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晓峰 张红琦
近一段时间,因流感引发的小儿肺炎病人日益增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急救儿科自行研制退热汤剂并通过灌肠给药,先后挽救了10名小儿重症肺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召开的论证会上,专家认为,宣上通下法符合“温热病,热结胃脏,十下七八”的中医理论,值得向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
据该院急救儿科主任王瑛介绍,去年在流感流行初期,他们科室就做好了中药应对的准备,针对症状较轻的患儿,采用银翘散加减口服或灌肠,共治疗患儿300余人,疗效显著。后期重症病例增加,危重者不能口服中药,他们便依据发病规律辨证组方,并全部选择了灌肠的途径。灌肠给药方法是该院儿科几代专家应用几十年的传统给药形式,这种给药途径简单便捷、起效迅速,尤其适用于危重病人的临床救治。
去年10月中旬以来,该科累计收治临床诊断流感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儿10人,其发病特点为 :初期与流感轻症症状相同, 2~3天热度减轻,体温约为37.5℃,至5天左右病人咳嗽加重,咯痰或喉中痰鸣,大便不通,并出现喘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等症状,患者均为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查体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面色白、呼吸急促、鼻煽及吸气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或闻及大量痰鸣音及中细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120~160次/分,腹胀,肝于右肋下3~5厘米,质硬,个别患者脾增大,肠鸣音弱或消失。在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在75%以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单核细胞升高,转氨酶及心肌酶迅速升高。
针对这些重症肺炎患儿,中医诊治的要点在于迅速改善其呼吸困难以及腹胀、大便不通等症状。重症患者易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进而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在胃肠道功能衰竭时,多救治困难。中医辨证为痰热壅结上焦,肺气不降;阳明胃肠里实,腑气不通。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既失肃降,则大肠的传导功能自然受到影响。反之,腑气不通,肺气势必壅滞。在对重症病儿应用西药抗病毒、抗炎、支持、对症等常规抢救方法外,医务人员在宣白承气汤与泻白散合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选取了杏仁、
瓜蒌、
石膏、
大黄、
当归、
地骨皮、
桑白皮、
黄芩、
甘草等中药饮片,用水煎汁100毫升,每次25~50毫升保留灌肠,每8小时1次。
临床实践证明,采取上述组方及中药肠道给药方式,确能宣肺化痰、通腑泄热,起到迅速平喘、通便、促进胃肠道蠕动、防止胃肠功能衰竭的功效。接受此法给药的10名患儿,均为临床高热病程长、腹胀、大便不通、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影像学显示双肺大片状密度增高的重症患者。灌肠后高热迅速“退潮”, 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大便也变得通畅了。
专家在论证会上指出,温病流行时期应大胆采用中草药,积极探索“灌肠法”等多种中药给药途径。《
内经》中:“升降熄,神机化灭,出入废,则气力孤危,六腑通与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宣上通下之法,相当于应用
大黄泻热通便,维护了人体升降出入的通路畅通,并使郁闭于肺腑的邪气有了宣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