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辛香透窜、解表通窍温脉之力皆强。丸散剂可遵此说,汤剂则不尽然。现就张仲景对于
细辛的运用予以讨论,以期有利于临床之正确使用。
细辛辛香透窜、解表通窍温脉之力皆强。其用途较多,然有“用不过钱”或“用不过五分”之说。因此用之者,多持审慎态度。丸散剂可遵此说,汤剂则不尽然。现就张仲景对于
细辛的运用予以讨论,以期有利于临床之正确使用。
临证运用 发散风寒:
细辛辛温,能发散风寒之邪,尤善散少阴经之风寒。伤寒少阴病,脉沉发热,仲景有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
附子温阳,
细辛配
麻黄入里使风寒之邪外达而散。
温经祛寒:
细辛辛温,能达经脉,与
桂枝配伍,温经祛寒。如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仲景用
当归四逆汤,以归芍养血,
细辛桂枝温经祛寒,
通草通血脉,草枣益气,合为养血温通经脉之方,临床用之以治下肢寒凝厥冷痹痛,往往收效。
行滞止痛:
细辛香窜,具有行滞散结止痛之功,经络脏腑无处不到,故胸腹疼痛亦可用之。如胁腹疼痛,阳郁发热,脉弦紧者,为阴寒聚着所致,仲景以温寒之法,立
大黄附子汤,以
大黄之通下,配
附子之辛热祛寒,
细辛去痛,组成温下行滞止痛之剂。他如
乌梅丸,治蛔厥腹痛,在寒热并用之方中,复加
细辛,而起行滞止痛的作用。后世用
细辛止痛,每随寒热不同而配伍他药。
温肺化饮:风寒闭肺,痰饮咳逆,常用
细辛与
五味子、
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痰饮为水所化,水为少阴所主。清代名医唐容川曰:“少阴为寒水之脏,寒则水气上泛,
细辛散少阴之寒,故能逐水饮。”寒痰咳逆,则
细辛辛开温化痰饮,
五味子之酸以敛肺降气,以成开合相济之妙。
行阳化水:
细辛温肾,有行阳化气行水之功。如
桂枝去芍药加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本病阳虚阴凝,水饮积于胃脘。尤在泾注:此证水停气结,“不直攻其气,而以辛温药,行阳化气,视后人袭用枳朴香砂者,工拙悬殊矣。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唐容川曾说:“用
细辛以达水中之阳,用
附子以助水中之阳……阳出则阴消,而寒饮之水自化。”即说明
细辛行阳化水之功,陈修园治疗正水之消水圣愈汤,即本方加
知母,收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