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带徒内容要求和方法初探

       中医师承是中医传承下来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医学徒在百姓中的信任度取决于师傅的社会影响。    中医师承是中医传承下来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医学徒在百姓中的信任度取决于师傅的社会影响。尽管从古至今师承一直被大多数人们认可,但这一传承方式,被中医药院校所取代,师承方式也就逐步被淘汰。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验证,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无法适用临床医疗的需要。与从师学徒的中医相比,学校毕业的临床医疗水平相对要差一些。几十年来,政府职能部门既没有明确带徒的非法性,也没有明确它的合法性,只是在执业资格考试时不予承认学徒能报考,这个限制对乡村来说可谓是不痛不痒的决定,因为百姓信任的不是学历和职称,只要能医治好疾病的就认可。2006年在新农合调查中发现,学校毕业的看不了病,根本无人过问,而学徒出身的成了农村医疗队伍中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又没有行医资格。农村卫生院成了机构合法,有相当一部份医务人员成了非法行医的局面。针对这一状况,我上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不要做自己制定政策和法律自己来违反规定的事情。建议对师承中医不能放任自流。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让从师出身的参加执业医生考试,变非法为合法。中医带徒要成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农村这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百姓信服,而且师承的中医药人员比学校毕业的管用,政府就不是限制带徒,而是要引导承师走上合法化和正规化。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依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特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师承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供大家参考。
       一、师承时间:初中毕业生学习时间不少于五年整。学习时间不少于12000课时,其中理论不少于5000学时,临床实践不少于7000学时。参师学徒不得少于2年,每天必须保证有8小时的学习时间,全年休息时间包括法律假在内不得超过30天。
       二、师承教学的基本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
           通读五大经典著作,精通中医的四诊八纲的基础上,能运用中西医理论指导临床;用理化综合分析方法诊断疾病;用精神调养提高治疗效果;用饮食调节来控制疾病的发展;用中西药各自的特点用于治疗;用法德诚信优质服务于病人,通过五年学习,把学徒培养成“习医先明理,从医先立德,中西医能融会,古今能贯通,临床综理化,方可成人医”这样一个“十二明”的全能型中医药学人才。
       三、师承教学的主要内容
           1、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基础课重点放在通读五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神农本草经)、生理、生化、解剖、病理、药学(中药学、西药学)如中药歌诀,方剂学。临床基础以王叔和脉诀、频湖脉诀、经络学和李穆循经诊断法相结合的诊疗技术;内、儿、妇、外、五官以《医宗金鉴》为蓝本,以李穆《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为导向,把现代中医药大学教材作为参考书目,从临床医疗实践中理会中医药经典原著的实质内容,从四诊合参实践中理解中医诊病的特点,使传统的中医药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2、中医学术经验传承要求
           学术经验体现的是一个师傅的特长,是对所从事的医学专业有独到见解。要走出了从人体看人体,从医学看医学,从单纯的医学研究人体的狭小圈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和发展。我制定了一套从社会认识疾病,从理化多学科去研究人体,用哲学观点去研究疾病的因果关系,用四诊合参的综合分析方法去找疾病发生的性质和部位;把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与自已独创的手部、背部循经查病、四诊、理化综合起来用于临床,形成了一套临床诊断新技能;在药物应用上,把中草药的升、降、浮、沉四气,酸、甘、苦、辛、咸五味与归经,现代药物成份与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灵活运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