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效评价应考虑多重因素

       
       针刺疗效评价
       应考虑多重因素
       □刘存志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针刺疗法的认识逐步深入,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出于对针灸科学原理的疑虑,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针灸的有效性上,其中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针刺对于中风、偏头痛等部分病症的疗效不明显,有的科研人员甚至得出无效的结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针刺治疗是一种复杂干预的活动,其临床疗效的产生和评价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多数研究未能充分重视针刺治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机能状态和心理因素
       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不少评价针刺疗效的临床试验未对研究对象的机能状态进行细分,也无法合理体现心理因素对针刺疗效的影响作用。但事实上,机能状态和心理因素的个体差异对针刺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机体机能状态的性质(兴奋状态还是抑制状态)是决定针刺效应性质(抑制效应还是兴奋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关研究认为,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越明显,针刺调节效应就越显著。
       
       研究显示,由于机体本身的脉率快慢不同,针刺内关穴会表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脉率快者针刺后减慢,脉率慢者则增快,并且对越接近正常脉率平均值者,调节作用越小,离正常值越远者,调节作用越大。临床上应在针刺治疗前辨证分析患者的机能状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以提高疗效。这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个体化治疗是临床试验最高层次的见解高度一致。
       
       此外,针刺治疗不同于药物治疗,它是兼有生物学和心理学特征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在医患之间存在着心理学方面的相互影响。医生的性格、态度与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患者的性格以及对治疗的态度与期待、治疗环境以及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均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针刺疗效。
       
       现代研究也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针刺治疗的结果能够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针刺疗效的发挥,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针刺疗效的发挥。如情绪紧张者在针麻手术中疼痛反应强烈,针麻效果较差;而情绪稳定时,循经感传程度显著提高,针刺效应也大为提高。因此,在科研设计时注意区分不同的机能状态,如何评价针刺疗效的设计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腧穴特异性和配伍
       不能轻视
       许多研究显示,经穴在治疗疾病中有十分明确的特异性,但目前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问题,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因此,应进一步掌握经穴相对特异性的成立条件、表现特点、临床应用范围,采取慎重的态度对待经穴的相对特异性,以便有利于提高针刺临床疗效。
       
       因此,评价针刺疗效需要不断探求不同穴位间相互影响的规律,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组方和组穴筛选,寻找能产生疗效叠加的最佳穴组。
       手法、得气、留针
       都能影响疗效
       
       在我国几千年的针灸发展史上,涌现出不少针灸大师,由他们创造的各种针法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针刺手法与针刺的临床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当前对于针刺手法的研究尚不充分,严密的定性、定量的实验分析工作较少。抛开手法,就无法科学评价针刺的疗效。因此,应采用科学直观的评价手段,研究不同针刺操作手法的客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阐明其合理内涵。在此基础上取得的科研结果,才更有说服力。
       
       传统针灸理论认为,调整经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而得气是调整经气的关键。如何以一种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患者机体的得气状态,成为目前针刺得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此外,留针时间与病程、病情、病种、针刺部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迄今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在慢性疾病、危重疾病、痛证以及头皮针疗法等情况下,留针时间宜长。而临床实践中,多数针灸医生确定留针时间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仅达不到预期的临床疗效,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探讨如何确定各种疾病的最佳留针时间,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确保相关科研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