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在中医学习方面有很多疑问?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否对如何教授学生中医知识方面有不少困惑?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中医,你对中医学习有哪些不解?针灸推拿学博士、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光安结合自身实际,从为什么学中医、怎样学中医等方面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医教育。
因材施教 注重实践 诵读经典
□王光安
为什么学习中医?
学生学习动机差异较大
和现在许多人学习中医的动机不同,我最初学习中医的动机很简单,那就是一个农村贫苦家庭的孩子对于死亡的畏惧。
我的老家在大别山区深处的一个封闭的小山村。我生活的那个年代缺医少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的大舅死于食管癌,我的一位本家大哥死于肺脓肿。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的死对家庭的巨大冲击到现在我仍然难以忘怀。与之相对应,一些人生病了,找到中医,用一些草药就能解决问题,并且许多草药可以自己采摘,花销很小,非常符合现在总结的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因此,我立志学中医,我要学会这种简单地运用一些草根树皮就能解除人们病痛的方法。
年龄大一点儿之后,我经人指点,逐渐明白
柴胡可以治疗感冒、
桔梗可以治疗咳嗽、
地骨皮治疗跌打损伤有神效,刚好我家里也有中草药方面的书籍,所以常常自学,什么都看,感觉好的还记录下来,偶尔也给别人用用,偶尔也能见到一些效果,当然了,那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试验性质的用药,根本谈不上治疗。但是这种生活经历,造就了我对中医的那种最原始的学习动力和坚定信心,因为来自于实践的信心是最坚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大家学习中医的目的有几类:一是学习传统医学,弘扬祖国文化;二是治病救人,成为一方名医或者一代名医;三是看到从事中医的“钱景”很好,为了将来的生活更美好,我称这为“长线投资”;四是考试成绩不好,只能报考中医药院校(因为前些年中医药院校录取分数线非常低),他们认为至少弄个饭碗不成问题。那么,面对这样一群来自不同地域,目的、动机并不相同的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多成才,而不是简单地将他们复制成一群所谓的中医,是我们每一位中医教育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怎么学中医?
背诵经典之法亘古不变
以前的中医教育都采用师带徒的形式,也就是口传心授。徒弟首先跟着师父,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看病,在路上,师父念一句,徒弟跟着念一句,有些比较“土豪”的,那就有书可以读了,要求徒弟熟读《汤头歌》《药性赋》《
雷公炮炙论》等,要求尽快背会。到了患者家里,徒弟根据师父的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然后师父一板一眼地四诊合参,师父边诊边给徒弟讲解,诊断完毕疏方,回去之后徒弟学着抓药,师父再给徒弟讲解各种药物的药性,并进行质量鉴别。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如何呢?我不好量化了说,只说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我父亲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兵之前曾经跟师学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转业回来后并没有从事医学,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道我考取中医药院校的时候,父亲非常高兴地给我大段背诵《汤头歌》《药性赋》《
雷公炮炙论》,告诉我学习中医要背诵经典。学习中医,我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专门拜师学习,但是也是随着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这样一个过程走过来的,虽然其间也有过摇摆不定,有过怀疑甚至动摇,但是一旦给人看病回来,这种动摇、怀疑马上烟消云散。现在常常出现一些取缔中医、禁止中医、废止中医的闹剧,搞得我们的一些学生惊慌失措,惶惶不安,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实践的历练造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虽然高于实践,但是根源于实践,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这一基础,理论这栋大楼往往是不稳固的。
我一直认为现在的中医教育是大师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为了铸就大师而设立的,首先直接从经典入手(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从孙思邈写《
备急千金要方》前后两部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直切根本,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教育模式,但是王其学老师在他的著作《中医的走向》中援引《健康报》上的一篇文章的数据:“我国传统中医的数量,1998年是5000人,8年之后的2006年,减少了90%以上,总数不足500人。”相较于我国人口数,这个数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可靠,但是这至少说明了现在中医这个行业形势的严峻性。问题出在哪里呢?
