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道长 山东东明中医院
一般说来,舌红无苔甚至出现镜面舌是阴亏津少的表现。《中医舌诊舌质的诊察》认为舌质老绛,湿润多津,在内伤病中为阴虚火旺,素有痰湿;红绛少津在内伤病中为阴虚火旺或心火独亢,绛而光莹是胃肾阴亏已极。但是在临床诊治时,应该综合考虑。否则,就会犯“虚虚实实”之弊。
我曾诊治一个80岁的老年妇人,素有冠心病历史,慢性心功能不全。在某医院住院治疗2月余,遍用中西药而病情日笃。患者形体消瘦,神志清精神差,喘促貌,端坐呼吸,不能自传身,双下肢重度浮肿,按之凹陷不起;纳差,食入即吐,腹胀如鼓,大便7日未解,曾灌肠数次而大便不下,现插胃管减压;舌质暗红,无苔,舌面干而少津,光如镜面,脉象滑实,重按无力。证属阳气衰微,水饮凌心,肺气失宣,肠腑瘀滞。而诊下病机重在阳气衰微,阳不化水,以致上凌心肺,下趋肌腠,阻于胃肠,腑气不通。观前医所用之方,皆益养调理之品,而偏于养阴滋腻,且用药惧于年老体衰,皆求无过之治。当治以温阳益气,利水化阴,通腑泄浊法。药用:
人参(另煎)10克,
附子(先煎)10克,
猪苓、
茯苓各15克,
白术10克,
泽泻10克,
葶苈子15克,
桂枝10克,
瓜蒌10克,
郁金10克,
厚朴30克,
枳实10克,
大黄10克,后入
甘草6克,炒杏仁10克,
大枣6枚,1剂,令煎浓汁,多次少量经胃管注入。
方取参附汤、五苓散、葶苈
大枣泻肺汤益气温阳,利水化阴,则阳气恢复,水饮退,脏腑运化有力,再佐用
厚朴三物汤直逐肠腑积滞。次日再诊,病人喘促大减,肿胀明显消退,排7次臭秽稀黏大便,腹胀顿消。上方减
厚朴为10克,改
大黄为酒制5克,与药同煎,再进2剂,病人腹胀全退,大便每日1行,喘促基本平稳,可平躺,可自行翻身,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能进少量饮食,无恶心呕吐,舌质转为淡红,湿润,舌面有淡淡薄白苔,此乃阳气渐复,水饮渐退,阳气蒸腾水液,津液已布常道。上方去
枳实,
厚朴,
大黄,加
麦冬10克,
五味子15克,以益阴载阳,复元善后,前后以前方共化裁20余剂,病人生活能下床自理。
一般而言,舌红无苔干燥少津是阴亏津少的体现,但是舌诊毕竟是中医诊断的一部分,因此舌诊要放到全身的征候中综合考虑。阴津者,水液也,需要靠阳气蒸化运行方能敷布正常。此病人阳气大衰,水液不循常道,上凌心肺,下趋肠腑肌腠,舌红无苔非本阴津亏少,实乃阳不化阴,无力蒸腾水液而上泛。故徒养阴而无功,唯温阳化饮而水液敷布正常,舌苔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