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明晰了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这样就能确切地把握经方的概念和定义,用简单一句话可概括即: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
经方起源于上古用药经验总结: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神农时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概念,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即用八纲。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
生姜、葱、
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
生姜、
葱白、
麻黄、
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
黄芩、
石膏、
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
干姜、
人参、
附子等。
最初人们总结的治病经验是单味药治愈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
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的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药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即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
神农本草经》。
方证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六经:方证治病经验代代相传,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
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历经几代几十代单复方证经验的积累,促使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病位只有表和里(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须要说明的是,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未在民间流传,至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改名为《
伤寒论》又称《
伤寒杂病论》。
以上说明《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是指医学体系,是在汉代已较成熟的医学体系,这个医学体系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初用单味药治病,理论用八纲,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药证相对,亦即单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即《
神农本草经》。后来历经秦汉渐渐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又历经汉晋集成《
伤寒杂病论》。经方的发展史说明,经方不仅指《
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其医学理论体系。
认清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明晰了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这样就能确切地把握经方的概念和定义,用简单一句话可概括即: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
这里要强调,所谓方证理论,是指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说《
伤寒论》的主要组成是诸多方证,其理论是八纲、六经。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
伤寒论》。是不同于《
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注意此定义和概念是对《汉书·艺文志》对经方定义的注释,明示经方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更强调了用六经。这里的概念要明确,凡提经方,不仅只指《
伤寒论》等书中的方剂,而且包涵方证的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所谓经方者、经方家,不只是治病用《
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的方药、方剂,更重要的是用其方证理论。即严格来说,只用其方剂,不用其理论称谓经方者、经方家欠妥;反之经方者、经方家用方证理论治病,所用方药、方剂不仅限于《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千金方》等书所记载的原方药、方剂,据证用其方剂加减、或用时方或自拟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亦属经方者、经方家,这里很明确,凡提经方,不只指处方用药,而是指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