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诊疗技术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或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活动受限。本病与中医学的“痹证”相似,可归属于“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还与外邪侵袭、劳损过度、外伤等有关。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虚、瘀、湿、热,而精血亏虚、肝肾阴虚是发病的关键。病位在筋骨,与肝、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本虚为主。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随累及关节而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多见于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于关节活动之后发生,负重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是本病的特点。本病晨僵时间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老年人的负重关节多有黏着感,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功能障碍。
       本病常见的体征是:关节肿胀伴局部温度增高、积液,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半脱位,受累关节压痛,伴滑膜炎渗出时,压痛更重。骨摩擦音以膝关节多见。
       辨证分型
       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增剧,活动时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涩。
       2.血瘀阻痹证:痹痛日久,患处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且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黯瘀色,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3.肾虚骨痹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筋脉拘急牵引,屈伸运动而加剧,或关节变形,筋肉萎缩,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多便溏,心悸气短,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或头晕耳鸣,烦热盗汗,舌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4.湿热痹阻证:关节肿胀、积液,以下肢膝、踝关节为重,伴疼痛、灼热,周身困乏无力,下肢沉重酸胀(胶着感),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芪麻黄川乌、芍药、甘草
       上肢痹,可重用羌活桂枝;下肢痹,重用防己牛膝;湿热甚,加黄柏、胆南星、土茯苓
       2.血瘀阻痹证
       [治法]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川芎秦艽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甘草
       痛在腰腿者,去羌活,加独活乌梢蛇;痛在腰以上者,去牛膝,加青风藤
       3.肾虚骨痹证
       [治法] 养血滋阴,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三痹汤加减。主要药物:川续断、桂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黄芪牛膝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干姜甘草
       偏寒者,加肉桂附子;腰痛甚者,加杜仲狗脊、川续断巴戟天独活膝关节痛甚者,加桑寄生鸡血藤刘寄奴、透骨草;跟骨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4.湿热痹阻证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药] 四妙散加减。主要药物:牛膝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续断威灵仙伸筋草
       关节明显红肿热痛者,须酌减祛湿药物而增清热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虎杖等。
       经验方
       1.增生消痛汤
       [药物组成]穿山甲9克, 虫10克,皂角、红花熟地黄各12克,赤芍药、王不留行独活鹿衔草各15克,川牛膝18克,薏苡仁2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24克,三七粉2克(冲)。
       [功效] 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滋补肝肾。
       [用法] 水煎服,日一次。
       2.健骨汤
       [药物组成] 丹参、鹿角片、猴骨、黄芪各18克,松节、元胡各15克,补骨脂鸡血藤骨碎补各9克,炮山甲6克。
       [功效]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15日为一疗程。 3.马氏骨刺丸
       [药物组成] 茄根、制川乌、制草乌、熟地黄补骨脂莱菔子、仙灵脾、骨碎补鸡血藤生姜肉苁蓉等。
       [功效] 补益肝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用法] 制成蜜丸,每丸含生药10克。口服,每次一丸,每日两次。
       适宜技术
       1.针灸疗法
       (1)针刺法:具体选穴如下。
       肘部:曲池手三里天井合谷
       腕部:外关阳池阳溪合谷
       指掌部:中渚合谷八邪
       髋部:环跳秩边居髎髀关
       膝部:血海伏兔阳陵泉梁丘、双膝眼
       踝部:中封丘墟昆仑解溪悬钟三阴交
       脊柱:风池风门大椎肾俞或华伦夹脊穴;若脾虚可选用足三里中脘脾俞。如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可取支沟悬钟陷谷阳陵泉,并结合局部取穴。
       用法:风寒湿痹者,或痰瘀痹痛而未化热者,用温针,留针10分钟,加艾条灸。痰瘀痹痛者用平补平泻或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
       (2)艾灸法:①直接温针法:将4厘米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②间接温针法:隔姜片(2~3毫米厚),姜上放艾条,套上针;或隔在蒜片上灸。
       (3)穴位药物注射法:①将维生素B1 100毫克与维生素B120.5毫克混合,分别注射在有关穴位上。②复方当归注射液,每次5~l0毫升,每穴可注入2~4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③复方丹参注射液,每穴可注入2~4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
       2.拔火罐法
       在疼痛部位上用3~5个火罐,每次留罐5分钟。凡痹痛化热者不宜用火罐疗法。
       3.熏洗法
       (1)川乌、草乌各20克,白芷50克,细辛10克,川芎30克,桂枝30克,威灵仙60克,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用于寒湿痹证。
       (2)艾叶9克,透骨草30克,花椒6克。水煎,热气熏洗患处,每日1~2次。药液温度控制在患者能耐受的程度为宜,直接淋洗患处或沐浴、浸泡、熏洗等。每日两次,每次20~30分钟。
       4.膏药贴敷
       麝香壮骨膏、东方活血膏、追风膏贴患处。
       5.药物外擦法
       风痛灵、活络油、骨质宁擦剂、麝香风湿油,外擦患处,每日两次。
       预防护理
       尽量避免过度活动与过度负重,避免外伤、扭伤或挫伤,以免加重原有的病变。积极防治能引起骨关节病的各种原发病。节制性欲,保护肾精,避免寒湿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