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炎热的夏季,内地中暑的病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从青藏高原到内地出差的人,由于缺乏防范的知识和条件而更容易发病。因此,笔者常让将要到内地出差的人带上几剂六一散,嘱一旦出现中暑或中暑先兆,就马上用药治疗,经反复随访得知,常能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到了炎热的夏季,内地中暑的病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从青藏高原到内地出差的人,由于缺乏防范的知识和条件而更容易发病。因此,笔者常让将要到内地出差的人带上几剂六一散,嘱一旦出现中暑或中暑先兆,就马上用药治疗,经反复随访得知,常能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出自《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由
滑石粉180克,
甘草30克组成。共为细末,每服9~18克,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次,亦常加入其他方药中煎服。入汤剂时按比例酌情减量。外用,扑撒患处即可。功能清暑利湿。主治暑湿身倦,身热烦渴,大便溏臭,小便黄少,痱子刺痒等病症。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暑为阳邪,暑气通于心,故伤于暑者,多见身热、心烦;暑热伤津,则见口渴;暑病每多夹湿,湿阻于里,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湿走肠间,则为泄泻。治宜清暑利湿。
方中
滑石甘淡,寒。入胃、膀胱经。功能清热解暑,渗湿利窍。主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本草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
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滑石粉外用有保护皮肤和黏膜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黏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此外,
滑石对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脑膜炎球菌等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常用量:内服煎汤(布包)10~20克;外用或入丸散适量。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孕妇慎服。
甘草味甘性平,生品微凉,炙品微温,无毒,能入心脾胃肺经。《
神农本草经》将
甘草列为上品,说
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能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与诸金疮肿。《
名医别录》说
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百药毒。功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化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气短;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解药食之毒。
甘草可生用或蜜炙使用,生用者称为生
甘草,蜜炙使用者称为炙
甘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甘草能抗溃疡,抗炎,抗惊厥,抗变态反应,解毒,镇咳,镇痛,解痉,降低血胆固醇,增加胆汁分泌。常用量6~12克,入煎剂。
滑石质体滑腻利窍,上能清水源,下可通
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使之从小便而出;
甘草泻火解毒,缓和药性。以
甘草之甘缓,制
滑石之寒滑;又以
滑石之寒滑,制
甘草之甘滞。二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暑,又可利水通淋,为清暑利湿之良方。正如《伤寒标本》所谓:“六一散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