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教育标准化,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这个标准化的着力点不仅仅在于强调高校培养上还原专业的本来面目和特征,更应该注重于这个标准化带来的社会效应和专业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
日前,由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行文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对我国多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标准化的一次规范化要求,也是为适应多年来中医专业教育定位不明晰、方向偏移而进行的一个标准化的纠正性的指导模式,《标准》为我们表述了未来中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形象和职业素质,为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对高校中医人才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标准化”能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标准化的实施,是否能够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医或者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不偏离中医传统模式培养方向的本科学生呢?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核心。如在《标准》中所述:“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据此要求笔者认为,这个培养目标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最为期盼的事情,中医院校必须明晰一个理念:首先是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其次是培养中医大学生,最后才是培养大学生。很显然,中医院校肩负着更大的重任。
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是教育界和卫生主管部门的事情,这涉及一个广泛的参与群体和多方利益单位的职能发挥,其中有政府的方向和政策、有高校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医院的热烈响应、有社会的广泛需求,当然在当今人才培养供求诸多关系中也包含着培养对象本身的素质。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关于菜农标准化生产后出现的菜贱伤农现象,通过高科技种植的蔬菜,产量上去了、模式标准了,但是却很容易受到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影响。费了很大劲,种出的蔬菜可能因为产量的升高或者特色不足,而重新失去市场。那么,这样的标准化模式同样适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这就时刻提醒我们必须注意,我们不能单纯的做一个生产者,我们必须时刻将市场需求放在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
当前,中医人才培养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市场化环境?也许这是一个值得高校工作者和政府部门深入研究的命题,是不是培养的人才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或者是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满足于市场的需求?这其中究竟是量的不足还是质的不够,需要进行研究。在当今中医进入人才培养大发展的时期,虽然相对西医院校和国家人口基数来讲人才培养数量还很有限,但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医院校扩招和中医专业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培养人数上去了,但是在市场面前,却显得十分被动,因为本科层次的高不成、低不就以及职业发展的“金字塔”效应,致使本科生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的竞争上十分逊色,而为了弥补差距,在行业水涨船高的情况下找到发展机会和工作岗位,很多人必须适应不断狂热的考研热潮。
所以,从人才的培养上这一环节,已经充分暴露出本科教育层次的种种问题,没有良好出路的专业和充分就业的专业,无疑会引起大学本科教育的迷茫和混乱,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育,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即使许多人呼吁加强纯粹的中医专业或者传统的中医教育,也无法引导广大师生走向一个统一的明朗化的教育思路上来。
中医教育如何契合市场需求 而这仅仅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分析,对于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联的医疗机构和实习基地来说,更会有一种让学生在中医本科教育之后找不到北的感觉,不可忽视的中医西化或者中医院的综合型发展,已经让学院派的中医专业大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于医院发展的需要。纯正的中医教育如何契合于医院发展的需要,能够快速胜任临床工作的需要,能够适应自己前途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一个冲动,而是需要长期务实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医专业培养必须适用于医院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医院和用人单位需求什么,哪些专业在医院发展得好,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对于纯粹的中医本科专业究竟发展如何,也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客观的认知。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必然陷入被动。
中医专业教育标准化,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这个标准化的着力点不仅仅在于强调高校培养上还原专业的本来面目和特征,更应该注重于这个标准化带来的社会效应和专业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要真正实现标准化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满足于学生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还满足于专业的规范化和本质,还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整体联动,在做好标准化要求和规范的同时,把关键点切在为大学生拓出平坦出路的肯綮上,从而实现标准化教育的真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