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半夏为《
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半夏为
天南星科植物
半夏的块茎。《
本草纲目》记载:“《礼记·月令》五月
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
半夏味辛性平,与现今认识基本一致,然其性平偏温,温燥之性显著,善于温化寒痰,燥湿化痰。
“主伤寒寒热”,提示本品可用于外感病的治疗,“寒热”是外感病的一种表现,可以表现为怕冷,也可以表现为发热,也可以是恶寒与发热并见,还可以是寒热往来。但并非所有的外感病都可用本品,外感病伴有以下两种情况即可应用:一是呕吐,外感呕吐者较为多见,如小
柴胡汤即可治疗外感呕吐,如在《
伤寒论》中有“呕而发热者,小
柴胡汤主之”的记载,方中即含有
半夏,可发挥止呕作用;再如治疗外感风寒之呕吐,可选用
葛根加
半夏汤,主治“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二是痰证,本方祛痰的作用较强,对素有痰饮疾患而外感时,其痰证大多较著,故本品可用于外感表证伴有痰饮者,小青龙汤为其代表方。
半夏具有较强的化痰作用,但在《
本经》中却未提及,现代药理研究也不能证实
半夏的化痰作用。但临床发现,痰饮素盛的患者在服用含有
半夏的方剂后,其咳痰明显减少,这是
半夏化痰作用的最有力证据。
“心下坚”可理解为心下坚硬,也可理解为心下胀满或心下痞满。其心下坚硬,多系痰饮所致,正与本品化痰消痞作用相吻合。而心下胀满,多由气滞所致,导致气滞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湿阻,盖由湿性黏滞所致也,所以本品治疗心下胀满,系其燥湿化痰之功,应用时须配以理气之剂,如
陈皮、
枳实等。治疗心下痞满的方剂莫过于
半夏泻心汤,
半夏的作用就是消痞散结。
“下气”即降气,
半夏降气作用首先要用于胃气上逆,也就是其止呕作用,
半夏为止呕要药,具有良好的止呕作用,为历代医家所习用。临床上,用
半夏治疗呕吐,无论寒热虚实,只要配伍得当,就能够产生必然的疗效。然
半夏有一定的毒性,得
生姜则减轻或消除,所以多配伍
生姜。二者配伍,不仅降低了
半夏的毒性,而且增强了二者的止呕与化痰作用。此类经方甚多,如小
半夏汤、小
半夏加
茯苓汤、
葛根加
半夏生姜汤、
黄芩加
半夏汤、小
柴胡汤等。其次,其降气作用也可用于肺气上逆,即“咳逆”,包括咳嗽与喘息。用本品治疗咳喘,不只是与其降气作用有关,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化痰,特别是喘疾,古有“无痰不作喘”之说,现代药理也证实本品具有止咳平喘作用。
“喉咽肿痛”,即为咽喉肿痛。本品治疗咽喉肿痛,在《
伤寒论》中即有应用的范例,如仲景治疗咽喉肿痛,常用苦酒汤、
半夏散及汤等方。但本品所治咽喉肿痛,查见咽喉局部并不红,或其色如常。若见咽喉红肿、充血,多为热邪所致,如果应用本品,必须配伍清热药如
桔梗、
胖大海等。笔者治疗咽喉肿痛或声音嘶哑者,必查其咽喉。对于咽不红、喉不肿、夜间疼痛明显、苔腻者,多选用
半夏厚朴汤。
“头眩”是指头晕目眩,其原因较多,其中风痰上扰是一个重要病因,古有“无痰不作眩”之说。
半夏治疗眩晕的机理在于其祛痰作用,如
半夏白术天麻汤即是治疗眩晕的名方。这种情况多见于梅尼埃病、高血压病、颈性眩晕等。
“胸胀”,即胸胁胀满或胸胁苦满,肺系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此患。
半夏治疗肺系疾病或心血管系统疾病均为常用之品,但须见痰湿证,如治疗咳喘痰多的二陈汤、外台
茯苓饮,治疗胸痹的
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肠鸣”多与泄泻并见,“无湿不作泻”,本品燥湿,故临证配伍可治疗痰湿阻滞之泄泻,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症见脘腹痞满,肠鸣,腹泻等,可与
半夏泻心汤。
“止汗”,未查到相关的止汗的应用,但如果见小
柴胡汤证伴有寒热往来而汗出不畅者,也须用本品。
综上所述,《
本经》对本品的功效描述多达10条,但归结起来,都可以用其三大功效来概括,即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只是所提及的“止汗”作用尚不能解释,也未见应用。
其实,本品还具有不少其他的良好的作用,如安神作用,外用散结止痛作用。
半夏治疗失眠在《
内经》中即有应用,如
半夏秫米汤主治“胃不和,卧不安”者;后世有用
半夏配伍
夏枯草治疗因痰扰所致的失眠等有良效。对于其散结作用,生品外用可治疗恶疮、久败疮等亦有良效。