患者能下床活动,1个月后弃杖步行出院,其口眼斜、语蹇等症状消失。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中医临床辨证为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为其本,风火相煽,痰湿壅滞,气血郁阻为其标。偏瘫不论其始因如何,最后均可导致肢体局部的气血瘀阻,血行不畅,水湿为之停留,瘀血与水湿互为因果,使肢体偏废不用。我院曾自豪大夫行医40余年,创立“复瘫汤”治疗中风偏瘫有独到的疗效。
复瘫汤旨在恢复偏瘫肢体的功用,方中鬼箭羽祛瘀通络,善散经络中瘀血,曾自豪谓其能化血栓,故用为君药;
丹参养血活血,助君药而祛瘀,
秦艽祛风通络而不燥,与
丹参相伍,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共为臣药;
泽兰活血祛瘀,又可行水消肿,《
本经》谓其能治“骨节间水”,
泽泻泻肾火,利水湿,二药配合,使瘀去水除,更用甲珠走窜之性,通经络而直达病所,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以“复瘫汤”为基本方,临证加减治疗中风后偏瘫100多例,总有效率达到93%以上。我深刻体会到,“复瘫汤”祛瘀通络力强而性平和,且能利水消肿,对偏瘫而患肢肿胀者尤为适合,而对偏瘫日久亦有较好的疗效。临证时以本方灵活化裁,使整体与局部、标与本兼顾,扶正与祛邪兼施,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其起病缓慢,多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病。中医认为,卧时阳入于阴,血归于肝,血运不畅,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痰浊。我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亦发现,缺血性中风以痰瘀阻络证较为常见,标实证突出,需急投祛痰通络之药,祛除风痰,活血通络,使痰瘀去而窍络通畅。我自拟的中药汤剂“祛痰通络汤”能健脾化湿,祛痰,平肝息风。有痰热积滞阻于胃肠者,可以泻浊清热,若尚无积滞浊痰,此用
大黄少量可使腑气畅达,亦能避免痰瘀化热入里加重病情。而
黄芪、
丹参具有抗自由基作用,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郁病”和“中风”之合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兼具两者特点,但亦有轻重缓急之分,同时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中风后抑郁症乃“因病致郁”所致,其病机关键在于中风后本有肝肾渐虚,肝阳渐亢的病理基础,又有气、血、风、痰、瘀、虚等病机的改变,加之中风后生活环境的改变,病程缠绵难愈。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以疏肝解郁之
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重在疏调郁症新病,重点突出,标本兼顾。以
柴胡疏解散为主配合百忧解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本疗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联合治疗方案。(颜秋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