从我的角度来看,是时代背景不同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孟母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三迁其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非常开放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信息量太大,要学的东西太多,学生还没做好“心理断奶”的准备呢,就要学习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甚至还有学术界都解决不了的、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知识。现在,许多大学生很懈怠、很倦怠,往往还一脸的茫然,对学习的事情好像很不感兴趣,根本没有认真学习的劲头。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跟我抱怨:“老师,你们每一位老师都在强调自己教授的课程多么重要、多么基础、多么……可是您知道吗?让我们最快地讨厌一本书的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告诉我们这本书上全是考试重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对于为了发扬中医而学习中医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背诵经典是历史的选择,这个不用怀疑,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根深才能叶茂,并且建议他们看一些国学经典,拓展思维和眼界;对于以谋生为目的的同学,我会告诉他们多学一些治病的技巧,比如先看一些单方、验方一类的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书籍,让他们随时可以去谋生,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学习;对于没办法才选择中医、未来志不在此的学生,我并不要求他们要学得多好,只要不挂科就行,但是在学习期间,这类同学要完成未来的规划和知识的积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从事电子行业,现在也过得有声有色。
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临床疗效坚定学习信心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动嘴的多,动手的少。他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很少有实践经验。记得一位学生跟我说:“老师,你们谁说的话我都信。”我问道:“其实你们谁都不信,是吗?”他嘿嘿一笑,并未反驳。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念早就深入人心了。作为学生,我们讲解的内容他不敢不信,因为不信的话考试就会挂科,但是光听老师说,他们没有验证,便会怀疑甚至直接否定。我会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跟随老师侍诊,从一开始就感受中医的交流方式、诊病过程,同时见证中医的疗效。我的专业是针灸推拿,验证疗效很容易,上课的时候我随身携带针灸针,谁不舒服现场解决,我也不介意同学们把患者带到课堂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拉着患者给大家上课,现场演示,现场操作,让学生也能摸摸脉、学学望诊什么的,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
我是一名老师,对于教学有一些反思。
《说文解字》对于“医”的解释是“治病工也”,这种解释切合了“医”的根本,而我的学医经历也告诉我,不能见到确切的疗效,很难有持续坚定的信心去学习中医——如果不是我在学医途中总是不断地有前辈们带领我见证中医的神奇,一旦问题持续且不能用中医解决,医生的本能就会告诉我需要换方向。因此,临床疗效是坚定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的根本基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的知识最初来自老师,他们刚刚入学,只有一腔热血,只有那种还很模糊的中医梦,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他们如何学习中医、如何学好中医、如何学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中医,然后不断地带领他们去实践,用实践来坚定他们的信心。信心坚定了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实践,然后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不断地去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最适合自己走的路才是最重要的。我愿以我的一点儿浅知陋见抛砖,期待能引来更加有效的能搞好中医教育的建议之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 链接
沉淀下来再提高
姜泉,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行医30年,从一个小大夫到风湿病研究主力,再成长为现在的学科带头人。说到学习中医,她认为,熟读经典固然很重要,但也莫要拘泥于古,关键在于结合自身理解融会贯通。
“起初接触中医,听到阴阳五行、气象经络这些中医知识,当时无异于听天书,我那时是硬着头皮背下来的。”姜泉在大学学习中医的经历,相信很多中医学子都能感同身受,很多人在大学里对中医未必有多懂,但都是先熟读经典,铭记于心,在“半懂、似懂、非懂”的过程中打下了中医理论基础。而进入临床后,就要逐步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经验,观察和理解是必备学养。她说,临床之后学会动脑很重要,但往往很多中医学生拘泥于古方,不能结合实际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尽管跟师学习,但思路也很容易被老师带着走,自己很少动脑甚至不愿动脑。她认为,学习中医是个慢热的过程,每个阶段的体会都不同,需要沉淀下来再提高,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那么各个中医都有自己的一套诊疗理念和习惯,如果一味按照古方和老师的经验,就很难提炼新的思路,继承尚且不能,遑论创新。就比如跟师学习过程中,在整理老师临床经验的时候,有的人就只是看着老师如何开方诊治,想着等到自己碰到此类疾病时就能照搬过来,而愿意动脑的人就会特别注意结合当时人们所处的新环境和新病情的特点,想想自己会怎么开方,再对比老师如何开方,一比较就能看到其中的不同和差距,进步自然明显。(夏姗姗)
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诊治患者过程中,王光安都认真对待,为学生做表率。他始终认为,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图片由王光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